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和出生人数下降并不因为二孩政策遇冷?都怪一孩该生没生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这得群众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成效产生质疑,大呼"生不起,不敢生,二胎政策打脸专家。"

但是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介绍,2017年,我国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而在一孩数量下降的同时,2017年二孩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虽然没有弥补一孩下降的数字,但二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二胎政策是有作用的。"这个锅不生一孩的背,俺们二孩不背。"

生育率和出生人数下降并不因为二孩政策遇冷?都怪一孩该生没生

明星二孩家庭

如果把过去的两年作为一个整体与二胎放开前进行对比,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提高了0.84和0.32个千分点。"政策到底有没有用,专家、国家、人民群众心理是有数的"

实际上不难看出,生育孩子(不管是一孩还是二孩)的成本问题,让晚育已成为一种趋势。

现在父母是70末,80初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虽然年龄偏大了,但是很多人在生育二孩,这也和我们平常所见的符合,因为现实中确实生二孩的家庭并不少见,这也和专家数据一致。

生育率和出生人数下降并不因为二孩政策遇冷?都怪一孩该生没生

普通二孩家庭

但是出生于85后,90初的人,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迈入婚姻的围城,连一孩生育都有困难,更别提生二孩了。让这一代人快速实现生育二孩的预期,实际上不是特别现实。如果有,也会被分散到长达十年的漫长时间里(是否生育二孩视自己经济能力而定),短期内这一部分人完成生两个孩子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生育率和出生人数下降并不因为二孩政策遇冷?都怪一孩该生没生

新时代生育口号

因为经济压力而最大化的后延生育,实际上对产妇和幼儿都是不好的。女性35岁以后生育能力急速下滑,流产几率高达4-5%,30多岁的畸形儿生育较高,35岁以上早产情况较多。容易产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其它并发症,遗传缺陷的概率更高。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初婚初育的时候都很危险了,恐怕这样的母亲不会再次涉险生二胎。

在经济条件、身体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85后以后的普通人群,生育愿望后延的结果很可能是导致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现在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和几十年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生育率和出生人数下降并不因为二孩政策遇冷?都怪一孩该生没生

养育孩子到大学的成本预估

处于较贫困地区的家庭,有不少是三四个孩子的。这些孩子被父母放养式管理,大的看小的,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甚至因为取暖,三个孩子一起丧命(这样的案件去年至少两例)的悲剧不时见诸报端。而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普通家庭,生育子女的想法比较理性,会选择量力而为。而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就不会考虑育儿成本这方面的问题了,甚至早就在政策放开以前,通过各种手段完成了生育多个子女的愿望。

这样的结构虽然显得并不是特别合理,但是也是各位父母理性选择下的结果。希望政府能够在房价、幼儿教育、生育补贴等方面切切实实的多下功夫,毕竟现在这批育龄的年轻人太精明了。如果政策足够优惠,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