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沒有漲跌限制,T+0交易為什麼沒有暴漲暴跌?

華爾街之眼


中美之別,本質就是“自由市場”和“計劃市場”的區別,最近我們也聽到監管開始提及還市場自由,儘可能不用“特殊方式”來影響市場的運行。我們對於市場的擔憂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而且這樣的跡象始終無法有效根治,比如這一波,恆立實業連拉11個板,德新交運盤中跌停到漲停,漲停到跌停,來去自由,遊資利用資金和籌碼優勢肆無忌憚,如果放開跌停板,他們敢每天都做50%以上幅度的洗倉動作。


那麼美國擁有如此自由的交易制度,和世界上最頂尖和龐大的資金,為什麼美股很少很少出現這樣劇烈的波動呢?原因無非有以下三點:


1,豐富的多空衍生工具:要控制市場的穩定,並不要規定過多的界限或者人為制定漲跌的幅度,只需要像美股一樣給予多空雙方足夠的博弈工具,自然會有人看空,有人看多,根據大數法則,最終多空的力量比會趨向於50%對50%。而我們更多的通過設定門檻,限制參與衍生工具的群體和數量,那參與其中的資金如果持有多空立場的話,多空力量完全版不成正比,大資金完全可以控制市場的走向,並且放大它的波動幅度以實現盈利最大化。


2,有效的監管和執行:這裡的監管不是泛指窗口指導、電話指導、限制賬戶交易等等,而是監管需要設定有效的遊戲規則並且無條件執行,一旦出現違規違法的現象,其代價必須是再也沒有能力和資金重新回到這個市場中。在交易規則允許的前提上,多空雙方可以充分的去博弈,但紅線是不允許被觸碰,誰觸碰了紅線付出的代價就是退出這個市場。如此有效的交易規則和執行力度就能保證多空雙方在合規的情況下可以自由博弈,從而使得市場始終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


3,市場的內生價值:第三項也是所有博弈存在的基礎,即市場或者說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價值,我們可以針對一塊玉石進行價格博弈,也可以針對黃金進行價格博弈,但再高明的交易者也無法針對一堆‘垃圾’進行價格博弈。美股多空態度穩定的基礎是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質地、財報、信批是高度合規的,公司業績可以有波動,甚至破產,這都是股市和微觀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不允許出現作奸犯科的造假上市、虛增財務報表等等的行為,只要是真實的數字,價格走勢交給市場去判斷多空,如果數字都是虛假的,市場如何去判斷多空呢?最終形成了內幕資金壟斷操控的悲劇。


股市交易者都是貪婪的,黑頭髮如此,黃頭髮也如此,並沒有誰比誰自律。美股是通過一整套的監管工具、市場規則和針對上市公司的嚴格管理才出現了看似‘毫無限制’的交易規則下都能相對穩定運行的局面。


掘金界


回憶最痛苦。關於交易制度的設計,中國最初也是嘗試過“T+0”的。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開始實行“T+0”交易規則,1993年11月,深交所也取消“T+1”,實施“T+0”交易制度。但這一過程並不長,原因是當時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成熟,股價會時常出現異動,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確保證劵市場的穩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滬深兩市又改回“T+1”交收制度並沿用至今。

其實,近年來,關於恢復T+0的呼聲也很高,原因是漲跌停製度會人為延長價格發現過程,反倒會給投機者製造泡沫創造機會。如果不設漲跌停限制,股市當天就能找到價格均衡點,投資者會更關注公司本身的質量,並給予其合理的市盈率,超過這個市盈率就不會再跟風炒作,而現在新股股價完全無視板塊龍頭的市盈率,直接把股價炒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漲跌停和T+1制度的弊病。

美股沒有暴漲暴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中的機構投資者佔多數,散戶佔少數,機構投資者在佈局前會投入大量精力對公司質量深入研究,一旦確定持有,很少會頻繁操作,而只佔20%的散戶,是不能在美國股市掀起很大風浪的。但A股是散戶佔80%,機構並不能起到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所以會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這完全由散戶的情緒決定,而不是公司本身的價值決定。這兩年來,很多小型機構也開始呈現出散戶化的操作手法,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戰鬥,加劇了市場的波動,也攪亂了本就不規範的市場。


