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井口不過10寸,慈禧是如何將24歲的珍妃塞入井中的?

累麼--


歷史上的珍妃白皙無瑕,五官清秀俊美,深得光緒皇帝喜愛,可是沒有實權的皇帝光緒卻保不住自己這位紅顏知己。

據文獻《國聞備乘》稱,光緒帝不喜歡那些中規中矩的的庸脂俗粉,偏偏鍾愛珍妃這樣拘束比較少的女子:

惟珍妃生性乖巧、討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珍妃活潑的性格,天真無邪,遊離於宮廷的繁文縟節,甚至有點無禮,也因此被慈禧太后忌恨。珍妃也有一些文學修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戊戌變法期間,堅定地支持光緒皇帝推行變法維新,逐步成為光緒的紅顏知己,榮寵程度一度超過了隆裕皇后。

好景不長,光緒被軟禁之後,珍妃只能在瀛臺陪伴。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侵華進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西逃。

在臨走之前,一向看不慣珍妃的慈禧,強詞藉口帶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輕惹出是非,說道,

珍妃年輕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對列祖列宗。

慈禧太后就是在所謂有辱皇家顏面的虛擬推測下,殘忍地下令崔玉貴和王德環,把珍妃投井殺害,年僅24歲,一代紅顏,美麗的珍妃從此香消玉殞,可以說非常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珍妃井,位於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已經成為一個旅遊景點。為什麼井口看起來那麼小呢?

因為慈禧光緒回到北京,把珍妃屍體打撈起來之後,井眼之後設置了井口石,並用石頭砌成一個整體,兩側鑿出小洞,用以穿入鐵棍上鎖,怕冤魂流出,故而顯得井口比較小。我們知道,清代打水是要用木水桶的,那麼小的井口顯然木水桶下不去。現在的珍妃井經過了改造和修繕,和之前大大不同了,看起來比較小也不足為怪了。


秦右史


珍妃井井口不過10寸,按理說不可能將珍妃塞進井中的,最後故宮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珍妃不被慈禧喜歡,最後自己作死。珍妃作為光緒的寵妃,深得光緒的寵愛,而隆裕作為慈禧的侄女反而受到冷落,這令慈禧遷怒於珍妃,再加上珍妃也是作死,她仗著光緒的寵愛竟然大肆賣官鬻爵,最大把當時上海的道臺都賣了,貪財,膽大包天,最後被慈禧抓住了小辮子,被杖打之後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準備西逃,她想到了冷宮中的珍妃,此時的珍妃一直對慈禧不滿,在言語上與慈禧有衝突,一心急著逃命的慈禧,就命人將珍妃塞入了珍妃井。

今天,我們會發現珍妃井井口不過10寸,按理說不可能將珍妃塞進井中的,最後故宮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們看到的珍妃井是當年的珍妃井,只是後來為了安全起見,在原來的井口上加了一個石頭井沿,我們現在看到的井口不是原來的實際井口,原來的井口足以把珍妃嬌小的身體塞進去。各位,你們想到了嗎?


密探零零發


故宮水井眾多,唯獨有一口井,因淹死了一個女人而舉世聞名,成為故宮裡一道獨特的名勝古蹟。這口井,叫珍妃井。上百年來,這口井,藏著一段殘忍血腥的歷史故事。


珍妃井?對,你沒猜錯:一個叫珍妃的女人,投身這口井中。而珍妃,是光緒皇帝一生最寵愛的妃子,被光緒皇帝視為知己,那麼她為何被慈禧塞入井中?(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珍妃-真實照(清宮老照片)


事,沒有懸念,是慈禧乾的。老佛爺命人殘忍地將珍妃投入井中,活活溺死。

這口井的故事,要從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說起。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眼看京城保不住了,皇宮裡人心惶惶。七月二十一日早晨,慈禧挾持光緒帝,倉皇逃離北京,逃亡陝西西安避難,美其名曰:西狩。其實就是逃跑。

在出逃的前一天的午後,慈禧命令太監崔玉貴,將早前就被囚禁冷宮的珍妃帶來,陰狠地對珍妃說:“洋人就要打進來了,外面亂糟糟的,誰也保不定怎樣,萬一受到侮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怎麼做了吧?”

