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為什麼在佔領武漢後沒有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攻?

STLY偉偉




在淞滬會戰以後,國民政府又迅速迎來了南京保衛戰,但是南京很快也淪陷了。

1937年11月19日,因為蔣介石早已經打定了將國民政府移駐重慶的主意,所以當天發佈了《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重慶也從此成為了戰時首都,成為了國民政府的中樞神經系統。

但是,此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卻是武漢,同時武漢處於長江中段,重慶則處於末段,這也是蔣介石決心要將武漢及其周邊打造成一個龐大的“軍事要塞”的原因,這是要拿武漢當成阻擋日軍西進攻打重慶的屏障。

這也是日本要發動武漢會戰的原因,要取中國則必先取重慶,要取重慶則必先去武漢。



當時日本已經控制力華北,那麼接下來當然是要控制華中和華南了,華中的心臟是武漢,華南的心臟是廣州,所以日本人才會狂妄地以為只要佔領了漢口、廣州便可以支配中國。

所以,武漢會戰是日本戰略重心中的重心,戰略目標包括控制華中和繼續西進攻佔重慶,搗毀國民政府的指揮中樞!



在攻佔武漢後,繼續進攻重慶正是日本發動武漢會戰的戰略目標之一,所以日本不可能不想進攻重慶,甚至在武漢會戰正式爆發以前,從1938年2月開始,日本便已經對重慶開始了長達5年之久的戰略性轟炸,這難道不算是日本對重慶的攻擊?但是,日本沒有對重慶進行正面的、直接的規模性進攻,顯然也是有原因的。

日軍被國軍拖住了西進的腳步,特別是三次長沙會戰和長衡會戰嚴重地遲滯了日軍的進攻,日本人簡直要瘋了,也因為如此,曾經四次指揮長沙會戰的薛嶽被譽為“戰神”。

後來,日軍想要沿江出鄂省入重慶的時候,到了石牌要塞,胡璉帶著11師打了場石牌保衛戰,最後艱難取勝,守住了石牌要塞,日軍的腳步再次被阻。



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日本已經陷在太平洋戰場的漩渦裡了。1941年12月日本人為了能夠控制太平洋的制海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結果被惹毛了的美國人宣佈加入戰爭,日本也就陷入了雙線作戰,兩頭都要打,兩頭還都不能輸,不論是在中國戰場輸了,還是在太平洋戰場輸了,都會引發連鎖反應,讓日本人最終輸掉戰爭。德國人尚且玩不轉雙線作戰,何況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

當然,日本之所以惹毛美國也是為了能夠進入南太平洋和中南半島掠取資源,所以日本不僅僅是雙線作戰,戰線更是越來越長,優勢兵力也變得越來越分散。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開始確實取得了讓他們興奮的短暫勝利,但是美國的國力畢竟不是日本能比的,所以後期日軍是越大越無奈,越打越慘。



在中南半島這邊,中國組建了遠征軍遠赴緬甸抵禦日軍。日本人表面上看著是要切斷緬甸和中國之間的交通運輸線,但又何嘗不是想從緬甸進入中國西南,繼而從東側、西南兩個方向夾攻重慶?

但是,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表現顯然出乎了日本人的意料,不管是陣亡的戴安瀾,還是撤到印度的孫立人和廖耀湘等人,都給了日軍沉重的痛擊,不得不說孫立人的新1軍、廖耀湘的新6軍在緬甸戰場的表現確實很精彩!



日軍始終沒有對重慶發動正面的、直接的規模性進攻,並不是日本人看不上重慶,不想進攻重慶,實在是他們當時打不過去!

所以日本人只能採取戰略性的轟炸,時不時嚇嚇國民政府,希望藉此對重慶作為指揮中樞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造成某種程度上的遲滯,同時也是在警告國民政府,他們絕不會放棄進攻重慶!


吾與吾國


日軍佔領武漢後,廣州也陷落了,整個國民政府籠罩在失敗和失望的氣氛中,副主席汪精衛在失望中向日本投降,蔣中正恐怕重慶守不住,準備將首都遷往成都、昆明、西昌等地,日軍本應一鼓作氣攻下重慶,徹底擊垮國民政府,但日軍遇到以下困難:1.雖然武漢失守,但國軍主力實力仍在,華中的日軍主力周圍有國軍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戰區,處於“包圍圈”中,不敢貿然西進;2.由於日軍攻擊過猛,戰線拉得過長,軍需物資供應短缺、緊張;3.兵力數量明顯不足,例如,本來駐守在宜昌的早淵支隊,因戰爭需要調派進攻長沙,後宜昌被國軍圍攻,危在旦夕,又緊急調回宜昌救援。兩邊“走馬燈”似的調動,無疑是兵力不足。以上是導致日軍不敢進攻重慶主要原因。


