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

小余豆


對於不努力的孩子,不代表孩子本身不聰明,只是這名孩子沒有了上進心,對什麼都缺乏興趣,家裡條件優越,想要獲取的東西也不需要自己努力爭取,只需要張嘴要就可以,也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缺乏競爭意識,生活環境過於優越,缺乏得到這個過程的體驗。

當然想要改變孩子不努力的現狀,僅僅只是灌輸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激勵起孩子的“野心”,也可以說對於他得不到的東西的一種渴望,如果能突破這個層次,那麼以後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當然對於學習,必須還有學習的動力,現在的孩子普遍是家長對於孩子願望的許諾,不過在家庭條件優越的環境下,這種方法不能奏效,激勵其“狼子野心”的方法就很難,必須讓他感覺自身的危機感,他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去學習。對於這種孩子,他們的成就感就是超越,比別人優秀,當然可以找一些比你家不努力孩子優秀的孩子刺激一下,但要注重程度,千萬不能傷其自尊,這種方法俗稱“電療”,一點一點的改變。

我記得我上初中和高中,學習好像是一中本能,成就感是自己能排在班級第幾名,比那個可惡的傢伙多多少分,雖說現在看來很幼稚,但也不免是一種方法,如果能在不努力孩子的心裡這樣的心理暗示,我想不努力都難。


天涯0咫尺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看到那些對學習馬馬虎虎應付了事的熊孩子甚或對學習絲毫提不起興趣的孩子,我總是很痛心,我相信他們要是在學習上再多花一點點力氣,他們的成績肯定能再上一個臺階。


對於這些因為不努力學習而導致成績不好的孩子,我們做老師的總是恨鐵不成鋼,為了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我們也花了很多心思,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1、肯定和鼓勵是讓孩子對學習提高積極性的有效方式。


沒有人願意生活在一個滿是對ta批評和不滿的環境中,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家長一定要努力找到孩子的優點,及時的肯定孩子,尤其是孩子做出的努力。


每一次對孩子的肯定,孩子會增加一分自信;每一個對孩子的鼓勵,都會給孩子增加信心。



沒關係,跌倒了,我們可以爬起來繼續。


我看到你的努力了,我為你的努力感到高興。


……


作為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師,我很清楚我們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以及一句鼓勵的話,會比一句批評要有更明顯的效果。


生活在肯定和鼓勵中的孩子,會更幸福,也會更努力。


2、利用契機激勵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下載觀看過一部優秀的電影《海蒂和爺爺》。


海蒂跟爺爺在阿爾卑斯山上每天和皮特一起牧羊,生活得無憂無慮,後來卻被強行送到一個富人家陪著小姐讀書。


她因為排斥這裡的生活、因為強烈的思念家鄉,而對讀書識字一點都不感興趣。老師為此非常著急卻無計可施。



克拉拉的奶奶回來看到海蒂的問題,她在海蒂入睡前給海蒂讀了一個有關牧羊的故事,故事講到一半奶奶就不講了,海蒂因為關心小羊的命運,半夜醒來的她努力閱讀著故事書裡的內容,從此以後,海蒂就逐漸毫無困難地進行閱讀了。


後來,海蒂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阿爾卑斯山,她上學成績很優秀,而且,她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作家。


海蒂在學習上的巨大改變,是奶奶從她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給她提供一個她有探索慾望的機會,然後主動參與學習,這樣的學習不僅無需督促,且學習的效果也尤其明顯。


3、營造孩子與優秀人士相處的機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人生不可以不努力


我發現我家丫頭每次跟優秀人士接觸後,回來總會大發感慨,每次都會對自己的學習計劃目標作一些調整改進,那段日子跟我聊天的話題也從她喜愛的動漫轉為學習方面的有關事宜。



環境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要想讓孩子喜歡學習喜歡閱讀,就要努力讓孩子跟高尚的優秀的人士經常接觸。