富凱財經


最關鍵的是美股有著成熟的做空機制,暴漲和暴跌都會有反方向的資金對抗。

美股的做空機制一直很成熟。

最近有媒體表示,現在美股中做空最強的股票就是阿里巴巴。

看空阿里的資金最近快速增加了40億美元。

但過去一年來,阿里巴巴股票上漲了一倍有餘,做空資金損失超過150億,但是這沒有讓做空資金退出。

換做A股,只有非常非常有限的做空力量存在,融券的額度小到可以忽視。

所以容易極端看漲或者看空,導致股票在一個方向行駛。

美股的雙向機制互相制約,讓股票很難出現暴漲暴跌。


金魚新觀點


有啊,比如最近的,趣頭條,蔚來汽車





雪飛雲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是一個專注於A股的交易者,在前些年也進入過美股,我想從美股的特點來談談為什麼T+0交易的美股很少有暴漲暴跌。

  • 投資者結構良好

首先我們看一下美股的構成,眾所周知,美股擁有80%的機構交易者和20%的散戶,這就從根本上形成了和A股完全不同的投資環境,一般我們認為,機構交易者總是比散戶更加的理性也更加地謹慎,所以美股的投資環境直接決定了就算沒有漲跌限制,也不會暴漲暴跌。

  • 支持雙向交易

第二點,美股支持雙向交易。你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這就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A股雖然也有融資融券,但在機制上還是遠遠落後於每股,美股的空多拉鋸可以讓股價漸漸貼近其應該有的價值。

  • 信息披露機制先進

第三點,美股的信息披露機制較A股先進。A股的暴漲暴跌有時是企業的信息披露不主動而引起的,信息披露可以讓利好利空消息變得不那麼突然,無論是機構交易者還是散戶在面對利好利空消息時可以從容一點。

A股熔斷機制


我認為熔斷機制暫時還不適合我們今天的A股,因為A股較美股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無論從法制還是結構,都不如美股先進。而熔斷機制是為今天的美股而量身定製的,諸如漲停板,T+1以前的美股也是有過的,市場的機制和市場不配套,最後再好的機制也會失靈。


騎股難下


回答問題之前先弄明白什麼是T+0交易?什麼是沒有漲跌幅限制? T+0交易就是當天股票可以隨時買賣,而且是買賣次數不受限,而A股是T+1交易制度;沒有漲跌幅限制,一隻股票,在一個交易日之內,漲跌幅度不限制,一天可以大幅上下波動。而A股是10%漲跌幅限制


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和T+0交易制度,股市沒有暴漲暴跌呢?其實大家看的是表面而已,美股暴漲暴跌時候已經過去了美國股市已經是成熟化了而已,美股最初在1800年時候成立股市的時候,各項制度還一樣不完善,導致一樣大幅度波動,美股發生系統性風險基本都是在1900年初附近的二、三十年中,也就是說美股經過初期的各項制度完善後,股市相對穩定是可以正常的;而A股在那個時候連股市是什麼動作都不知道,目前A股也就是相當於美股股市成立不是很久的時候大幅波動太大,制度不完善導致。

美股經歷過100多年後各項制度完善,而且投資者也是投資穩定,追求價值投資等等因素,這些因素可以使股市穩定;而A股目前講究的是投機取巧,莊家把散戶當韭菜收割,而且加上散戶市場又是A股的主要成分,80%的都是散戶交易;自然80%的散戶一窩蜂的操作,肯定會引起A股大動盪,暴漲暴跌也是正常的。


而美股是機構投資者為主,只有少部分小散資金可以自由活動,少部分散戶在交易激不起股市動盪,機構資金進出都是有策略的,而且都是機構與機構之間博弈,自然不會導致股市暴漲暴跌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股投資者有專業知識,A股投資者專業知識薄弱,都想一夜暴富進股市的,買股漲了就賣,跌了也賣,頻道交易,造成A股大動盪的主要原因!


