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錢存定期,要用錢時找別人借,怎麼看待這種人?

阿強133


如果從“投資理財”思維的角度看,不讓自己的錢“閒著”的確是非常好的投資理財意識。但是如果在需要用錢時必須找別人借,首先說明了理財配置的不“合理”。


投資理財時,首先需考慮配置部分流動性資產,金額可以是3-6月生活花費,配置的資產需要是流動性很高的產品,如貨幣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

基於目前貨幣基金收益率下行,部分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甚至已經突破了3%,且監管也限制了每日“快贖”的金額,單個貨幣基金單日快贖額度上限為1萬元。因此在配置時需要關注,如果具有很強的流動性要求,則可以分開購買多個貨幣基金產品,增大“快贖”額度;如果流動性要求不是很高,則可以配置1萬元以內的貨幣基金產品,其他可以配置一些銀行活期理財產品,收益會高1%左右,也是隨時贖回,當日到賬。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我們度小滿理財APP(原百度理財)上的“百信智惠存”產品。


第二、如果從“麻煩”別人的角度看(非常要好不介意的朋友關係除外),即使碰到缺少流動性的情況,目前也有很多可以快速“借錢”渠道,如借唄、(百度)有錢花、微粒貸等,缺錢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流動性危機,當然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


但是,如果只是想抱著“佔便宜”的心思,最終能夠借錢的“朋友”估計也會越來越少。


度小滿金融


個人感覺這種人過於精明。

自己有錢去存定期,用錢的時候找別人借錢,人家是借給你還是不借給你,借給你是情分,不借給你是本分,應該的。

既然自己有錢存定期,為什麼不去貸款,或者信用卡,都可以,非要去找別人借錢呢?

你自己的錢知道錢生錢,比人就不知道了嗎?

在自己有條件解決問題的前提下,還要麻煩別人,還是在給別人帶來損失的前提下幫你,就問一下你的臉怎麼那麼大?

個人感覺這種人不可深交,做個點頭熟人即可。


傲凌絕旭83435286


這種情況很正常啊。試問誰沒有臨時有事的時候。這和人品沒有關係。再說你就是想借還不一定借的到呢,人家也存著呢。再好的朋友,親戚也不會去取自己的定期吧!有多少閒錢能借多少已經是關係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