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鬼手”雕刻文玩小物件,一串2000元,渴望後繼有人


一雙手,能在小而又小的核上雕刻人像、神像等圖案,再怎麼堅硬、醜陋的果核在這雙手裡,都能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的雕像和文玩物件,這雙魔力之手的主人就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的老楊。目前,老楊的核雕賣到了2000元1串,深受南方人的喜愛。

老楊今年50多歲了,在平涼市工業中專學校工作,是當地的一位奇人,一枚很小很普通的果核,小到直徑不過3釐米,一旦他拿到手裡,經過構思和精雕細刻之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就會誕生!

老楊正在對橄欖核進行挑選和分類。老楊說,這手藝有講究,取材這一關就很關鍵,以前他雕的大多是本地的桃核、杏核、李子核、核桃等,但是這些材料質地軟,雕刻的時候容易裂,也很難保存,不便於串在一起裝飾或把玩,而橄欖核質地細膩,無紋理,核皮也厚,油性大,雕刻出來色澤豔美。


老楊說,他擅長雕刻神話傳說裡的人物和神獸,像十八羅漢、八仙、鍾馗、十二生肖、貔貅、金蟬等,也雕一些花鳥、昆蟲之類。圖為他曬出剛剛完成的核雕作品,看上去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老楊說,做核雕的步驟其實很簡單,包括篩選果核、構思、打磨刻刀、鑽孔、雕刻、刷木屑、打油、穿繩等,但講究的是耐心、細心和創意思,想出彩就要用一番心思,如果稍微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前面雕刻得再好也白搭……

現在,老楊因為長期久坐、熬夜,出現了眼睛近視、腰痛、指頭腫脹等狀況,但是,當他看到雕出的物件有這麼多人喜愛,就又有了創作的動力。

老楊說,現在最大的夢想不是賺錢,是想辦法把核雕這種技藝傳承下去,希望後繼有人。您對這門手藝感興趣嗎?約起來拜師吧!瞭解更多有溫度的故事,歡迎關注:亞洲新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