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全省中藥材產業扶貧推進會在渭源召開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山水相約 靈秀渭源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戳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全省中藥材產業扶貧推進會

10月15日,全省中藥材產業扶貧推進會在渭源召開。

本次大會圍繞農村“三變”改革、產業帶貧致富,通過“看、聽、講、比、樹”,對中醫藥全產業鏈種子種苗繁育、標準化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初級精深加工、合作社產業帶貧致富、市場物流品牌銷售、中藥材機械化應運等六個方面總結和推廣經驗作法,推動全省產業扶貧取得實效。

本次大會由省農牧廳主辦,定西市政府協辦,中共渭源縣委、渭源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12個市州農牧(農業)局長、經作站(農技站、園藝站、藥材辦)負責人;25箇中藥材主產縣分管縣長、農牧(農業)局長、經作站(農技站、園藝站、藥材辦)負責人;龍頭企業代表;合作社代表;省農牧廳領導、58個貧困縣包抓督導工作隊隊長;定西市、渭源縣相關領導;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記者200多人參加會議。

渭源縣是六盤山片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省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總人口34.5萬人(農業人口32.2萬人),2013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萬戶10.23萬人。

近年來,渭源縣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按照貧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人有一技之能的扶貧思路,積極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培育帶動貧困戶短期增收、長期致富的多元富民產業,形成了以中藥材為主的十大扶貧產業體系。

2018年渭源縣累計投入資金2.74億元,實現了1.36萬戶未脫貧戶產業資金折股量化帶動全覆蓋,戶均量化資金達到1.99萬元;累計投入到戶產業以獎代補資金8186萬元,實現了對1.27萬戶有勞動能力和種養產業發展意願未脫貧戶全覆蓋,戶均獎補資金達到6446元;投入1439萬元對產業發展不穩定的3832戶已脫貧戶予以扶持,戶均扶持資金3755元。據測算今年年底農村居民人均從產業中獲得收入4498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產業收入達到266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3%。預計年底,將有4381戶1.84萬人通過發展產業脫貧。

渭源縣在產業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道地藥材產地、“中國黨參之鄉”的資源和品牌優勢,以建設“全國知名的中醫藥產業基地”為目標,著力構建集中醫藥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格局。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幹藥產量達到8萬噸,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836家,中藥類加工企業73家,綜合產值達到13.9億元,“渭源白條黨參”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中藥材)質量安全示範區。2018年全縣中藥材種植農戶7萬戶27.97萬人(其中貧困人口種植農戶2.2萬戶8.1萬人),人均種植1.4畝,預計人均從中藥材產業中獲得收入1500元,佔可支配收入的20%。

抓科技創新,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渭源縣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中藥材新品種引進試種、道地中藥材提純復壯、新技術科研實驗,大力推廣地膜種植增產、覆膜育苗種植技術,富硒黃芪栽培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當歸膜側斜植栽培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得了無公害中藥材(黨參)產地和白條黨參原產地地理標記認證。堅持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全縣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30萬畝,其中企業與農戶緊密性利益聯結共建共享基地5萬畝。為1.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代繳中藥材產值保險176.74萬元,有效保障了貧困戶種植收益。

抓效益提升,構建精深加工體系。渭源縣編制完成了《渭源縣精製中藥飲片加工基地發展規劃》,以中藥材加工產業集聚推動工業發展,全縣工業集中區內建成以中藥加工為主的工業企業60家,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29家,完成GMP生產認證28家。特別是今年引進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配方顆粒和精製飲片生產項目,使中藥材精深加工能力和產業效益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縣中藥材初加工能力達到7萬噸,縣內多個製藥企業已成為北京同仁堂、雲南白藥等國內知名企業的原料供應基地。

抓主體培育,構建倉儲銷售體系。渭源縣大力推廣中藥材真空儲存、充氮儲存等先進貯藏技術,探索無硫保鮮倉儲方法,全縣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達到3萬噸,發展中藥材產業合作社836家。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0萬元,折股量化帶動1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年實現分紅收入1000元。建成了以渭水源中藥材市場為中心,會川江能、蓮峰、新寨三個中藥材產地市場為重要集散點,其他農貿市場為網點的中藥材營銷網絡體系,年交易量10萬噸以上,交易額達16億元。

抓品質監管,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渭源縣制定了《渭源縣道地中藥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投資130萬元健全了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開展中藥材質量安全產地常態化檢測,建立了專業質量檢測機構為主,企業檢則力量為輔的中藥材質量檢驗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抓中藥養生,培育融合發展體系。渭源縣建成中醫藥養生堂8個、中醫藥養生文化村1個、中醫藥養生休閒食療農家莊園3個,積極開展中醫推拿、按摩、家政保健等中醫藥養生服務。開發多樣化中醫藥文化旅遊產品,打造中醫藥文化體驗旅遊、生態養生旅遊。編排了大型歷史秦腔劇《渭水醫魂》,在省內外巡演500場次,全方位體現中醫藥文化元素,實現了產業的多元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未脫前貧人口1.36萬戶5.16萬人,貧困面從31.66%下降到15.98%。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推進黨的建設

新的偉大工程

「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头条」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会在渭源召开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