珍妃愣住了,太后這是明擺著要逼我(珍妃)自盡啊,珍妃說:“我明白,但我不會給祖宗丟人!”慈禧見珍妃不鬆口,更加直白的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

光緒皇帝和珍妃(老照片)


年輕?容易惹事?惹什麼事?慈禧的意思無非是想說你珍妃年輕貌美,很容易惹來洋人的美色垂涎,遭到洋鬼子們的蹂躪。

珍妃居然懟了慈禧一句:“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這話戳中了慈禧獨攬大權挾持天子的痛處。慈禧惱羞成怒,大聲呵斥道:“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慈禧冷冷說道:“不管你有沒有罪,都得死!”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慈禧瘋狂地嚷道:“皇上也救不了你!來人啊,把她扔到井裡去!”



慈禧見逼珍妃自盡不成,也不顧體面了,直接下狠手了。太監崔玉桂和王德環兩個太監奉慈禧之命,生拉硬扯著珍妃,珍妃一路呼喊皇上,最終將珍妃投進了紫禁城的一口水井裡。


珍妃死的這口水井,便是後世命名的“珍妃井”。


直到一年後慈禧從西安歸京,氣兒消了,才命人將珍妃屍體從井中打撈出來安葬,而珍妃在井中浸泡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早已面目全非。珍妃的姐姐瑾妃在井北邊懷遠堂立了個牌位,算是祭奠吧。(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珍妃井口不過10寸,慈禧是如何將24歲的珍妃塞入井中的?

首先弄清楚10寸是個什麼概念?10寸約25釐米左右,再放大看這個井口,是還有一根鐵棍,又將井口一分為二。這麼大一點的小口口,怎麼可能塞進一個大活人?


除非“珍妃”變“針妃”,否則塞大活人是不可能的,而事實上珍妃可沒那麼瘦。其實原因是:此珍妃井,非彼珍妃井。

原來當年珍妃投的水井,井口是很大的,後來為了安全防止再有人投井危險,才在上面加蓋了一塊口約10寸的井石,還特意用一根鐵棍貫穿其口。今天人們逛故宮時,所看到的珍妃井口狀態,已非當年的井口狀態。


另外,還有一種引人遐想的說法:這口井也不是當年珍妃被害的那口井,真正的井早已填埋,這口井只是為了旅遊名氣而被冠以“珍妃井”名號。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其實都已不重要了。而最重要的已不在井,而在於珍妃溺死井中的歷史故事,賦予了一口井靈魂和意義。


因為無論哪口井,都不過是偌大皇城中,眾多口水井中的一口普通水井而已,水井長得都一個樣,討論哪個井已沒意義。是珍妃,讓一口水井有了故事。


我是歷史老友峰子哥,歡迎關注,順手點個贊哦!更多更新中.....咱們下期見!

▷▷寄語:關注歷史頭條號|峰子奇觀;更多奇趣隨時看!作者|峰子哥;版權勿侵。歡迎歷史興趣朋友留言交流!

峰子奇觀


關於珍妃之死,在《宮女談往錄》中,記錄了慈禧貼身宮女何容兒的晚年回憶。

何容兒說,珍妃之死是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也就是慈禧逃離北京的前一天下午。

“我和往常一樣,陪侍在寢宮裡,突然老太后坐起來了,撩開帳子。平常撩帳子的事兒是侍女乾的,今天很意外,嚇了我一跳。老天后匆匆洗完臉,自己走出了樂壽堂。我心裡有點發毛,趕緊叫來慈禧的貼身宮女小娟子。老太后說:‘你們不用伺候。’我們眼看著老太后自己往北走,隻身進了頤和軒。”