當孩子們自己發現與別人的差距後,一般都會暗暗下決心改變自己的消極態度的。


4、家庭營造專注學習的氣氛


不僅要讓孩子跟外界優秀人士相處的機會,做家長的自己首先要成為愛學習愛閱讀的高尚的人,給孩子做表率。


父母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會在家庭營造的濃郁的學習氛圍中,主動進入學習的狀態,不久的將來,“遊戲人生”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一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曾經看過一個優秀的家長這樣描述她家晚餐後的情景:一家人晚餐結束後,她立刻把餐桌收拾得乾乾淨淨,然後,一家人坐在餐桌邊各自閱讀、學習或者工作。


我非常推崇這種做法,理由是:一家人在一起學習,互不干擾,給孩子製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家長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也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另外,大家坐在一起,家長不會玩手機看電視,孩子也不會偷偷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有書課堂


不努力的孩子是內驅力不夠。造成孩子內驅力不夠有很多原因,常見的三大殺手有:常被攀比、總愛指責、家長對孩子有過度拔高的要求,這些行為都會傷害孩子的內驅力。

那從這三方面入手,先減少攀比行為。比如我常聽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考了97分回來,興高采烈的告訴家長他考了97分,家長此時問班上有多少個100,分。孩子說有6個100,這時候家長就會說,那你有什麼好高興的,比你成績高的那麼多,你也就97分。這種話就是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比較無處不在。

然後要多鼓勵少指責,家長一遇到孩子出現的問題總是喜歡先批評教育,似乎這樣才能起到讓孩子吸取教訓的責任,但是殊不知一個在批評下長大的孩子會怎麼看待自己,自尊心低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自信心,容易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這就是長期批評會導致孩子對任何事情沒有信心,沒有內驅力,從而自暴自棄。

最後一種拔高式的教育,很多家長對還進行超前式教育,就是幼兒園就開始學小學的課程,小學學初中的課程,初中巴不得馬上學習高中的課程,這種超前教育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沒有樂趣,永遠有困難。而總是過早提前的教育也會讓孩子感覺她什麼都懂了,不用再認真了。

這些都是讓孩子對周圍失去興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不努力的孩子說到底還是沒有認識到努力的重要性,講一個之前在微博看到的故事吧,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這個故事是一個泰國媽媽教育五歲孩子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被攢是教科書式的教育。

泰國有一位年輕的媽媽,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孩子經常吵著不想去學校,媽媽好說歹說都沒用,這位媽媽決定給兒子來一場深刻、震撼的教育!

她給兒子請了一天假,然後自己也請了一天假,從早晨從家裡出發,準備帶著兒子去撿垃圾。

他們提著口袋,連續走了約3公里的路,一路上還要不停尋找有用的垃圾,當天太陽很大,小男孩滿頭大汗,不停喊著好累、想回家,媽媽說,如果不想上學就必須要外出賺錢,一個人不能無所事事。撿了四五個小時,好不容易撿滿一整袋的瓶子,卻只賣了2泰銖(約人民幣0.4元),孩子已經累得癱倒在路邊。

當媽媽說還要走回去的時候,小男孩可憐兮兮的問媽媽“我們可以坐公車回家嗎?”但這位媽媽平靜地說“坐公車要10泰銖(約人民幣2元),你有多少錢? ”男孩說我沒有錢,那我們走回去吧;走了一會又累又熱,男孩表示想吃冰淇淋,媽媽一樣告訴他“冰淇淋要5泰銖,你的錢夠嗎”?男孩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繼續往家走。

這時孩子才發現能在學校學習是一件多幸福的事,不斷喊著: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想回家!