老金財經


美股沒有暴漲暴跌?我炒的是假美股還是你們不炒美股?分析的還頭頭是道的。

美股從去年十二月份24000開始大概不到兩個月時間漲到26500多點,然後一週時間就跌倒了23800多點,然後兩週又漲到25700多,一個月後又跌倒23600左右,今年以來差不多每週波動都在1000點以上,這不算暴漲暴跌??這還是指數,如果是個股,每天暴漲暴跌百分之幾十的都有。所以請不要把美股想成投資的天堂,自己炒了才知道其中的辛酸。

吐槽完美股,然後來說說美股的好。美股畢竟熊短牛場,雖然在牛市波動也不是蓋的,但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嚴格,在美股上市的企業80%也是以融資發展企業為目的,有的企業派發股息也很頻繁,這和A股中90%以圈錢套現跑路為目的不同。再加上美國經濟結構合理,各產業都能夠蓬勃發展,所以經濟基本面一直是向好的,這與完全靠房地產發展經濟不同。

所以說美股不會暴漲暴跌是不對的,在美股做短線死的比A股還快,但做長線會有不錯的收益,畢竟在A股短線長線都很難賺錢。


Peckerrrr


美國股市施行的是註冊制和退市制度雙軌制度。不僅有成熟的企業上市制度,同時也有嚴格的退市制度。對於美股的交易制度採取無漲跌停限制及T+0交易制度,大部分企業在新股上市階段股價的實際價值會與真實價值相差不多,前幾個交易日基本可以定性一家新上市企業的實際價值。美股註冊制上市企業,新股發行破發比例較高,與A股核准制不同,美股上市公司發行定價完全由市場決定,因此前幾個交易日股價基本就可以穩定。

至於美股T+0模式,這裡一方面與企業基本面有關,另一方面和投資者有關。企業基本面無任何變化時,股價漲跌幅較小,變動幅度也不大,美股即使行情較差時整個指數也就大跌2%左右,個股普遍漲幅也很小,只要上市公司本身沒出現重大變化股價一般都比較平穩,所以對於投資者而言頻繁交易也沒意義。另一方面就是和美股投資者以及投資理念相關,美股機構投資者佔比大多數,同時美股的交易制度完善,做多與做空時常並存,投資者在選擇上市企業時會從基本面出現倡導長線投資,尤其是機構投資者,股價的短期波動對於投資者的判斷不會發生改變。所以,即使T+0交易制度下,美股投資者的持股時間比A股還要長,股價表現反應企業的實際價值與內在價值相差無幾。

當然,美股上市企業也有暴漲暴跌,比如有的企業持續高增長,每逢業績公佈之日股價就會出現一波大漲,或者有重大利好的資產重組或併購,美股也會大漲,美股的停復牌制度也和A股一樣,一般美股上市公司不會輕易停復牌,所以股價表現的比較充分。A股上市也一旦有個利好,或者意向合同,就會停牌,或者遭到所謂利空借停牌躲避,最後買單的都是散戶投資者。在美股如果遇到上市公司虛假重組或財務造假,美國的證監會處罰力度相當大,一般不會姑息這類企業,結果就是企業退市,股東罰錢甚至受監禁。

正是有完善的股市交易制度,上市企業的真正價值體現的比較接近,所以股價波動也不會太大,再者美股十年牛市,對於投資者而言長線投資比短線更好。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股海無涯


作為一個九十年代就廝混在金融市場的“賭博佬”,回答一下。

1.美股T+0,這是完全錯誤的!T+0指的是交易制度,但是美股還有一個T+3的資金交割制度,也就是當天買入,可以當天賣出,但是你要再買入,對不起,三天後。當然了,美股的交易制度相當變態和複雜,沒A股這樣簡單(A股交易和交割都是T+1),沒有準備的人去美股玩,一臉懵逼,一不小心就把你賬戶給限制了;美股賬戶有三種狀態:(1)現金賬戶交易T+0,交割T+3,這個賬戶跟我們a股現在的賬戶一樣;(2)融資賬戶(融資融券國內也有,有槓桿,正規的頂多一倍),交易制度為T+1,也就是說在股票成交後1個交易日即可再進行交易。但是在5個交易日內,可以進行最多3次當日沖銷,即T+0。(3)當衝賬戶,交易制度T+0,當衝賬戶可以理解為國內的期貨賬戶,這是帶高槓杆的,美股可以買空賣空,這個屬於高風險只能做t+0,因為沒有漲跌福限制,分分鐘會爆倉。

總的來說,美股T+0,T+1,T+3三種制度都存在,遠比A股複雜,而且監管嚴格,如果一不小心你違反了,直接就會限制賬戶交易90天!

