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的一顆草
用國內的例子作比較,我們其實自己也有感受,在小城鎮拿3000元月薪,和在一線城市拿10000元月薪日子過得似乎差不多。
這麼說也有道理,因為,一碗同樣的牛肉麵,小城鎮可能只需要8元,一線大城市得要20元;理個髮小城鎮可能只要5元錢,一線大城市同樣的理髮至少也得20元;小城鎮打個車5元錢可能整個鎮子都跑遍了,但是大城市兩步路就得幾十元;小城鎮住個旅店50元就能找到住的地方,當然條件很差,但是同樣的房間,在大城市最低也得200元;小城市的託兒所一個月可能只需要800元,一線城市的同等條件下,託兒所一個月可能要3000元。
所以購買力平價其實差不太多。如果有人說,小城市的月薪3000,和大城市的月薪10000,生活質量可能差不多。他真的不是在說假話,確實是他的生活感受。
顯然,這種算法也有問題。比如上同樣的大學、買同樣的車、買同樣的電器,月薪10000和月薪3000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商家不會因為你的月薪少而只收你1/3的價。所以就看你怎麼對比了。
中美收入也是如此;月薪3000美元和月薪3000人民幣,有些人的生活感受其實是差不多的。
美國的消費水平很高,尤其是牽涉到人工服務的,你請個200美元的鐘點工,乾的活和在中國請個200元人民幣的鐘點工,乾的活其實差不多;你理個髮在中國需要20元,在美國就需要20美元;在美國下個館子,消費200美元,感覺檔次和在中國消費200元差不多;在美國旅店住宿,100美元的房間和中國100元人民幣的房間檔次也差不多;在美國打個車,10美元跑的路,好像和中國的用10元人民幣打車跑的路差不多遠。
所以很多在美華人習慣上用1美元≈1元人民幣來計算購買力,有人因此就說,3000美元在美國的生活,和3000元人民幣在中國的生活差不多。這是真實的生活感受,不是在開玩笑。
當然,這種說法純粹都是個人的感受,代表的是普通工薪階層,不富裕,但是手裡面也有點活錢的那種。——畢竟中美都是大國,內部也是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
更何況在絕對的購買力上,3000美元和3000元人民幣肯定是無法類比的,匯率是有其道理的,也是無法忽視的。
人們之所有這種說法,其實說的還是一種感覺,一種花錢的感覺。
象眼觀天下
差不多?是差太多了好不!很多人犯了一通病就是把購買力算成匯率,我雖然沒去過美國,但是我遇到過很多去過美國從美國回來的人,跟他們聊天的時候我問過物價問題!首先,別把購買力當匯率,以最熱門的汽油為例,美國汽油2.62美元一加侖,一加侖等於3.78升,而我們就前天油價降3毛來算是7塊6,換算下來我們要加一加侖差不多是28.7元的樣子,以兩國工薪層為例,美國人均3500美元,我國7000元來計算,美國人一月工資能買5088升汽油左右,而我國只能買920升左右,再以車為例,美國卡宴低配6萬美元出頭,頂配只要7.5萬美元左右,而中國卡宴低配差不多90萬左右,頂配差不多是180萬的樣子,美國白領工作半年可以全款買寶馬,而中國白領工作5年都不一定買得起寶駿,中國稅收是美國的1.7倍,中國人均負債率是GDP的107%點幾,這些都是新聞公開的數據,其他的我就不說了,肯定有人會說外國的屎都是香的,但是我所說的是客觀事實,有些數據還是在頭條上看的
丿竟然有人灬
從個人感受說一下吧。總體來看,物價美帝不算高,但是人力貴。也就是說你加個油、買點肉菜、吃頓飯、買日用品,其實購買力整體高一些。以本人幾次美帝自駕為例:加滿一箱油50美金,在國內大概600人民幣;高速路沒有收費站(據說有極個別私家路要收費,本人去過十幾個州,目前還沒碰到);吃個不錯的自助餐每人18美金;住個酒店100多美金;水果這些都是幾美金;飲料之類也不貴;麥當勞之類也就是十幾塊錢;請朋友吃頓飯,五個人200美金夠了;買個Kindle oasis 二代240美金(國內2399人民幣);牛仔褲十幾塊一條;所有這些前提是不要去 x7 計算。但是另外一方面,要僱人修個水管、修整草坪乃至理個髮,那感覺比國內貴多了。隨便哩個發,起碼20-50美金。
個人感受,難免有以偏概全的可能。
兩隻哈士奇的主人
怎麼可能?!就算刨去匯率差距,在美國3000美元的購買力也要比國內3000RMB高很多
在美國最貴的是人工,許多赴美照顧子女的老人都不願意在美國理髮,而是在國內剪好再去。因為在美國理髮至少需要200人民幣(包含小費),而且就是單純的剪剪,至於想燙個頭什麼的就更貴了。由於人力成本太高,美國人自己的動手能力都非常強,甚至連汽車保養都自己幹了。
除了人力成本很高以外,在美國看醫生也是非常的昂貴,貴到能讓你破產,比中國要貴多了。如果在美國你沒有醫療保險,那你就千萬不能得病,否者真的看不起。
但除了此以外,美國的物價、房價、車價都是要比中國便宜的。
舉幾個很直觀的栗子:
一個美國人月入3000美元,他可以在一箇中小城市花20萬美元買一座佔地200平米以上房子(送花園和車庫)。而在中國的三線城市你買一個100平米的房子至少要80萬—100萬,這還是一個比較保守價格,好一點的三線城市房價可以達到1.5萬/平米。
