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潘美和龐籍,還有哪些宋朝人物被評書小說抹黑了?

寒山泉


1

難道不是張士貴嗎?


在《薛仁貴徵東》或者《隋唐演義》的故事中,張士貴是個嫉賢妒能,壓制薛仁貴的地道小人。


唐太宗夜夢賢臣,到處尋找夢裡的白袍小將。


張士貴明明知道這個賢臣就在自己的軍營之中,但是卻欺上瞞下,告訴薛禮,皇上夜晚夢到一個白袍小將要刺殺皇帝,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導致薛仁貴立了很多功,斬殺了很多敵將,但是殺完敵以後轉身就跑,連和皇帝照個面都不敢。


另一方面張士貴又冒領軍工,讓自己的姑爺何宗憲穿上白袍拿上大戟,冒充應唐太宗的應夢賢臣。


2


歷史上的張士貴沒有這麼不堪。


人家張士貴最後也沒有投敵賣國,張士貴死在唐高宗顯慶三年,這一年張士貴親送薛仁貴去二次徵高麗,殷殷囑託,回來沒多久就病逝了。


張士貴在大唐官至虢國公,死後陪葬昭陵,只有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才有陪葬昭陵的榮耀,而張士貴的畫像雖然沒有掛在凌煙閣上,但是在玄武門之變時也是李世民的堅定支持者,是玄武門之變的十個主力干將之一。


薛仁貴最先投奔的是張士貴的部隊,但是張士貴沒有壓制他,更沒有一壓十八年。


薛仁貴參軍後,有一天部隊經過一個地方,有盜賊作亂,郎將劉君昂被賊人圍困,情勢很是危急,這時候薛仁貴躍馬向前,直取賊人首領,一戟把敵首刺與馬下,然後一刀斬下頭顱,頭懸在馬鞍上,眾山賊群龍無首,紛紛跪倒投降。


這一戰,薛仁貴就在軍中就出了名。


後來他幹過更出挑的事,大軍徵高麗安地城,高麗大將高延壽、 高惠真率二十五萬兵馬阻擊唐兵,高麗人依山結營,唐太宗命令軍隊四面出擊。


薛仁貴為了讓自己更突出,不穿軍隊的常服,換了一身白袍,手握大戟腰懸寶弓,在人群中很有鶴立雞群的感覺。而他不光是花團錦簇的為自己做了一個大大的廣告,他有真正本事,只見他大喊一聲殺入敵陣,所到之處高麗人如潮水般被殺退,唐人趁機掩殺,高麗大敗。


唐太宗遠遠的就看到一員白袍小將,在敵人之中衝殺,如一道閃電。

3


戰役結束,唐太宗把薛仁貴喚到跟前,對他說: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 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賜馬兩匹、絹四十匹,封他為遊擊將軍,沒過多久又封為右領軍郎將,相當於少將。


薛仁貴從一個大頭兵升為少將,一個是他的勇猛,武力過人,一個就是他善於營銷自己,一襲白袍就是他最鮮明的logo,而在張士貴手下,他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壓制。


當然張士貴更沒有像評書說的一樣投敵賣國,他72歲壽終,唐高宗李治為他上的諡號是襄: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贊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


左宗棠的諡號就是文襄,可見張士貴為李唐王朝立下過赫赫戰功。


但是宋以後的話本逐漸黑化張士貴,直到在如今的薛家故事中張士貴變成了坑害白袍薛禮的第一罪人。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南宋除了岳飛都重新瞭解一下。看看貪生怕死的張俊,什麼時候怕死過?看看“奸臣”秦檜是怎麼樣恢復國家法制,恢復國家疆土,提升軍隊戰鬥力,又如何為岳飛求情,如何保護岳飛後人的。瞭解一下昏君趙構是怎麼樣中興南宋的。如何讓漢民族一百五十多年免受外辱的,瞭解一下真正抗擊金國的英雄到底是誰。

整個南宋都被故意摸黑,所有事實都被顛倒。1140年,宋金會戰,明明是南宋慘敗,丟失了河南全境,1141年損失六萬精銳,連高宗的御林軍都全軍覆滅。結果,硬說成“金主力”被全殲。金國準備投降了。岳飛明明是獲罪伏誅,硬生生說成被冤殺。議和明明給南宋帶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打戰又不用皇帝,丞相去拼命。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嘴上喊打實際上又打不過,勞民傷財,靠打戰來發國難財的,反而成了英雄。真正抵抗金國幾十年的吳家兄弟,竟然沒有人知道。


曉風2016


除了潘美和龐籍,宋朝人物被黑得最慘的還有狄青啊!