飛龍169021628


日軍並不是不想進攻,而是進攻過,只是最終以失敗告終,至於為何失敗,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第一,日本佔領武漢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成為抗戰大後方,國軍為了防止日軍進攻重慶,在武漢外圍部署了精銳的軍隊,北有第六戰區牽制,南有第九戰區虎將薛嶽的牽制,都是國民政府最精銳的部隊。

第二,進入重慶的要塞門戶石牌,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發動進攻重慶的戰爭,國軍戰將胡璉在石牌要塞部署防守,藉著險要的地形,日軍猛攻不下,最後以失敗告終。

第三,日軍佔領武漢後,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作戰,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第四,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敵後抗戰,日軍後方不穩,為了鞏固後方,不得抽調兵力圍剿八路軍,把主要重點作戰由對國軍的正面戰轉入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作戰。



第五,日軍後來發動太平洋戰爭,兵力更加不足,難以再組織有效的進攻。

因此,日軍雖然想攻下陪都重慶,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都沒有進佔重慶。


津城沐雨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武漢會戰歷時四個月,雙方動用兵力達140萬,其中日軍參戰人數為30萬,傷亡約4萬人。武漢會戰直接報銷掉日軍一個甲等加強師團,也是大出血了。日軍需要一定時間恢復,同時需要進行兵力和物資的調配。打仗不是喊口號,說打就打,需要進行周密的安排和統籌規劃,尤其是後勤保障方面。

在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本所能調遣的兵力也不足,畢竟那麼多地方都需要派遣部隊駐紮。同時日軍要想進攻重慶,必須經過湖南。在抗戰中後期,湖南戰場經歷了數次大戰,四次長沙保衛戰,衡陽保衛戰,常德保衛戰,雪峰山會戰,阻擋了日軍的前進步伐。

日軍的陸上部隊雖然沒有踏入重慶,但是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都對重慶進行了大轟炸。日軍對重慶的轟炸長達5年半之久,炸死炸傷數萬人,無數建築物被毀。日本原以為這樣的轟炸可以擊垮中國軍民的抵抗意志,換來的卻是越來越堅強的戰鬥意志。


兵說


德國進攻蘇聯半年一百多萬蘇軍投降,法國無條件投降,奧地利投降,捷克斯洛伐克1天投降,波蘭36天投降,丹麥4小時就投降,挪威投降,比利時投降,盧森堡投降,荷蘭投降,南斯拉夫投降。6萬日軍進攻14萬美菲聯軍12萬聯軍投降。 日本打了我們14年,我們那麼爛的裝備,但政府沒有投降!不管有人如何抹黑,歷史都會記住你們,1937年至1945年,我國軍發動大會戰22次、戰役1117次、普通戰鬥28931次;3211419名國軍官兵壯烈犧牲、206名國軍將軍殉國、4231名飛行員血灑長空、2468架戰機被擊落、國軍海軍全軍覆沒;104艘艦艇全部打光。國軍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抵禦了頑敵用鮮血向世人證明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有良知的中華兒女,請大家銘記抗日先輩們的功績!



有網友問: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為什麼在佔領武漢後沒有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攻? 日本因為4個主要原因,沒有對重慶發動進攻。

首先,遠東蘇軍一直保持著70-140萬人的龐大兵力。日本陸軍主力不敢進入關內作戰。其實日本對四川,陝西等地的地理,氣候,人口,河流等等,都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同時要求為了在山地作戰。

需要增加,獨立的工兵部隊,道路構築部隊和器材,以及給水和鐵道部隊,和渡河器材。擔任突破兵團的加強馱馬的編成,並加強獨立的山炮和山地榴彈炮部隊,以及獨立的機關槍和臼炮、迫擊炮部隊。以上部隊還要配備便於攜行的攀登斷崖的器材。

五號作戰計劃中,日軍強調利用汽車加快進攻速度。其四川兵要地誌中對汽車路也繪圖列表提供詳細情報。

日軍還組織參戰各師團工兵部隊進行舟橋架設演習,步兵則試驗山地作戰的合理編組,訓練部隊攀爬能力及消滅隱蔽在陡崖上的火力點,同時對陸空協同聯絡,後勤供應等進行演練。

但是為了奪取整個西部地區,日本需要增加23萬新兵,再加上現有陸軍主力。同時需要生產大量,爬山裝備,工兵裝備,渡河裝備,迫擊炮,宿營設備,汽車等等。但是到1942年以後,中途島戰爭,所羅門航空戰和瓜島戰役吸引了日本大部分精力。

日本最終取消了奪取整個西部地區的5號作戰計劃。另外,日軍沒有進入西部地區的原因,第一個就是我國軍隊主力還保持完整,雖然經歷多次大會戰,但是我國還有400個師,而且主力保持完整。

另外,就是日本從始至終,也沒有在我國建立起一隻具備戰鬥力,而且規模很大的偽軍部隊。從純粹軍事來看,元朝,清朝都因為擁有戰鬥力很強的龐大漢人部隊,才完成了佔領全國。


深度軍事


日本佔領武漢後,中華民族己經到了生死關頭!後果不堪設想!五胡亂華,漢人到了絕種的境地!金滅北宋,搶掠汴梁,俘掠二帝和十多萬婦女軍民!蒙古滅南宋,大臣抱皇帝及二十萬軍民跳海!清滅大明,全國人民留辨子當奴才!