如果你在國內掙3000RMB的話,要買個房子需要在零消費的前提下攢上40多年。而美國人只需要5.5年。
當然美國大城市的房價要高很多,但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同樣遙不可及。並且美國人買的都是獨立住宅,擁有永久產權。美國的住宅基本都是木製的,即便是壞了也可以很輕鬆的在原址重建。而中國的房子準確的說只是公寓,都是鋼筋水泥建造的,建築壽命到期後又該怎麼樣處理現在還不得而知。
而同樣作為家庭大件消費品的汽車,美國的價格更是低的令人髮指。
美國7萬美元以上的汽車就是非常昂貴的了(約50萬RMB),像是寶馬X5、寶馬7系、奔馳GLE大約都是這個售價,而且這些車型在美國的起步排量都是3.0。但這些車在中國的價格則高達至少七八十萬RMB(同等排量,2.0T會宜點)。
在假設不消費的前提下,在美國掙3000美元,攢上2年的錢就可以買X5。而在國內掙3000RMB,你得攢近20年,差距非常大。
(美國2.5L凱美瑞售價約2.6萬美元,約合17.8萬人民幣,在美國月入3000攢9個月就可以拿下了。而同排量的凱美瑞在國內的起售價是21萬RMB ,月入3000RMB要70個月才買的起)
而至於日常的生活消費,美國的整體物價也是低於中國的,特別是食品價格真的比中國低。比如美國精品牛肉要大約5美元一磅(1磅≈0.9斤),中國好一點的牛肉至少要40多塊。別的不說,你在中國5塊錢能買一斤牛肉嗎?
總體來看,美國3000美元的消費能力要遠遠高於中國3000RMB。即便是刨去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差,單看數字也是3000美元的購買能力高,因為美國的物價便宜。
千佛山車神
說這話的人去過嗎?我說這話我的確去過,只說中肯和事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去超市買生活用品,比如洗髮水毛巾牙膏牙刷等,100美金在美國超市的購買力可以買一筐,因為這些東西一般都幾美金,有的零點幾美金,好點的洗髮水沐浴露也就七八美金這樣子。中國超市100人民幣兩瓶洗髮水完事!這裡講的是在各自國家的購買力,所以不存在匯率一說,所以哪個購買力強,一目瞭然
麼色彩
你可別在這胡說八道了。3000美元你會活的非常滋潤有車有房。你3000元人民幣能幹嘛
aspmj
我沒有去過美國,但是我去過加拿大,加拿大超市的促銷海報,加元和人民幣匯率大概是1:5左右。
DeerLake
分享幾張圖片供大家參考一下,就知道購買力是多少了,一目瞭然……
似曾相識95105
美國沒去過,不好評價,今年六月的時候,我老婆老闆去歐洲旅遊,曬了下歐洲一個小餐館一頓飯的價格,一個漢堡,一杯飲料,還有一蹀小吃,八十歐元一人。換成人民幣大約六七百。他們去了六個人。三四千沒了。同樣的東西在必勝客不會超過二百元吧。其實大家應該很好理解,任何國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讓大多數國民不幹活,他又不能拿著槍逼你去幹活,但又為什麼你又自己要去幹呢?你要吃,要穿,要住,要上網,要生娃,而國家又不會讓你吃撐,他要拿走一部分,他才能混得好
用戶1355649402109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得將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以便更直觀地比較和說明問題。3000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大約近20000元。3000元人民幣如在小縣城生活的話,基本上能達到吃穿無憂的生活水平(當然不包括買房買車),若是每月20000元,基本上等於4至5人的工資總和,年收入差不多24萬元左右,差不多能在縣城購置一百平米的住房(縣城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三十萬元以內),這個差距可以說是一目瞭然。如果在二三線城市生活(不包括買房買車),基本上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水平。從這一點上來說,一二線城市月20000元的的工資,與小縣城3000元的生活水準差不多。換言之,從個意義上來說,3000美元與3000元人民幣差不多。
但是題主問的是3000美元,在美國生活與3000元人民幣消費力差不多。雖然我們沒有在美國生活的經歷,但可以用美國人的月薪工資作一下對比,可略知一二。據有關資料,美國人均中等工資收入水平在3917美元至4739美元。從這一來說,似乎與我們3000元(小縣城平均工薪差不多在3900元左右,從數字上來看差不了多少,但從前面的事例分析,3000美元與3000元人民幣的消費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