其實當孩子沒有主動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大人再怎麼督促效果都微乎其微,真正的教育就是從根本上,讓孩子自己主動的去努力學習。

希望上面這個故事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半夏微光半傾城


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進步,但的確有些小朋友不夠努力,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 不知道該怎麼努力,沒有方法。這種情況一味地鼓勵、督促、要求、逼迫都沒有用,媽媽爸爸需要幫助孩子找到具體的方式方法,靠行動來改變

2、 擔心努力不會奏效,缺乏信心。這種情況一定不能要求過高,越是期望孩子明顯進步越是打擊信心且令人失望,媽媽爸爸需要提出小小的目標,無論孩子多做了嘗試還是多堅持了一會兒,或者取得了小小的進步,都要比較誇張地強調和肯定,靠信心來起步

3、 曾經的努力未曾奏效,感到無助 。心理學研究發現了重要的“習得性無助”效應,就是孩子如果幾經努力卻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往後就會徹底放棄任何的努力。與大眾通常的考慮相左,希望孩子努力首先不能在他們明顯不足或不擅長的領域開始,反倒應該找到孩子相對做得好又比較擅長的方面再上層樓,這樣才能鼓舞士氣,狀態穩定之後再開始攻擊相對困難的地方,

靠進步帶動和激勵



最後補充一下,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天賦個性,有些孩子只能表揚鼓勵為主,有些孩子施壓要求才行,更多的孩子需要兩個方向配合進行引導和督促,媽媽爸爸需要因人施策,不然把方向方法搞錯了恐會適得其反哈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孩子不努力是多種原因形成的,想要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必須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不努力的孩子有可能會是什麼原因呢?又怎麼幫助孩子呢?

一,不努力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就是不努力的父母,整天好吃懶做,一點都不積極上進,生活消極。那麼,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很有可能孩子也是一個不積極上進的孩子,不努力的孩子。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父母要從改變自身開始,讓自己就是一個努力的人,從而來影響孩子。

二,父母對孩子的嬌生慣養

父母對孩子太過嬌生慣養,孩子就會以為自己不努力就可以有吃有喝有玩,當然就不會努力。人是所有動物裡面最聰明的,能偷懶當然會偷懶。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父母要改變嬌生慣養孩子的習慣,讓孩子能夠自食其力,明白生活的目標,擁有自己的夢想。簡單的看父母是在嬌生慣養孩子,實際上是在毀孩子,所以,這樣的父母一定要改變自己。

三,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比如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或者父母離異,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又或者孩子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諸如此類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有些孩子就會破罐子破摔,或者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就會變成好吃懶做,不努力的人。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監護人一定要起到監護職責,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如果沒有人監管,孩子就容易變懶,甚至學壞,變成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

四,孩子沒有目標

如果孩子家庭一切都好,父母也很努力,那麼,孩子可能是缺一個目標。家長需要給孩子插上一對夢想的翅膀,讓孩子擁有目標。

擁有目標的孩子早晨是會自動醒來去上學的,他知道自己每天要幹什麼,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


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睿爸快樂育兒”,瀏覽更多育兒知識。睿爸和睿媽是一對真誠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雙學位,我們育有兩子,一個9歲,一個3歲,孩子學業優異,我們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所有回答全部保證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評論、關注。


睿爸快樂育兒


一、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要起好帶頭作用。我小的時候性格倔犟,又愛生悶氣,考試每次都是倒數第一,即便這樣,父母也沒有嚴厲地批評過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父親只要求我一件事,那就是每天堅持掃地,剛開始只要求我和他一起掃家裡面的院子,慢慢的就要求我掃家門前的那條路,從最初的100米左右慢慢的變成200米,300米.....左鄰右舍和路過這裡趕集的人們都說在農村難得找到一家像我們這樣愛乾淨的,我聽了心裡竊喜,很有成就感。後來,父親又帶著我在家門口栽了許多花,又在路旁種了很多女貞樹,路過家門口的人大都要在這裡歇息一下,媽媽總是燒好開水,讓我放幾個碗到家門口的洗衣臺上給那些過路的人提供水喝…慢慢的,我性格也變得溫和謙讓,也非常愛勞動,學習也變得越來越好。到了四年級,父親又讓我每天練習毛筆,有空一練就是幾小時,做事也變得越來越有毅力,成績從當初的倒數第一變為從來都是前三名。

二 、每天進步一點點。告訴孩子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匯小流成大海,積小善成大德。

