為什麼如今的社會存在養小不養老的現象?

寧靜致遠——蘇半涼


我覺得這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積澱的結果吧,尤其是近代以來,金錢至上,唯利主義盛行,更是助長了這種風氣。

首先,為什麼說中國傳統裡帶著這種思想呢?雖然我們一直主張孝道,主張尊老,但在根上,卻是鄙棄老人的。不管是農業社會,還是原始社會,沒有勞動力的老人都是社會的負擔,所以被拋棄的現象特別多。

甚至在有些地方,拋棄老人還成了一種習俗。記得有記載,在一個地方,老人到了七十歲,就會被兒子背到墳頭自生自滅。後來,因為一件事才改變了這種陋習。

其次,有了傳統,再加上人性的自私,自然就更傾向於不養老了。畢竟,小孩子總是充滿希望的,每一個扶養孩子的父母,都期望自己老了之後能夠被孝順,所以這是一種希望。但養老,沒有希望,只有負擔。

最後,人總是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自己,一方面又不願意孝順老人。但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又怎麼能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而且這個問題也是現在很突出的一個社會問題了。

當然這個問題不能這麼問,應該是為什麼大人對小孩兒的關注和付出遠遠大於對自己老人的關注和付出。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經歷見聞以及認識作個分析。

一、培養小孩的成本太高,大人們壓力大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培養出一個孩子的總開銷,高達一百多萬,雖然裡面有很多算得很足,但培養一個小孩的成本也是在幾十萬左右。本人是農村出生,剛上完大學,我的父母把我培養出來,總的開銷接近20萬,這在農村是相當龐大的一個數字了,而且我還有個哥哥,碩士研究生畢業。

相反地,我的爺爺奶奶一直都住在山上,爸媽說了很多次讓他們下山住,他們就是不願意。我爺爺是醫生,雖然年邁,但是偶爾還是有人來家裡治病,在農村開銷不大,生活也過得去,至少一直都是小康般的生活。後來我爺爺不再種地了,我的爸爸和二爸就說每年給他一些錢,想的都是每人給5000,但是我爺爺說2000就夠了,最後他們兄弟倆還是每人給的3000。

而我和我哥哥都要上學,每年兩個人的話費在四萬到五萬左右,由此看來,爸媽用在我們孩子身上耳朵錢遠遠高於用在老人們身上的。

二、老人有生活能力,對生活要求不高

這個在上面也說到過,不是不養老人,而是老人對生活要求不高,而且農村本來生活花費就很低,和城裡相比差很大。而且老人也體諒孩子們,畢竟還要供兩個上大學的孫子,他們也知道孩子們掙錢不易,也就從來不輕易找孩子們要錢。

怎麼說呢,如今社會生活成本的提高,不僅僅是加大了成年人結婚生子的負擔,還出現了老人耳朵贍養問題這個尷尬的局面。所以我們應該多多關注這些方面的問題,早點研究出對策。


如寐


你問這個問題就是欠,首先老人和成年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需要時時刻刻的關心。未成年的小孩是需要父母給你愛和撫養的。還有孝順是潛移默化的,不是逼迫的。養老不只是個人責任和家庭責任,更多的應該是社會責任。現在社會太強調子女養老了,就是社會推卸責任。現在的中年多是80後。獨生子女居多。上有4個老人,甚至更多,現在又開放二胎。房價物價卻一直漲。社會其他福利和公共基礎跟不上,試問一個人有十分精力。被分散後還有多少精力養老,又有多少精力養小?普通人的生活質量從何而談。在重壓下,小部分人的理性有所扭曲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從在就是合理。如果沒有觸及法律底線,在道德面前也沒必要的去評論誰不養老只養小之類的。畢竟人在每個事情發生事都是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最優的一面。反過來說,只養老,不養小危害更大吧。現在很多父母對小孩已經是不聞不問不關心了,除了上班就是電子產品不離手。我覺得整個社會風氣不好。只有自己自覺點吧。而且我想有大部人也是有這得過且過的心理。


女壹號和魂石


這個沒什麼理由,就是自私、不孝。不要說什麼經濟能力低經濟壓力大,有錢養小就有錢養老



養小是關注自己的利益,養老沒什麼利益

當我們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後,我們的情感和精力也就從原生家庭轉到了新的家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可以現在到大街上隨便數一數有多少人帶著父母出來逛街和吃飯,有多少人是帶著孩子出來。你會驚訝地發現陪伴父母的少得可憐,他們不是沒時間而是把時間投入到下一代的身上。雖然結論很傷人,但是多數人認為孩子比父母重要得多。有一些人會覺得父母和孩子不能放在一起比較,二者都非常重要。這種觀點是逃避問題。孩子對你來說是身上掉下的肉,愛孩子其實是愛自己的行為,而陪伴父母是一種感恩的行為,不能給你帶來實際的利益了。