”大約有半個多時辰,老太后出來了,鐵青的臉皮,一句話也不說。就在這一天,這個時候,這個地點,老太后賜死了珍妃。

何容兒沒有親眼目睹珍妃是怎麼死的,但在《宮女談往錄》中,還記載了一段太監總管崔玉貴的回憶。

崔玉貴回憶了自己在這一天,是如何把珍妃從北三所提出來,最後推到井裡的經過。

七月二十日這天下午,天氣特別炎熱,慈禧從宮中急匆匆地就走過來吩咐崔玉貴,讓他馬上把珍妃帶到頤和軒。

崔玉貴就和另外一個太監王德環一起到北三所提珍妃。

因為當時珍妃是被關押在北三所的,所以臨出門前崔玉貴還給她時間,讓她洗漱、梳頭、換衣服,珍妃穿著淡青色的綢子長旗袍,腳上穿一雙墨綠色緞鞋,跟著崔玉貴到了頤和軒。

當時頤和軒裡的情景,用崔玉貴的話來形容,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珍妃跪下給慈禧道了吉祥之後,就等著慈禧申斥自己。

慈禧直截了當地說,“洋人就要打進城裡了,外頭亂糟糟的,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了侮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對不起列祖列宗了,你應當明白。

珍妃楞了一下,回答:“我明白,我不曾給祖宗丟人。”

慈禧接著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

珍妃又說::“您可以避一避,但皇上可以留下來。”

本來光緒帝就想留在北京,但慈禧不想讓他留下來,沒想到珍妃這時還敢說這樣的話。

於是,慈禧馬上就翻臉了,說:“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

慈禧馬上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你必須得死。”

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

慈禧:“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裡去,來人吶。”

於是崔玉貴和王德環就把珍妃拉起來,投進了井裡。

據崔玉貴回憶,在把珍妃扔入井中之前,珍妃還一再地大喊,說“皇上啊,來世再報恩了”。

珍妃死時只有25歲,據史書記載,珍妃13歲入宮,是宮中除了慈禧以外,唯一能談點政治的女人,她的思想觀念也與傳統禮教格格不入。她喜歡男子的裝束,有時還穿上光緒帝的龍袍戲耍一番,讓慈禧更難以接受的是,珍妃是光緒變法的第一支持者,於是,珍妃才漸漸成了慈禧的眼中釘。

慈禧迴鑾後,在光緒二十七年,才把珍妃從井裡打撈出來,以光緒帝的名義,頒佈了一個上諭,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殺掉珍妃,給自己開脫,說珍妃是為了保持自己的貞節,所以在宮中跳井而亡,加贈她為貴妃。

然後把珍妃埋在了當時西直門外,埋葬宮女的一個墓地裡。

到民國初年,珍妃的姐姐瑾妃把珍妃的屍骨,從宮女的墓地,起到了西陵當中光緒帝的陵墓崇陵,給珍妃建立了墓穴。至於現在故宮中的珍妃井,已經經過了修繕,原來的井口很大,現在的井口則非常小。


藝能八卦局


距今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八國聯軍兵臨城下,紫禁城裡風聲鶴唳。

珍妃被兩個太監從冷宮押到了樂壽堂的頤和軒,慈禧端坐殿中,說洋人馬上打進來了,怕珍妃受辱,命她自盡。珍妃不肯,嚷著要見皇上。慈禧厲聲道:“皇上也救不了你!”說完示意太監將珍妃沉井。可憐珍妃拼命掙扎呼救,可還是被兩個太監連推帶桑活生生的塞進了貞順門的井裡。

那時的井口倘若真的不足十寸就好了,沒準兒珍妃還有一線生機呢。我們現在看到的珍妃井,是後人為了安全,故意縮小了井口的尺寸。

慈禧在逃亡之際,如此急於對珍妃置之死地而後快,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光緒獨寵珍妃,冷淡了皇后隆裕,而隆裕是慈禧的侄女;

二、珍妃支持光緒變法,曾經譏諷慈禧垂簾聽政;

三、珍妃受賄賣官一事東窗事發,被慈禧抓住了把柄,就老賬新賬一起算了。

可憐珍妃不過二十四歲就這樣香消玉殞了,臨死前喊出了最後一句話:“皇上,來世再報恩了。”


從不穿靴子的貓


去過故宮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會去一個地方(如下圖)

珍妃井!沒辦法,這地兒名氣太大,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在倉皇出逃前命人將鎖在景祺閣北小院的珍妃叫出,並以聯軍將進,怕她被玷汙,有辱皇家為藉口,將其強行逼入井中處死。

珍妃的屍體一直在井中泡了快一年才於慈禧回宮時打撈出,並追封為皇貴妃,有一說是慈禧害死珍妃後晚上老做噩夢,夢見珍妃索命,所以才將其打撈追封。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的珍妃井井口非常小,這珍妃是如何被塞進去的呢??