在楊家將的有些系列裡面,狄青可是堪比龐太師的奸臣。比如《呼楊合兵》中,狄青的兒子跟楊家將爭做軍方第一家族,狄龍到楊家尋釁,打傷天波楊府的管家,跟天波楊府結仇。楊金花和楊排風隨即還以顏色,要奪狄青的帥印,狄青大意之下帥印竟然真被楊金花奪走,狄青派兒子來搶時,楊金花又槍挑狄昭,楊排風棒打狄祥,殺了狄青兩個兒子。

後來楊文廣徵南唐,狄青作為援軍,出處跟楊家作對,最後竟然叛降南唐。這種黑法真是黑得太無節操了。狄青跟南唐沒有一分錢關係,南唐早在宋太祖時就被消滅了,而《呼楊合兵》這樣的無良評書為了凸出楊文廣和呼延慶,把狄青不負責任的弄成如此丑角,實在是太不應該。


文史宴


宋朝除了潘美,龐籍被黑得厲害,狄青,狸貓換太子的真宗妃子劉蛾也被黑過,這些不再多說了,題主沒有說忠臣良將被黑,那麼本來有不白再被評書小說塗抹得死黑的想必也算。


徽宗時期高俅就算一個,是的,您沒看錯。《水滸傳》裡林沖咬碎鋼牙想活剝生吞的高太尉和梁山好漢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高俅通過一身“球技”因緣際會攀搭上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趙佶繼位後他開始飛黃騰達,短短二十年,高俅歷任國防部長,衛戌司令等軍政高職當個遍,所謂“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

高俅從一小文秘發跡到總領軍政,確實反應了徽宗時期其朝廷的腐敗,但這些事蹟只記載在文人筆記裡,正史《宋史》不知為啥根本沒有為他立傳,這麼個人物只在《宋史~李若水傳》中寥寥幾筆,蜻蜓點水一閃而過過,也沒多評價。



徽宗後期禍國殃民的“六賊”他也未列其中,這雖然和他早死有關,但秋後算賬是封建社會習慣,罪大惡極是死了也跑不掉的,他也沒被掘墓鞭屍。

縱觀高俅仕官生涯,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其節操是有些問題。他招募士兵修健自家房屋,為其個人打工,當兵的只要出得起價,可以交錢不參加軍訓,交的錢流入他個人腰包,士兵缺錢外出謀生,只保留軍籍也成。

宋代本來軍事方面就弱枝強幹,這樣搞法中央禁軍也成了弱旅,高俅過不可辭,但他確實沒有殘害梁山好漢的事也沒有帶兵剿滅農民起義,《水滸傳》裡的高俅是作者把“六賊”的壞水都集中到他身上做了藝術處理。

宣和七年十月,童貫和高俅率勝捷軍去護駕往南方以燒香為藉口逃跑的徽宗,高俅以生病為由停留在泗州,沒有跟隨再南下,他返回開封后就病死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劉妃,狸貓換太子這個黑鍋我背了近千年了,。劉娥本是一位賢后,在真宗去世後,由於仁宗年幼,執掌宋朝國政近二十年,在她的治理下大宋朝繁榮昌盛,還在世界上第一次發行紙幣,交子,可以說說是開創了世界貨幣史的現河,就這一電也就可以彪炳千古了,那麼狸貓換太子之事是真是假,明眼人一看這就是假的。這是咋回事呢?,劉妃本是民間女子,與真宗偶遇後,真宗就深深地愛上他k了,無奈太宗不同意,等太宗晏駕後,二人才得以成為夫妻,但劉氏不孕,真宗一次無意間與宮女行魚水之歡,結果這宮女竟懷孕了,十月懷胎後,生下仁宗,由於宮女地位低微,所以仁宗交由劉妃扶養,這宮女被封為宸妃,死後劉妃以國母之身葬之,仁宗既位後,有人饞言,說下,有一,而且死後被劉氏草草埋葬,仁宗命人調查此事,才知母親是以國母的身份埋葬的,說了一句,人言皆不可信,那麼賢德的劉氏是如何被狸貓換太子背上黑鍋的,我大概查了一下,有一部書呼家將,這裡就已有了狸貓換太子的雛形,是用一個女孩換走了仁宗的太子,被八王扶養。後來到了三俠五義這部小說裡故事演繹成了狸貓換太子,由於膾炙人口,在民間廣為流傳,加之戲曲的影響,於是一代賢后變成了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的毒蠍之人,劉妃地下有知,連說理的地方也沒有了,這就是中國文人的本事,無中生有,誰能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