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茶七酒八”是什麼意思?

農民妹子一枝花


雖然農村的經濟不是那麼的發達,但是農村的禮儀並不比城市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農村的一些講究比城市還要多。比如就一些待客之道,農村就有著很大的講究,在農村咱們講究“茶七酒八”,大家知道這個講究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咱們來聊一聊!

“茶七酒八”:在我國民間的待客習俗中,茶水和酒水的量是很有講究的。

茶七:人們講究茶水不宜倒滿,七分為好。因為茶水都是熱水,倒太滿的話,手拿杯會被燙,還容易將茶水灑出。倒七分最佳,茶會與杯口有一定的距離,既可以用手握住,喝茶的時候也不會容易燙嘴,同時還能保持住茶水的清香。其實這也是一種做人的方式,“從來茶倒三分滿,留下七分是人情”,做人要有所保留,對人對事切莫處處緊逼,要待人寬容!

酒八:這裡說的是酒斟八分滿最為合適,因為酒斟滿的話,舉杯相碰的時候容易將酒撒出去,這對客人來說有一種戲弄的意思。不過咱們一直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酒斟滿應該才是最高的禮儀。所以說,這裡的“酒八”其實表達的是一種勸誡和提示,希望客人切莫貪杯飲酒,以免誤事!

農村的禮儀講究非常之多,這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咱們應該對此報以尊重!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主要講述的是茶酒的文化和禮儀,意思是茶要七分滿,就酒要八成滿。茶七分滿很多人都知道,酒八成滿很多人都有所誤解。下面就說說為什麼要茶七酒八?

1、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茶滿欺人”,意思是茶倒滿了就是趕人走,一種不用言語的逐客令。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茶倒七分是為了方便品茶,茶是用來品的。茶都是趁熱品茶,倒太滿容易燙嘴,灑出來。品茶就是品鑑茶的香味,端起茶杯吹吹茶湯,聞聞茶香,品一小口,沁人心脾的茶香在身體遊蕩。茶湯距離杯口有一定的空間,更能很好的保留茶的香味。

人有人品,茶有茶道,除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主人倒茶時,客人還會敲桌子,這叫做“扣指禮”。以前“扣指禮”分很多禮儀,但現在最常用的是食指中指併攏敲桌面三下,表示對倒茶者的感謝和尊重。更多扣指禮的禮儀歡迎私信昕瑞生態。

2、酒要“滿溢”,是對酒文化的一種誤解,在農村還保留著“酒八”的習俗而不是“滿溢”

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斟酒要“滿溢”,寓意讓人滿意。在年輕人中倒是無所謂,但是在農村老人面前酒千萬不要斟滿。酒滿溢出也是對人的不尊重,酒也是用來品的,酒太滿容易灑出,不便於品嚐。不同的酒倒幾分滿也不一樣,啤酒一般8分滿,而葡萄酒一般只倒三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隨意,茶酒的文化禮儀也漸漸被人遺忘。但在正式場合,莊重的場合,還是得注意下茶酒的文化禮儀。


昕瑞生態


在農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禮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端茶倒水中就蘊藏著各種待客之道,例如農村老話“茶七酒八”就是人們倒茶斟酒時需要倒幾分滿的一種講究,這之中無不透露著杯中液體的盈缺之美。

茶跟酒不僅味道不同,格調不同,它們的溫度也不同,一般情況是酒冷茶燙,茶水如果倒得太滿,不僅容易灑在桌子上,還容易燙傷客人的手。品茗追求的不是解渴,而是品味茶中之道,故而七分茶水,三分留白,愛茶之人常說的“倒茶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說茶是文人書生,那麼酒就是武林好漢,豪飲才那配得上酒的烈性,但酒飲多傷身,所以一般特別正式的飯局之上,斟酒會斟八分滿,二分代表對客人健康的關心。但在民間飯局上似乎不在乎“飲酒傷身”這條原則,認為“酒足飯飽”才是對客人盡到了地主之宜,所以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當然茶酒之道也有地域差異,每個地區之間的倒茶斟酒禮儀也會不同,我們入鄉隨俗即可。例如白族待客之禮“三道茶”就很有特色,第一道茶是“苦茶”,倒半杯;第二道茶是“甜茶”,倒八分;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只需倒六七分即可。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對於這個問題,老農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於茶七酒八,這個講究在各地農村可能有不同的說法。老農所在的農村地區是這樣講的。茶七飯八酒十。