這井口目測連只肥一些的鴨子可能都塞不進去,更別提美麗的珍妃了。

史料裡並沒有記載過珍妃的身材如何,但從照片看(如下圖)

應該比這井口大不少,這要是硬塞肯定卡在裡面。

其實,小夥伴們把這問題想複雜了,珍妃井和故宮裡其他井一樣,你們看它們上面都蓋了什麼呢?

這個圓石頭中間還插了根鋼筋條。

這些大圓石頭是蓋在井口上的井蓋石,也有叫石頭井巖的,主要是安全起見,你想想如今的遊客看到個井都願意扒著往裡看,有的還明目張膽的坐在井口上,如果不放井蓋石,這就太危險了。

所以,不是慈禧用了啥秘法將珍妃塞進這小井口,而是真正的井口在這井蓋石之下,它的直徑應該是可以塞個人進去。

哎,每次看到珍妃井,小君都覺得有些嘆息,珍妃初進宮還挺得慈禧歡心,她喜書畫,慈禧還專門找人教她,她活潑可愛,也會討慈禧歡心,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比如穿著不得體,經常喜好穿男裝,還私下賣官鬻爵,據說她還穿上過龍袍,再加上後來支持光緒變法,公然忤逆,如此種種,終讓婆婆下了殺心。

有時,書上總是把慈禧寫的很壞,而把珍妃寫成竇娥,其實歷史的真實也許並不全是這樣,珍妃最後的結局難道全是慈禧的錯嗎,她自身是不是也有一些問題呢?婆媳之間,哎,一種微妙和詭譎的關係!


宮殿君


1900年,八國聯軍宮進北京,慈禧太后在逃跑前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將光緒皇帝的珍妃推入井中,美其名曰:“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侮辱!”

珍妃不服:“憑什麼將我賜死?”

慈禧太后:“把她給我扔下去!”

珍妃自知反抗無用,最後說道:“我罪不該死,皇上也沒讓我死,你們逃跑就逃跑,但是皇帝絕對不能跑!”

(珍妃劇照)

隨後便被崔玉貴推入井中,崔玉貴怕珍妃爬上來,還往裡丟了一塊大石頭。

慈禧一路西逃,一年之後和光緒迴鑾,慈禧心有不安,便派人將珍妃屍體從井中打撈上來,最後葬在西陵之崇陵妃園。

這口井因此得名“珍妃井”,可是後人發現,這口井的井口直徑也就10寸,25.4釐米,這麼小的井口是怎麼將珍妃推入井內的呢?即使頭能過,可是肩部?臀部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的答案都比較一致,那就是珍妃井後來重新修建了。

一:井口石一說

為什麼能將珍妃推進去,主要是在當時這口井,它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就是簡單的一口井,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推進去,只是後來修建過,還將一塊獨立的井口石立在上面,再從中間橫穿一個鐵棍,防止有遊客失足掉落。

這樣似乎就說的通了,但是有細心的遊客拍照,還仔細觀察,他們認為即使將井口石推開,依然不能將人推進去,所以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所謂的“珍妃井”在原來的基礎上改建了很多,首先就是井口縮小了。

要知道,根據宮女回憶,當時崔玉貴也就是簡單幾下就將珍妃推了進去,隨後還隨手拿了幾塊大石頭往下丟,從這個描述裡可以看出,當時的珍妃井和如今的珍妃井絕對是不一樣的。

二:此井非彼井

歷史學家聲稱,如今所看到的井根本就不是當年珍妃掉落的那口井,從資料描述來看,珍妃的確是在這附近的井被推下去的,但是在如今珍妃井的前院原本也有一口井,很多學者就稱,珍妃當時被推落的井很有可能是前院的那口井。

