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曲阜

曲阜

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故鄉,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聞名的中國旅遊城市,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禮義之邦、信義之鄉著稱。

“曲阜”二字始見於《禮記》。東漢應劭曾解釋說:“魯城中有阜,委長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的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期。據古史記載,黃帝神農氏都陳徒曲阜,黃帝自窮桑徒曲阜,少昊都曲阜、舜作什器於壽丘。近向年相繼控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二三十處,分屬於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說明人類在四、五千年前就在此生息勞動了。

孔廟、孔林、孔府已於1994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曲阜還有舉世罕見的距今兩千多年前西周時期的城市遺址——魯國故城遺址、漢高祖劉邦東巡過魯時修建的祭祀復聖顏回的廟宇—顏廟、祭祀周公的元聖廟(即周公廟)、被譽為“中國金字塔”的中國五帝之首的少昊的陵墓——少昊陵,及孔子父母葬地“梁公林”、孔子誕生地“尼山夫子洞”、尼山孔廟和傳說曾是孔子講學的地方、被後人所定名的尼山書院和洙泗書院。

曲阜悠久的歷史文化、眾多的文物古蹟和與其交相輝映的水光山色,構成了曲阜獨特而豐富的文物旅遊節慶資源優勢。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曲阜/洛陽

洛陽

洛陽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悠久,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起, 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被譽為“華夏第一王都”以及“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可以說自從洛陽建成之時,就是為都城而建,據相關史書記載,周武王平定天下後便“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後來的中州、中土、中原、華夏,甚至是中國等稱謂都是源自於洛陽。“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

在歷史上,以當時的洛陽城為核心的河洛地區,被稱為“河南”,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中國自有史料記載以來的夏商時期,洛陽始終都是這片地域的政治中心。洛陽更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於這裡,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與河洛文明,組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的一部分。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曲阜/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