那麼茶七飯八酒十是什麼意思呢,特別好理解,就是說有客人來了,端茶要七分滿,飯呢要給他盛八分滿,而倒酒呢就要倒滿。

而題目中的茶七酒八的意思是說,端茶要倒七分滿,倒酒要倒八分滿。


接下來呢,老農我要和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倒茶要倒七分滿,倒酒要倒八分滿呢?

在中國有這樣的講究,喝茶要喝熱茶,如果你給客人倒了滿杯,那麼客人喝茶的時候特別容易灑出來。把熱茶灑到身上,那就不好了。而且在喝茶的過程中,主人要不斷給客人添茶倒水,所以倒茶的時候要倒七分滿。

酒八,就是說倒酒的時候要倒八分滿。關於這個說法,各地不一樣。有人覺得喝酒就應該倒滿,酒足飯飽嘛。但是也有人說酒桌上不勸酒,而且如果倒的太滿也容易灑出來。所以倒酒要倒八分滿。

當然,老農我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如果各位讀者還有其他想法,敬請提出!


惠農志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待人接物都有各種禮儀、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種規矩,也是反映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比如喝茶、吃飯、喝酒等時候都有不同的禮儀行為,這種禮儀的規定凝結著老一輩人的智慧。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就包括茶,說明茶在生活中是多麼重要啊。父母小時候教育我們,倒茶要倒七分,為什麼要倒七分?茶有許多種類,綠茶、紅茶、花茶、普洱茶等,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具,富貴人家使用的茶具就多樣化了,有瓷碗、紫砂器、玻璃等,古代最多用得是瓷碗,碗下面還要一個託,上面有個蓋,喝的時候,先聞茶香,再輕輕吹開浮在水上的茶葉,慢慢細品。而勞動人民,一個粗陶碗就可以解決。不管用什麼茶肯,都要用熱水泡,如果水倒得太滿,就不好端著喝了,會溢出來燙著,因此,為了尊重客人,一般都是倒七分的量就可以了。


倒酒的話,題主提出是倒八分,我們家鄉酒是要倒滿,就是倒十分,滿滿的酒滿滿的情。很多歌曲就說明了這種情況,比如《把酒倒滿》、《敬酒歌》。中國古代的酒主要以白酒和黃酒為主,許多人為了防止別人通過喝酒下毒或以顯自己沒有毒害別人的心,就把酒倒滿,然後相互碰杯的時候摻入對方的酒中,表示友好。這跟我們酒的種類有關,畢竟我們中國人以前很少人喝葡萄酒,葡萄酒就不用倒滿,因為葡萄要醒酒、搖杯,如果倒滿就不好搖杯了。所以說酒倒滿和我們的酒的種類、民俗等有關。


還有一種有關盛飯的禮儀,就是飯不要盛滿,碗中盛滿飯,是給逝去的人吃的。

因此,我們家鄉這裡是說茶七、飯八、酒十分,茶要倒七分的量,飯盛八分,酒要倒滿。總之,不管哪種情況,都要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我們。


福福福755


古人接人待物都有專門的禮儀,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應該怎麼做都做出了終結,所以後輩只要按照說法照做就可以了。

茶七:指的是有客人來家裡做客,給客人倒茶的時候,只可以給客人倒七分滿是最好的,倒得太少,客人喝起來不解渴,倒的太多,客人端起杯子的時候,茶水會撒出來,並且容易燙到手。這樣容易讓客人出醜是很不禮貌的。同時在茶道上的講究是,茶水七分滿,留下兩分空間更能留住茶葉的芳香。飲茶時先聞茶葉的香氣,然後再喝茶水也不至於太滿燙著嘴。