你不養父母,你的孩子也不會養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有點犀利,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適用的。不被子女養老的老人是否孝順他自己的父母。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我有一個鄰居,他的孩子只有逢年過節回家看兩眼,平時很少陪伴父母,孩子還就在附近住。有時大家都看不慣,但是我媽說老人年輕的時候也就這樣。也算是一種因果循環吧。有的人認為對孩子好,孩子就會孝順你,是你一廂情願的說法,你的孝順的行為可以教會孩子孝順。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孩子學會感恩

但是還有一個現象是你孝順父母但是孩子不孝順你。這是因為你沒有培養孩子好的人格和素養。養孩子不僅僅是讓ta食飽穿暖,更要進行品格教育和精神領導。不能對孩子過於寵愛,讓ta為所欲為,這樣就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不懂感恩只知索取。

在我喜歡亂花錢的時候,我媽就對我說:你現在是消費者,沒有任何收入,沒有付出勞動與汗水,你是沒有揮霍的資格。媽媽讓我明白了,父母養你不易,你不能無止境地索取。正是這種時刻的提醒和教育,讓我明白父母的辛苦,也懂得感恩。


光源映宇


為什麼如今的社會養小不養老?我認為,沒有這樣的事,那是社會極少數現象。人人都有老,人人都有小,上要尊老,下要愛小。中國幾千年傳統禮儀道德,孝道守家。


如今社會小孩負擔重,家庭,社會,生活,老人都要兼顧。而且目前獨生子女比較多。養老問題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如今的小孩面臨嚴峻考驗,又要工作,又要養家,又要培養小孩,又要照顧老的,夫妻雙方父母及父母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你說小夫妻顧得過來嗎?

如今不缺吃穿,兒女常回家看看就不錯了。老年人要理解自家兒女心情,自家兒女幾斤幾兩父母那個不知,那個不曉。差不多就行,要求太高達不到。不是過去兒女多,他沒時間,她有空。能有個照應,如今的社會不是兒女不養老,有時顧不過來才是真。不養老現象那是極少數,大多數兒女都是孝順的,有時是心有餘力而力不足。



如今社會,大多數兒女都在城裡工作,離家也比較遠,節假日也少,有時接老人到城裡住,又不習慣,叫兒女左石為難。兒女回家一趟也不容易,心中掛念,常相思念,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內心感受。


好了,不多說了,千言萬語道不盡兒女對爹孃的養育恩。不是不孝,是忠孝難兩全。最後祝天下老人晚年幸福,健康長壽。


有緣人153832681


我婆婆生重病住進了一個大醫院,出了病危通知。我的兒子當時承擔了他們所有的人來到我們這個城市的住宿費,還有主動的提出,要為他的奶奶請一個護理人員。由他來負擔護理人員的費用。我在家裡是長媳,我的丈夫還有一個大姐。我對丈夫的姐妹兄弟說,老母親住院了需要花錢,我們幾個都出一點吧。經濟好的多出點,經濟不好的少出點。我們家就多出一點吧。不料我丈夫的弟媳馬上說,我們沒有錢,要錢一分錢沒有。過了一會兒,我弟媳卻提到了我婆婆的房子。說是公公在世的時候說以後要把婆婆那套房子給她。我當時就對她說,老母親住院,你一分錢不出,還提到什麼房產。有權利就有義務。你義務都不盡,還談什麼權利?雖然我的小叔子平時對我的婆婆,還是有照顧,但是我一想起這件事情,我就覺得不高興。後來我丈夫的弟弟和弟媳,為了他兒子的房子的首付,傾盡自己的所有,並且無怨無悔的和兒子住在一起,給兒子帶孩子。可他們的媳婦對他們相當不好,不讓他們在兒子那裡住。兩口子不得已又回到了老家。後來還是我小姑子批評了他們的媳婦,他們的情況才有所好轉。從這些事情的發生,我覺得,凡是孝順老人的人子女都會孝順。因果輪迴,你今天不孝順老人,明天你的後代也不會孝順你。孝順老人是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也是每個兒女應盡的責任。


