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的長明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眷戀清晨


無論是“長明”還是“永動”都是有限度的,理論上來說,只要能量不是無盡的,自然會把勢、能洩盡。

免俗是不能的,按順序還是舉例、分析、答案。

先說咱們中國的秦始皇,《史記》等典籍中記載,在秦皇陵中,就有以“人魚膏”為“燃料”的長明燈。但可惜,都不知是真是假,畢竟我們無法直接穿越回去看,現在秦皇陵出於基本的保護考慮(沒有有效的手段保護古物)還在封閉著,秦始皇也還在美美的睡著,天知道皇陵中有沒有這樣一盞玄之又玄的神燈。

《異物志》-----“人魚似人形,長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

有趣的是,某些記載中也稱為“鮫人”,聽著挺恐怖,既然稱之為鮫人,按語言習慣來說自然是人的一種嘍,我們來看看古籍中的記載是否支持這種說法-----

《搜神記》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述異記》捲上且雲:“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太平御覽》卷八0三引《博物志》(今本無)亦云:“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如上,敘述的很熱鬧,但不知真實程度究竟有多高。

我們權當燃料是深海魚油或者人魚膏甚至我們可以按某種說法把它解釋為鯨魚油,總之這種油的特性是可以長時間持續不停的燃燒。

問題是,魚油可以支持多長時間的燃燒呢,好吧,我們就猜測一下整條鯨魚的魚油能燃燒多久呢,能有幾百年?根據無法查詢來源的實驗結論:1立方的鯨魚油做燃料可以連續燒5000天,按時間算,可長達15年之久。但現實情況是一噸鯨油只能燃燒大約14年(撇開特殊製作工藝因素)我們總是覺得古人科技很落後,但是有時候恰恰相反,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少,而且在現代也無法實現)。

我雖然沒有鯨魚油可做實驗,但是平時卻燃過酥油燈,僅有幾個平方釐米,非常非常小的一盞燈也能燃燒8個小時。看來在燃料以外還有更多的持續燃燒因素,在這裡就不探討了。

印度、中國、埃及、希臘、南美、北美等很多國家都曾發現類似的例子,證明長明燈的應用並非空穴來風,而且方式方法的普及程度還很高。

如果上面的文字解決了幾百幾千年不曾熄滅的原因,那麼後續更為關鍵的問題是------支持燃燒的氧氣在封閉的墓穴中也是無窮無盡的?

我總結了兩個答案。因為墓穴也有封閉和非封閉的,也就是說某些墓穴有通風口。

帶有通風口的墓穴(不至於大風直接往墓穴裡灌哈)因為不缺乏氧氣又有強力燃料支持(不缺乏氧氣的話,棺槨也不可能是密封的,難道是怕屍身爛的太慢?殘念~),所以能支持很多年,那麼多國家都有發現,現實中卻模擬不來,有可能是技術失傳,這不是胡亂猜測,咱們中國的很多技術也都失傳了,比如武則天御賜給法門寺的一絹方帕,金絲比現代的極致工藝細了幾十倍。。。。。。比如秦皇時代就已經掌握的防鏽技術(有實物),在1950才被英國聯合法國科學家研究出來方法。


第二點,沒有通風口的墓穴,氧氣耗盡之後所謂的長明燈會熄滅,但是古人所做的燈芯是混合白磷製作,當墓穴被打開接觸氧氣的一剎那,白磷自燃,點燃燈芯,進去的人以為長明燈燃燒了N多年,其實,那是剛剛燃燒才對。(已被證明不實,因為白磷在幾百幾千年後早已失其物理特性,無法遇氧燃燒,而且即便燃點再低,也無法克服墓室溫度更低的情況(┬_┬),雖然美國人西蒙經過31年研發出來黃磷混合燃料燈,但其燃燒物沒有因為日久年深失去其物理特性,所以只能說實驗的模擬程度還不高)

綜上,還是第一點的可信度比較高,可惜我也同樣沒有能力來還原這種特殊的長明燈工藝。


古今通史


長明燈是真實存在的,並非虛構。

古人視死如生,因此極為重視死後的世界,希望死後所處的環境與生前並無差別。

古墓中的長明燈便是如此,照亮墓室,彷彿如同生前所居住之地的燈火通明。

在定陵的發掘工作中,曾發現過長明燈;明朝太監洪保墓也發現長明燈。

關於長明燈是否真的能長明,人們無從知曉。從定陵的發掘中發現,長明燈燃燒需要消耗氧氣,所以當陵墓封閉後,長明燈最終會熄滅。

據悉,長明燈所用之油為“人魚膏”,也就是鯨油。但除鯨油外,古人必然還是用其他燃油。


五味社


據我猜測,長明燈應該是採用了一種易燃物質製成燈芯。

當墓室封閉後,墓內的氧氣被消耗完,燈就熄滅了。等到再次打開墓室,氧氣進入其中,燃點低的燈芯就在此燃燒,給人一種燈火長明的感覺。

當然這對燈油的質量也有相當的要求,不然都沒辦法保存那麼久了。


全錦觀歷史


就是一口大缸裝滿燈油,上面支有燈芯,等墓葬關閉前點著。主要起到消耗墓室裡氧氣,使墓室保持真空防止屍身和隨葬品腐爛。


牽小手在沙灘走861


不存在長明燈,這些是傳說,並無實物為證,一個半瓶子民間考古者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