酒八:

是指給客人倒酒的時候要倒滿八分,同樣的道理,喝酒的禮儀是要大家舉杯相慶的,斟滿酒的酒杯端起來的時候容易灑出酒,客人為了讓酒不撒,就不得不低頭俯首來喝酒。這樣容易使客人出洋相。

茶七酒八簡單的四個字就概括了與人交往,茶餐場合的待客之道。這些優秀的老話對於做人有著良好的指導作用,但是也應靈活使用。記得一次酒局中,我給各位領導倒酒,白酒也只是斟滿了八分,旁邊上的一個長混在酒局的哥們就告訴我,白酒要倒滿杯。他說:“咱們這酒桌上的規矩是滿杯酒,半杯茶。”真是應了老話“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了。

看來這句話農村老話“茶七酒八”,在東北喝白酒兇悍的地區不太適合。各地有各地的說法,老話雖好,但使用起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

大家當地倒白酒和茶是什麼樣的說法,歡迎討論?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國習俗中,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也是有講究的。所謂“茶七酒八”,意思是倒茶只能七分滿,酒就八分滿,古往今來以茶待客是家庭禮儀中待客的一種經常性行為,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容,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體現自己的修養。 歷史長河中,多少文人雅士曾經留下“舉杯邀明月”的不朽詩篇。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茶倒七分滿,三分留下是人情。”“飯要七分飽,話留三分好”,人們以茶待客,則以倒七分為敬,不宜過滿。以便客人端茶杯飲用時,不至於因茶水外溢而失禮。另外,茶杯倒七分茶水,茶水距離杯口有一定空間,茶水的芳香就不容易失散。茶倒七分滿,湯不溢,手不燙。好的茶葉來之不易,茶倒七分也適當避免了一些浪費。

太滿則虧,太盛則洩。 斟酒以斟到八分程度,不能斟滿了,這與以茶待客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酒斟得太滿,客人端杯時,杯中的酒容易溢出而失禮,而且酒斟八分,對貪杯者來說還是一種提示,對於不勝酒力者也是一種禮貌。古人大多席地而坐,如果主人把客人杯中的酒斟得太滿或溢出,使客人無法端杯或迫使客人俯首而飲,實在是有傷大雅。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許多優良傳統都值得後人去發揚光大。


霧中觀你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是什麼意思?

每個地方的習俗略有不同,在我們這,說的是“茶七飯八酒十分”,沒有酒八的說法,意思相近,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一種待友禮儀,今天,挺可惜的,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了。

記得農人年輕的時候,有次去鄰居家做客,很講究的一位老爺子,人爽快也直,跟我聊了很多關於老一輩的禮儀,就說到了“茶七飯八酒十分”,在當時,作為一個年輕人,對這些一點不懂,飯局茶桌上,臉是火辣辣的熱

茶七

說的就是給長輩或者客人斟茶,茶不能倒太滿,也不能倒太少,杯子的七成左右最好,為什麼呢?有兩個說道。

其一、在以前,倒滿茶是送客的意思,多半聊的不愉快,“君子之交淡如水”,茶是清茶淡水,倒的太滿反而不敬。

其二、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咱一俗人懂不了那麼多,但茶都是現泡的,倒太難容易燙嘴,溢出來也會傷手,滿招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品茶就得慢慢品,一杯淺茶,親抿一口方能回味無窮,才能品出一番情誼。

不得不感慨,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飯八

農村老人在飯桌上的講究可多了,小時候皮,吃飯不正經,敲碗、插筷子、蹺二郎腿,沒少被家裡老人說道,家裡來客人了,這盛飯也非常講究,不能裝的太滿,太滿容易碰著鼻樑,是對客人的不尊敬。

