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年薪580萬的蔡崇信為何願上馬雲給出的月薪500元的“賊船

曾年薪580萬的蔡崇信為何願上馬雲給出的月薪500元的“賊船

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的誕生創造了一個財富神話,其驚人的業績締造了創業傳奇,甚至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他本人不僅成為在國內擁有最高的知名度人物之一,就連其所帶領的所謂十八羅漢團隊,也成為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在國際上也擁有了相當的影響力,各國政要紛至沓來拜訪會見,成為許多有志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

在這個團隊中,有一位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物,他總是喜歡默默站在馬雲身後,似乎甘願充當幕後角色,因此也被業界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他就是來自於臺灣的蔡崇信。對於阿里集團的發展來說,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他當年在阿里巴巴集團初創時節,舉步維艱,資金捉襟見肘的時刻,竟然能捨棄自己當時擁有的在香港的瑞典投資公司Investor AB的高管職務,毅然投身當時還看不見一點曙光的馬雲的那個在家裡設立的小公司,這樣的舉動讓誰來看都屬於瘋狂。要知道,他當時的年薪580萬,而馬雲只能給的起每月500元的工資,用馬雲後來的話來說,以當時蔡崇信的身家隨便買他們這樣的十幾個公司都沒有什麼問題。

歷史上凡能成大事者,必有超於常人的敏銳的眼光和大無畏的膽識和氣魄,蔡崇信也不例外。

蔡崇信為何能不顧新婚妻子和在臺灣的老父的堅決反對,義無反顧的進行這場在我們看來無異於一場人生豪賭的選擇呢?我想第一點就是他相信自己敏銳的判斷,而這判斷首先就來源於對馬雲本人的人格魅力的欣賞和青睞。創業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而若要成功,就應具備充分的才能駕馭所要開創的事業,同時還要具有優秀的品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凝聚團隊,不至於因盤算私利勾心鬥角導致分崩離析。而這兩點,他在馬雲身上都看到了。馬雲能夠讓一幫人圍繞在自己身邊,以卓越的口才鼓舞鬥志,精神百倍的引導大家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足見其出色的領導能力,而其主動出讓股份,這和一般的爭取控股的公司領導更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點又充分的從細微處體現出馬雲的胸懷和德行。而馬雲描繪出的未來的宏圖,展望企業發展的遠景,也打動了渴望幹一番大事業的蔡崇信。

常言說英雄所見略同,這一點他和馬雲有了共鳴。

人們常說一句話,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句話知道的人不少,但能做到的還真不多,畢竟,人的天性當中都更顧忌眼前的利益,要從身上割肉,去投資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這種決心確實不好下。更何況蔡崇信所要捨棄放下的和他當時所要選擇的事業的風險和待遇天壤之別,這就難怪會招致親人的激烈反對了。但蔡是一個相信自己並且認準了事就毫不回頭的男人,他不是神仙,也深知可能會失敗,但他勸慰自己的妻子和父親說,失敗了大不了重新繼續自己的本行,可機遇時不我待。

於是不久,他新婚的妻子竟然也成為了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他們和馬雲一次在西子湖畔,盪舟湖上,旖旎的風光令人沉醉,但謀劃已久的夫妻二人無心留戀動人美景,卻在此刻提出要加入阿里,這要求被馬雲獲知後,他也驚奇的一時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蔡崇信固然人才難得,能夠加盟也是求之不得,但能夠放下這一切,也是出乎馬雲意料的。

蔡的妻子對馬雲說,我要是再反對他的加入,他會埋怨我一輩子的。

蔡崇信當然沒有埋怨自己的妻子,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雖然創業的征途艱苦卓絕,但他們譜寫了一個神話,而這其中,蔡所具備的能量和貢獻是大家公認的,可以說,他的加盟,對於阿里和他自己來說,就是一個雙贏。

蔡崇信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有時需要一份執著和堅持,要對自己的判斷具備充分的自信,而且也要準備承受這判斷倘若錯誤給自己帶來的巨大人生影響。誰也不是神,這世界沒有人能夠給你百分之百的承諾和保票,但要是你有著更宏偉的人生夢想,那麼,就要有一份定力,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歸然不動,否則輕易被面對的艱難抉擇和身邊的反對擊垮,那麼也就失去一個可能的未來了。風險和犧牲,是成功所必要付出的代價,沒有蔡崇信當年580萬的捨棄,就沒有今天幾百個億身家的阿里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