(珍妃井位置)

而如今那口井早已經被填平,現在所看到的井主要是為了增加遊客,吸引人流而增設的。

其實無論是哪種結局,珍妃的死確實有自己的原因,當然慈禧也是個狠角色,自己逃跑就逃跑,還賜死珍妃,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當然如果人狠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把珍妃不當作是一個人,強行推進去,也並不是不可能,就向你塞一件物品一樣,無論好壞,只需要能塞進去就行,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真的無法想象當時的場景…………。

(強行塞進去)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一尺十寸,一個井口才32釐米,從流傳下來的珍妃照片,她可不瘦。如此小的井口,恐怕難以進洞哦。



旅遊景點最喜歡因人而出名,故宮的珍妃井因珍妃走熱,顧名思義,珍妃投身入井,留下了珍妃井。

珍妃為什麼投井?兇手毫無疑問是慈禧,時間在八國聯軍侵華和慈禧出逃西安之間。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囚禁,珍妃先遭受廷杖,後被幽禁。



1900年,八國聯軍兵臨京城之下,但珍妃還是幽禁狀態,慈禧便以“帶走出逃不便,但不帶走又恐貌美的她惹出是非”,因而讓人打開井蓋,將她推進井中。

一年後,慈禧迴歸,井不在是那口井,裡面還淹著珍妃,這也不是個辦法,據說是慈禧夢見珍妃索命,於是慈禧讓人打撈上她,以“殉節貞烈”的名義,封珍貴妃草草下葬宮女墓地。多年後,她的姐姐瑾妃才把她遷回崇陵(光緒的帝陵)妃園寢。

無論珍妃怎麼個死法,她是吃了井水,而現在的井口不到十寸,再怎麼強塞,恐怕也下不去吧,所以只能說明“井已經變遷”了。



從珍妃井一旁的木牌中發現,在珍妃重回妃園陵後,井口被人重新制作過,如下圖所示,一塊橢圓中空的井口石,中間橫穿一根鐵棒,周邊還有修整過的水泥亂石,無一不暗示著“修整”。

實際上,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能說明,慈禧後來打撈過珍妃,但井口有點小又怎麼打撈?只能是拆掉,然後打撈起珍妃。後來肯定修整過。

也有人說這口井不是那口珍妃被害的井,不管怎麼說,珍妃井還是一口普通的井,但自從珍妃事件後沒用了,有一點不會變,正因為珍妃的故事,所以成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


非常茴香豆


自古宮中悲情多,10寸小井鐵棍鎖。

慈禧珍妃井作惡,光緒珍妃陰陽隔。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水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兩側中間鑿小洞,用以穿入鐵棍上鎖——這就是“珍妃井”。

現在,我們到故宮旅遊時看到 “珍妃井”井口不過10寸(約33釐米),僅可容人的一條腿塞進去,嬰兒塞下去也困難。

珍妃雖然體弱多病,但無論怎麼瘦小也是個成人,不可能比腿還瘦。

那麼24歲的珍妃是否真的被慈禧塞入瞭如此小的井中?

對於這個問題,故宮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珍妃的確是被太監推下井去的,而那口10寸井口的“珍妃井”也確實存在。

只是原來的井口是尋常的井口尺寸,完全可以將一個人推進去。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10寸井口,是在原來的井口基礎上加封了的。

至於為什麼要給井口加封,慈禧究竟是怎樣把年輕貌美的珍妃推進“珍妃井”中的?有書君給你講講這個悲慘的歷史故事吧。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光緒都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同樣珍妃也是個悲劇人物。