給客人盛太滿,客人還以為你把他當成飯桶了,或者看不起人家,都是很不尊敬

的。除此之外,吃飯時飯要端碗底,碗不離手,講究的客人一般不會“回碗”,吃一碗就夠了,不會再添飯。

因此,有了飯八的說法。

酒十分

舊時人們盛行酒文化,喝酒要盡興,舉杯要舉滿,意為滿心滿意,倒酒一定要“滿心滿意”,如此,才顯得熱情好客,才能喝出豪情萬丈。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說道,什麼倒酒就得好事成雙,晚輩敬酒酒杯不能高過長輩,等等。也只有幾杯酒下肚,兄弟情才如海深。

話說回來,喝酒傷身,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聚餐喝酒的習慣也開始慢慢改了,農村的一場酒席下來,啤酒喝不了幾件,也是一種進步。

這些傳統文化,在我們年輕一代人中慢慢淡化了,農人個人覺得,這樣的文化應該得到傳承,從中,我們能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茶七分,似乎在提醒我們,做人要把握分寸,留有餘地,飯八是在告訴我們,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酒十分闡述著待客要真心真意,滿心滿意。


農人解說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十”,該如何理解?這其中有沒有道理?

茶七

茶是中國獨有的文化,中國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喝茶,也喜歡用茶來招待客人。一般家裡來客人了,都是等到客人一坐下,主人家就開始去燒水泡茶了。而為什麼說是“茶七”呢?意思就是說

給客人倒茶的時候,不要倒得太滿,七分滿是最好的,等到喝完了再添上。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茶倒得太滿了不方便客人來拿,也不方便喝,很容易燙到嘴。或者是因為茶杯太燙了,客人失手了把茶杯打破的尷尬局面。

飯八

中國人普遍熱情好客,家裡有客人來了,總是會想著留在家裡吃完飯了再走。而吃飯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主人家幫忙盛飯,這個也是有講究的,那就是飯不能盛太少,也不能盛太多。飯太少了,會讓別人以為主人家小氣,而太多了會不方便客人在碗裡裝菜了。

酒十分

我們經常聽到,在酒席上喝酒的時候,大家都會說滿上、滿上。酒是餐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正所謂無酒不成席。而喝酒時,必須要滿杯,這樣才能顯得熱情,大家也才能喝得盡興。

其實,古人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顯示出了古人的待客之道。中國作為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從這“茶七、飯八、酒十”就突出了中國人在待客方面就處處為他人著想。這樣的文化,還是值得傳承的,你說呢?


農夫也瘋狂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茶和酒是一個古老的傳承,是參仙悟道的一個媒介,所以茶七酒八暗合天地歸一的道理。五行中茶為水,水由金生,七是金數。酒是水邊帶酉,是水中之金,取八數。八為土,土生金。金水相涵,金土而生,綿綿不絕。不倒滿,象徵大巧若拙,大盈若缺,也是取生生不滅之意。

在我們這農村,老話是這樣說的“茶七飯八酒十分”,猛一看可能有疑問,說的是什麼呀,聽我來說說裡面的博大精深。字面意思是倒茶要倒七分滿,吃飯要吃八成飽,倒酒要倒十分滿。

倒茶要倒七分滿

如果家裡來了客人,主人自然少不了要端茶倒水。但是一定不要倒滿,便於客人喝茶飲用時,不至於溢出而難堪。還有一點是不至於燙到客人的嘴,留有一定的空間。茶文化有幾千年的傳承,倒七分滿的茶,水杯容易把茶香留在杯內不擴散,能讓品茶的人體驗到茶沁人心脾的味道。

吃飯要吃八分飽

吃飯一日三餐每個人都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養生,以為吃的飽飽的才不受委屈,其實吃飯最好吃七八成飽,也要細嚼慢嚥。吃太飽會使腸胃長期處於工作狀態,造成負擔過大,長期對健康不利。人本身需要休息,體內的腸胃也是要休息的。

倒酒要倒十分滿

在山東地區,由於梁山好漢的緣故吧,熱情好客,有朋友聚會之類的,喝起酒來更是不在話下,都是把酒杯倒的滿滿的,以示熱情。所以流行倒酒要倒十分。

雖然和有些地區的酒要倒八分不一樣,但其中的寓意都是美好的。您哪裡的老話是怎麼說的,歡迎留言評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