煙霞臥石


答:不養父母的兒女,在農村裡是叫畜牲。

生下兒女不管和虐待兒女的老人,在農村叫(沒尾巴,就是詛咒他斷子絕孫)。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一)在農村有這麼樣的一個兒子,讓人罵了多年,一直到今,每當提起此事情,個個恨得咬切齒,怒目圓睜。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發生在農村的事情。

在幾年前,有個這樣的一個兒子,他的父親在院心裡面解小便時,無意中被兒媳看到,為此公媳兩人馬上互不相讓,大吵大鬧起來,正在兩人越吵越有勁的時候,兒子回來了,可是,這個兒子沒有勸合自己的父親和自己的妻子,反兒火上澆油,助漲妻子。

於是,這件事越鬧越兇,就在此時,兒子把父親推下院子,打斷了父親的兩條腿。

可是,這事還不算完,你們看見過有這麼狠毒的兒子嗎?

可憐的那個父親,在家痛得呻吟到大半夜之後。被兒子活活捏死在床上了。……

就此打住,我不忍心再往下說了。

(二)同樣在農村,有這樣的一個父親,夫妻兩生了一個故娘後,妻子不限帶上了瘋溼性心臟病死了。

妻子死後,這個做父親的就把自己的女兒送給奶奶和爺爺來養大,在十歲之前,根本不管女兒的死活。

就在女兒十二歲那年,奶奶去世了。為此:女兒不得如此,才回來和父親居住。可讓人不解的是,這個姑娘的肚子越來越大,最後生下了孩子,而且這個孩子竟然是姑娘的父親和她生的。

事情發生之後,這個姑娘的父親被判了三年刑。而這位姑娘帶著生下的孩子嫁人去了。

總結:

以上兩個故事,沒有虛擬,是真人真事,望大家無論何人何地,都要深恩。互相傳告,互相教育。

因為,遵老愛幼,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農村民俗風水解密


為什麼如今的社會養小不養老?這個問題我有點不認同,養小肯定要養,不養自己孩子怎會成長?但陳述養自己孩子,不養自己父母,這個有點不認同,說明不養父母和不照顧父母是兩回事,有些人沒時間去照顧父母,但有錢給父母這又怎去說,難道父母真的沒得吃,身為兒子不去養他們?不養,這個我不會相信。



但我也在這說說,現在的社會何解會出現這種問題?現在有些人不是不想去養父母,而是確實經濟有限,連自己家庭都難養起,事關收入少,物價上漲,低收入工作確難維持家庭,加上現在老年人有豐厚退休金,所以父母有退休金,知道孩子困難一般不用其養,老年人現在退休金普遍多過一般工人,如果說現在社會是這種情況,我認為是這居多。



其實有句很久老話:父母養兒兒養兒,我這邊白話是(老豆養仔仔養仔),意思是父母養你,你養自己孩子,沒良心,沒孝心,這出在父母被你氣著時說出的,我相信身為兒子不會這樣待父母的!



低調普通人



林海雪原185164327


我的孩子我當然會養,是責任、義務。而且是未成年人,沒有父母的庇佑當然不行。父母吧!如果能自理,適當照顧都不是問題。可是如果不能自理需要24小時陪護,真得很為難啊!我婆婆已經醫院躺了4個月了,不能自理,護工也是不長久,老公天天跑,還要上班。累得眼睛都是青的,婆婆還發脾氣,大姑姐偶然去一下。經濟壓力、長期勞累.......我老公自己都說死了就都解脫了。哎!什麼是孝順啊!如果再躺個半年,估計我老公也要躺醫院了。我有兩個孩子,也沒辦法幫忙,看著老公累也心疼。所以啊!不是不願意養,是能力問題啊!而且70多的人了,要活要換器官,幾十萬、上百萬、錢哪兒來?賣房?我們住哪兒呢!70多的人要活?我們幾歲的孩子,我們也要活啊!老人不想死,我們只能在醫院拿錢續命。一天天上千塊,自己和孩子買菜都要算賬,還被大姑姐埋怨不賣房。房子真得是底線啊!我們十幾年就買了一套房,賣了老人能活多久呢!我不能保證以後能不能再買一套房,給孩子一個家。人財兩空的風險我不願意去冒,是我自己的媽媽我也不願意。我是自私,我知道掙錢的不容易,一個月花50塊是怎麼熬的。老人要死,活人要活啊!我是更理智的孝順,我的能力內盡力了……我的孩子還小,需要更多的經濟支撐去過好未成年內我責任的生活,所以這個不孝我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