2.關於T+0。

T+0只是一種交易制度,跟T+1並沒有明顯的差別,可以這樣說,T+1都做不好的人,T+0完全是送人頭!這話不是危言聳聽,咱A股94/95年也是t+0,07年的權證交易也是T+0,可以去問問老司機,都是一把血淚,表問我怎麼知道,一路玩過來的。

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股市裡的老司機,大多數都反對T+0,而新司機,個個叫囂著要馬上實行T+0。。。我只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吧。記住:如果本來就是一個渣,別幻想換了一個交易制度就能霸氣側漏。T+0會將資金優勢放大到極限,所謂的莊家操縱起來會更加容易,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只有一萬塊,用T+0你就算玩出花來,也影響不了股價,但是莊家上千萬甚至上億,T+0後它的資金量是無限的,它完全可以把股價玩得隨心所欲,那時,所有的技術都是失靈的,所有的圖形都是反人性的,散戶更難把握。

3.美股確實沒有漲跌限制,但你不要覺得這是保護你的,被血洗的大把大把,一天甚至幾秒鐘跌掉50%甚至70%以上的很多,每天都有!分分鐘叫你重新做人。

漲跌停板雖然討厭,但是至少會人一個冷靜的時間。可以這樣說,在個股漲跌方面,A股的交易制度夠仁慈了,不要盲目相信外國的好,隔壁的港股,每天暴漲暴跌的,一樣恐怖。

下面這張圖看得挺爽(美股今天的即時行情),哇,一天漲47%,一天漲57%!!

再看看這張,是不是冒一身冷汗?

一天一隻個股從23塊瞬間跌到2.06,跌幅92%,真要碰到這麼一個東東,以前賺再多有什麼用?

美股你看到道瓊斯指數好像天天在漲,羨慕得很,但是它的樣本只有30只,標普指數樣本是500只,納斯達克指數樣本是100只,什麼意思呢?整個美股大概是9000多隻,而道瓊斯只取了其中30只,標普取了500只,納斯達克取了100只,沒有任何普遍性,而且這些樣本是可以更換的,也就是說,一年後你出了問題或表現不好,是可以剔除更換的。如果我們的上證指數,只取那些大公司,比如工農中建幾大行、兩桶油、平安萬科等等,指數照樣穩定得很,同樣不會出現暴漲暴跌。

4.美股機構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而A股大多數是散戶。機構投資者相對理性和沉穩一些,不會跟風,話說跟風也跟不了啊,你持有1000萬股和持有1000股,哪個跑得快?所以因為機構投資者的量大,即使碰到天大的利空,它也不會跑,因為根本跑不掉。

總的來說,所有的股市,對散戶來講,都是一個賭博的地方,能不能賭得好看運氣和技術,國外不是天堂,國內也不是地獄。


泥人171753399


因為美股市場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比較成熟,對於估值和泡沫的問題也普遍有所認知,市場交易者以機構為主,加上除了機構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做多做空,在T+0的交易規則下漲或跌過份了對誰有沒好處,隨時被反戈一擊,所以難有暴漲暴跌。

但是A股就不同了,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很少散戶能有50萬開通股指期貨、融資融券,也就意味了佔據市場主體投資者的散戶只能做多,機構可以利用股票市場T+1、股指期貨T+0的時間差一起通過做空策劃暴跌坑殺散戶,做空賺錢。這一幕也是A股散戶投資者的悲哀。

至於A股的熔斷機制,證監會參考了國外的熔斷模式設立的A股版的熔斷,卻因為熔斷的數值問題引發虹吸效應恐慌殺跌,A股本來就有10%的漲跌停板制度(這是國外股市沒有的),又設立了5%、7%兩檔指數熔斷閾值,有點多此一舉,在殺跌逼近5%的時候熔斷,短暫停牌卻沒學到國外馬上出政策緩解恐慌,而只是簡單地停牌15分鐘,此後再開盤資金進一步恐慌快速到-7%進而全天候停牌,去年年初就屢次上演了這一幕,可以說A股的熔斷機制有點多此一舉,缺陷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