光緒帝和珍妃的愛情故事,是晚清紫禁城中的著名傳奇。

珍妃是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是光緒最寵愛的妃子。

珍妃自幼跟著晚清著名學者文廷式讀書,詩詞歌賦和琴棋書畫都較擅長。

入宮以後,因為多才又美麗活潑,還成長於開風氣之先的廣州,思想先進、開放新潮,很快便得到了光緒的喜愛,獨寵她一人。

但珍妃恃寵而嬌,生活奢侈,對宮中太監賞賜,出手大方。

為了填補虧空,她大肆賣官鬻爵。還在政治上同情並支持光緒皇帝的變法行動。

因此珍妃成了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立馬將光緒和珍妃分別軟禁了。

不但不允許他們夫婦的見面,甚至每日中午還派太監去珍妃院中“列數”她種種罪行,還逼迫珍妃聽訓後叩頭謝恩。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慈禧挾持光緒扮成村婦匆忙逃命。

本來打算把珍妃一起帶走的,但臨走前珍妃那句“皇帝不能走,皇帝要留在京師與洋人議和”——激怒了慈禧!

沒有了光緒帝,慈禧太后怎樣“垂簾聽政”?

沒了“垂簾聽政”也就無法掌握大權了!

震怒的慈禧在匆忙離京前以“珍妃年輕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對列祖列宗“的荒唐藉口,令珍妃自盡。

珍妃個性剛烈,拒不投井,慈禧便令大太監崔玉貴等人將她推入貞順門內的“珍妃井”中溺死。

一代美人自此香消玉殞。

可憐那光緒皇帝,既無法保住自己最愛的女人的性命,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1901年,清廷與八國聯軍講和,慈禧、光緒等回京還朝。

在珍妃的姐姐瑾妃的央求下,慈禧命人將在井中泡了一年的珍妃屍骨打撈出來,裝殮入棺,葬於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

並以“貞烈殉節”的名義掩世人耳口,還將珍妃追封為珍貴妃。

安葬了珍妃後,心虛的慈禧太后還命人把“珍妃井”封了,在井口上面加了一處10寸的蓋子。

又以鐵桿橫貫井口,算是將珍妃井上了鎖,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此番模樣。

有書君在此無意評價歷史人物的是與非。

只是感慨封建社會的女子不管是平民女子還是貴為皇帝的妃嬪都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封建勢力要你的命尤如踩死一隻螻蟻。

如今的現代女性能夠不依附男性、獨立自主,這樣的生活真的應該好好珍惜呀!

紫禁城內故事多,位於故宮一隅的那口被慈禧上了鎖的“珍妃井”,彷彿一直在向我們訴說著悲情珍妃的故事。


有書共讀


珍妃是光緒皇帝最寵愛的一個妃子,根據清朝史書的記載,珍妃剛剛進宮的時候,慈禧其實是非常喜歡她的,珍妃也非常的漂亮,當時慈禧經常叫珍妃去她那裡聊天,當她知道珍妃喜歡畫畫的時候,還專門叫珍妃給自己畫畫,別人給慈禧送了什麼寶貝玩意,慈禧也會給珍妃一份,足見慈禧是很喜歡珍妃的。

可是後來慈禧卻對珍妃越來越討厭,也可以說是厭惡。因為珍妃還年輕,性格略微叛逆,非常喜歡新鮮事物,這在古板且傳統的人看來就是不守婦道,恰巧慈禧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她越來越厭惡珍妃。當照相術剛剛傳來清朝的時候,有人說照相能攝走人的魂魄,慈禧也禁止宮中的人使用這個玩意。

珍妃卻偷偷命人進宮給自己照相,穿著各種各樣的服裝,在慈禧看來就是不守婦道,後來慈禧直接把陪珍妃的太監給杖斃。當然這些原因都不足以讓慈禧直接殺了珍妃,最重要的原因是珍妃這個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她竟然開始干政。

她求光緒任命自己的哥哥為禮部侍郎,還提拔了其他的親友,而且珍妃公然賣官,光緒因為寵愛她,也就由著她了,自己都同意。晚清賣官是公開的秘密,因為朝廷缺錢,可是也輪不到珍妃去賣,更何況錢還進了她的手裡。

害死珍妃的就是干政,慈禧還沒死,敢動慈禧的權那不是找死嗎?至於珍妃已經二十四歲為什麼還能夠被塞入井口,其實故宮的工作人員早就解釋了這個問題,現在的井口是後換的,之前的井口沒有那麼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