三、健康是幸福的源泉。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健康不僅指身體的健康,還有思想的健康,告訴孩子做一個正能量的人。


用戶6649389825753


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或者如何使孩子變得更努力,更愛學習,這是很多的家長都在關心、關注和努力探討的問題。

從主觀上說,沒有誰不願意把學習搞好,孩子在學習上有著自己的認識。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很多的具體的問題。我們作為家長的如果不能發現這些問題,解決問題,而只是一味地督促孩子學習,給孩子學習壓力,這隻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或許應該從這幾點入手:解決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效率等方面。

孩子在學習上很多時候會遇到一些自己不能馬上解決,需要一定時間,需要有人耐心幫助才能解決的知識點。這時,如果我們不能發現孩子之不能,孩子之不知道,很自然就會造成孩子學習上的知識點斷接,對以後學習造成障礙,影響孩子學習信心。客觀上講,小學初中階段的所有知識,孩子都能順利熟練掌握,差異只是時間問題。

從心裡上,對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逐一肯定,會使孩子產生巨大的學習推動力。我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你是你們班甚至你們學校最優秀的,你有很多的優點是其他人若不具備的。你可以做的更優秀。只是有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需要改變。對於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90%以上的肯定和鼓勵,要及時指出孩子之能行。讓孩子信心滿滿的去學習,去生活。

當然學習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的過程。需要培養孩子順利學習的環境。諸如改善孩子學習的個人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小環境。培養良好的時間管控能力和習慣,長期培養孩子的優秀思維習慣導向等。

總之,家長家庭教育系統科學的在學習過程對孩子的學習有著深刻的影響。簡單的碎片化的學習,雖然能夠取得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但這還遠遠不足。


德誠勤為


孩子不願意努力,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

我收集到的一部分孩子不努力的原因是:

1.不會或者沒有設定目標,找不到方向感。

2.自尊水平低,沒有成功感的體驗,缺少自信。

3.自制力差。

4.孩子缺少父愛以及父親的有效陪伴。

而以上的原因都可以有解決:

首先,讓有效的父愛真實走進家庭,走進孩子的成長世界。除了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愛之外,陪伴孩子玩耍,運動,在陪伴中幫助孩子學會設定目標,讓孩子找到方向感。

10歲以上的孩子,母愛要適可而止+少用嘴說話,多讓父愛充盈整個家的世界。

其次,讓父親帶著孩子在生活中感受成功的體驗。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時母親只要微笑著看著父子倆就行。

最後關於自制力,只能刻意訓練,運用28天“無一例外”訓練方法進行刻意練習。

努力向上的孩子當中也有父愛缺失現象,有的孩子可以自我調節,但不努力的孩子大多最終根源都是因為父愛的缺失,或者無效的陪伴導致的。

而且許多父親都不去學習如何關注孩子成長。


青春期的囚徒


■頭條上一大堆理論教導家長如何教育一個孩子成為一個正確的孩子,但所有方法的前提是什麼?沒有人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絕對沒有不努力的孩子。不努力的一種外在表象,本質上源於兩點:

一是習慣,二是心理。

而改變習慣和調整心理,最根本的不是在發現問題後,用具有方法論的言語和行為來矯正孩子,而是從家長自身言行的改變做起。

喜歡打遊戲的,喜歡玩手機的,喜歡逛淘寶的,喜歡在外忙著掙錢的家長,孩子不努力的概率最高。

時常伴在孩子身邊,用自身工作學習的良好態度,生活的良好習慣,面對挫折時的積極態度,去潛移默化孩子,才是根本。

如果一個孩子具有了不努力的表象,無論哪一種後來的矯正方法,本質上都很難根除。

所以說,往往孩子得到改進後,保持努力狀態的時長並不會很久。只有內心的動力,才能長久的趨使他們,始終堅持在一個相對辛苦的學習或拼搏狀態下生活。

這個內生的驅動力就是來自父母的向上精神的潛移默化,會根深蒂固!

所以,改變父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讓自己變得認真,積極,努力,才是糾正孩子不努力表像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