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報廢回收不僅是整車企業的責任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環境保護部 交通運輸部 商務部 質檢總局能源局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相關企業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各環節履行相應責任,保障動力蓄電池的有效利用和環保處置。但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鏈條長、環節多、範圍廣,涉及管理制度、政策銜接及市場機制等諸多方面。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處於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既不是電池生產企業,也不是電池回收企業,未來的責任落實難度較大,實施效果有待觀察,仍需要社會各體系的有效配合。尤其是需要國家在電池報廢拆解環節的政策補貼支持和對報廢回收電池企業的有效監控。

1、整車企業是責任的核心

汽車類動力鋰電池的增長迅猛。據統計2009-2012年新能源汽車共推廣1.7萬輛,裝配動力蓄電池約1.2GWh。2013年以後,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截至2017年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80多萬輛,裝配動力蓄電池約86.9GWh。據行業專家從企業質保期限、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工況等方面綜合測算,2018年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預計到2020年累計將超過20萬噸(24.6GWh),如果按70%可用於梯次利用,大約有累計6萬噸電池需要報廢處理。

傳統乘用車整車企業的營銷網絡相對較強,對銷售車輛售後維護等責任較重大,但隨著電動車的發展,新的營銷模式的不斷推出,電動車的售後服務環節,相對弱化,很多消費者購車後,就與生產企業基本失去聯繫,尤其是隨著二手車的交易轉移,新能源車的進行很難被生產廠家把握,尤其是新能源車,包括客車專用車和乘用車三部分,窮的客車,電池需用量特別大,報廢週期短,管理難度相對較小,而電動車,那就成梯次利用較為複雜,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應該說機器有難度,但很多情況下,整車企業對廢舊車輛和廢舊電池的監控,雖然是力不從心的,

锂电池报废回收不仅是整车企业的责任

鋰電池生產企業應該說被鋰電池的產品的設計性能,以及拆解等,都有相對的,在動力電池回收體系中,沒有有效的明確動力電池企業的責任,應該說是一個很可惜的事情。要有戰略性的產業眼光,未來隨著動力電池的產業化持續發展,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快速出現,中國應培育核心電池企業的資源循環利用的積極性和強化責任,這應該是未來電池回收的重要的考慮點。

2、鋰電池的應用廣泛

鋰離子電池作為新興的儲能組件用途廣泛。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領域也從最初的小型數碼類電子產品發展為電動汽車、儲能電站等大規模儲能產品。根據數據,全球三大應用終端鋰電池電芯需求總量從2011年的34GWh增加至2016年的129.4GWh,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64%。預計到2017年全球鋰電池電芯需求達到160.9GWh。其中使用規模最大的是手機等消費電子儲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儲能產品,17年的新能源汽車用電池應該成為最大用戶,而儲能電站等規模相對較小。

經過多年發展,鋰電池產業已經形成專業化分工程度高的完整產業鏈,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應該說電池生產企業是鋰電池的技術權威,對電池的分類管理,梯次利用等應該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前期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鋰電池規模大,報廢電池尚未有效管理,未來的鋰電池報廢應該是把各類鋰電池綜合統籌考慮。尤其是針對鋰電池的回收,應該形成統一的社會回收體系,把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到東星程班長的回收的一個集散,這樣才能實現各個部門專業分工,做好各自工作,整車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一箇中間環節,難以對報廢電池做有效的監控,這個城市的報廢電池的回收體系應該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3、動力蓄電池溯源信息系統是以電池包為核心。

針對動力電池的電池包,以電池編碼為信息載體,構建“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動力蓄電池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責任可究。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全過程實施信息化管控,是《管理辦法》的核心管理措施。

由於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在保修期之內,有較完善的維修記錄,因此,動力電池的更換等編碼,應該說能夠有效的把握,但隨著進入梯次利用的環節,電池包要背阿粉盜墓組級別,形成各個小的利用單元,中間環節出現部分電池的脫離監管體系等,也無法有效的發現,因此管理難度極大,且沒有對應的主體責任單位,

4、鋰電池梯次利用後的監管難度較大

整車企業即使能協助電池的順利回收到各地回收網點,隨後的事情就是社會體系的工作。雖然成本是退役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的最大優勢,也是梯級利用經濟效益的來源。但是目前在動力蓄電池再利用領域,由於電池檢測和重組時,設備和人工投入成本較高,導致電池出廠價格偏高。並且產品的運維環節,如何確定合理的質保年限,做到智能化管理,遠程診斷和維護等,都會影響產品的生命週期成本。

目前我國對退役動力蓄電池的殘餘價值評估、健康狀態評價等關鍵技術還不成熟,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環節相關技術研發相對滯後,需行業專家協同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攻堅克難,突破技術難點。比如在電池拆解方面,需要進行柔性化的配置,將拆解流水線進行分段細化,針對不同的電池pack,在制定拆解操作流程時,要儘可能複用現有流水線的工段和工序,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重複投資。同時,需要完整記錄動力蓄電池在服役期間運行數據,梯次利用的廠家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建立電池模組的壽命模型。

5、應強化鋰電池的統一報廢回收管理

廢舊電池的各類電池複雜程度很高,尤其是動力電池,各不同車型有不同的電池設計,其內外部結構設計,模組連接方式,集成形式各不相同,不能採用同一套拆解流水線適合所有的電池pack 和內部模組,導致電池拆解時極為不便。在拆解作業時,如果進行自動化拆解,對生產線的柔性配置要求比較高,從而導致處置成本過高。因此,在目前自動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多數工序是人工完成的,工人的技能水平可能會影響著電池回收過程中的成品率,同時由於pack 本身是高能量載體,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發生短路、漏液等各種安全問題,進而可能造成起火或爆炸,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方法,確保電池拆解過程中的安全快捷作業,是一個重要問題。

考慮到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及儲能電池,都是電池生產企業的生產產品,而且回收原料也是被電池企業回收利用。因此如何調動電池企業的積極性,實現有效益情況下的回收拆解、報廢等全過程的建設,培育有效的盈利模式去穩定鏈條。如果盈利模式不清晰或難以盈利,可以有國家支持一部分補貼。這樣才能實現鋰電池的有效回收,

6、未來鋰電池的稀有金屬是戰略資源

隨著鋰電池的儲能成為整個社會能源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證可持續的鋰電池的產銷共贏和核心原材料的有效循環利用,是確保我們社會能源體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像鎳鈷鋰等核心的稀有金屬,如何能保證最大效率的重複利用?便是我們直線產業強國的可持續目標之一。

過去說哪個國家掌握石油,就掌握著世界經濟命脈。那你現在可能說,誰掌握了鋰礦、鈷礦資源,就掌握了未來的能源革命的命脈。因此,如何實現鎳鈷鋰等特殊的稀有金屬的有效回收利用,將是推動我們產業強國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目前以汽車整車企業為動力電池使用重複利用的責任主體,這是暫時階段的較好的選擇。但未來來看,整個動力電池和消費電子的電池,應該統籌回收管理,要作為我們電池和能源體系的重要的一個管理關問題。而且各個城市和地方應該對整個資源回收利用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也就是應該把這個總體能量電池的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歸納到更大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