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生活不過普通人

為什麼醫生活不過普通人

醫生過早死亡的原因,是工作性質決定的:長期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壓力大,運動量不夠。

繁重的工作

中國人多,大醫院總是人滿為患。我們門診量每天一萬人左右,急診量每天200人左右。

醫生每天工作8~12小時,有的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連續工作過36個小時的情況也很多見,猝死現象已屢見不鮮。

壓力非常大

值班、晉升、科研、考核、醫患矛盾中的一項感到焦慮,心理狀態總體處於亞健康。

患者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醫鬧的壓力,學術論文,職稱的壓力,等等。

根據統計,猝死的醫生,多在三甲醫院工作,麻醉、外科,這類科室的猝死率較高,因為手術工作強度高,壓力大。

上夜班非常多

我大概一年要值72個夜班,每一夜要接待120個左右的患者。夜班的危害巨大,上夜班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臟病的風險,也可能導致皮膚衰老,皮膚越來越差,急診科醫生健康狀況往往是最差的。一次體檢趕上下夜班,結果生化指標多項異常,血糖,血癥,轉氨酶全線標紅。

飲食不健康,運動量低

在大醫院工作經常性一忙就是一天,有時候上廁所的時間,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飲食非常不規律。中午吃飯,期間上廁所,都會被患者質疑大夫也吃飯呀,大夫也上廁所,值班期間生病也得帶病堅持工作。為了少上廁所就不喝水。

據調查,飲食不及格的醫生佔比高達78.2%,普遍存在飲水量不足、飲食不規律等問題。

沒有運動時間,一天下來累得要死,上班各種壓抑,回家什麼都不想幹,就想躺著看輕鬆的電視。

接觸病人,感染機率大大提升

記得剛上急診科時就被患者傳染得了大葉性肺炎,甲流時也不幸中招,經常值班出診接觸腹瀉的患者第二天也出現相同症狀。最怕的是把病帶回家,為了怕傳染家人不管天氣如何在外面待半小時以上才回家。醫院病人複雜,有一些容易傳染的病人,會在醫院這個大環境裡面來回走動,醫院是傳染病毒最多的地方。

雖然經常性消毒,但是,長期呆在醫院,感染病毒的幾率也會提升。

每一次有大型傳染病來的時候,總有醫生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好同學參加SARS小湯山工作雖然沒犧牲,缺得了肺纖維化。同事參加汶川地震工作,差點沒犧牲。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醫生尤其是急診科醫生工作壓力大,環境不良,生活習慣不規律,導致醫生的健康水平非常低,早死事件高於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