日冠佔領武漢後,進軍宜昌,發動了進攻重慶的戰役,在宜昌上游的三峽中U型峽口,中國軍人保衛中國、保衛重慶付出了巨大犧牲,打退了曰冦的瘋狂進攻,史稱石牌保衛戰!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電視刷《石牌保衛戰》。

同時,日寇對重慶進行了七年上幹次大轟炸,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無差別的轟炸,對居民和民用設施進行轟炸,企圖打擊軍民士氣,逼返重慶政府投降,造成了幾萬民眾死亡,大量房屋炸燬,最嚴重的是較場口慘案,一次性死亡幾幹人。最近8月15日上映的電影《大轟炸》,就是講的這段歷史。

44~45年日本又發動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獨山會戰,企圖從湖南和貴州進攻重慶,由於太平戰爭的失利,日冦己成強桇之末,在中國軍民的抵抗下,又告失敗!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最偉大的勝利,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常,世人重新仰望,並尊定現今的世界格局!

重慶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英勇不屈,越炸越強,絕不低頭!重慶,因此寫入史冊!因此稱為英雄城市!重慶,中華民族的福地!

那個倔強的士兵,感謝你!那個驚恐的小女孩,你可安好?








小李飛刀6202


43年五月到六月爆發的石牌保衛戰是中國軍隊對日軍以弱勝強,以較小代價獲得較大勝利的著名戰役。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也被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一萬多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日寇兩萬五千多人的戰果,成就了胡璉將軍的威名。



但同時放眼世界,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偷襲珍珠港,42年8月美軍開始局部反攻,美軍在所羅門群島登陸,43年6月美軍正式開始攻取馬紹爾群島,43年11月末中美英簽訂開羅宣言,聯合對日作戰,日軍東西兩線作戰的噩夢開始!中國戰場遲遲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美軍開始對日作戰,因此並不是說日軍無力對重慶進行攻擊,而是他美爹開始踢屁股了。因此日軍開始從大陸抽調精銳部隊包括關東軍參加太平洋戰事!使得日軍再也無心妄想滅亡中國,一步步開始苟延殘喘,直到無條件投降!


杜康不負西江月


日本佔領武漢後,對國民政府臨時首都重慶進行過大規模的進功,但是,失敗了。

就其原因是日本在武漢會戰的時候,傷亡慘重,有約20萬人死於武漢戰役之中,還有數十萬人受傷,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其次是我該戰爭結束了之後,日軍陷於湖南戰場上,並發動了湖南的衡陽戰役,懷化戰役等多項戰役,將大量的兵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無力他顧。

再有就是日本人想封鎖國民政府的海上運輸線,向南方徵兵,並對南方進行了大規模的封鎖,出兵與廣東,廣西等沿海地帶,對國民政府的海上運輸線進行封鎖,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兵力。

日本在出兵南下的同時,也發動了宜棗戰役等,這樣日本在這些戰役之中,使用了眾多的兵力,並有數萬人傷亡,使日本軍力得到了很大的壓力。由於戰線過長,日本兵力分散,所以大量的牽制了日本,大大地對重慶的進攻力度。

日本人也對重慶進行了正面功擊,比如說宜昌戰役時,石牌戰役等,在這些戰役之中,日本人傷亡慘重,寸步難進。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得已日本只能夠撤出戰鬥,使對重慶的進攻處於停滯階段。

由於日本對中國戰領的面積過大,所以各個地方的兵力非常的分散。所以,日本對重慶進行的進攻,因為處處沒有能夠得到預期的效果,而陷入了停滯階段。最終日本以轟炸重慶為主要目的,沒有對重慶構成實質上的威脅,而在重慶的門戶,宜昌和石牌戰役之中,從國民黨顯示出了頑強的抗日精神,這使日本人只能止步於石牌,而沒有前進一步。

說日本對國民黨臨時首都重慶沒有進行進攻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如果仔細一查證這段歷史的話,我們會看到真正的重慶保衛戰。正確的重慶保衛戰是有許多戰役構成的,在整個圍繞重慶的戰役中,可以將許多的戰役規劃在裡面。對重慶的進攻雖然說不是面對面的,但是實際上有許多的戰役都是圍繞著重慶在進行,只是沒能夠把確認而已。

事實上在重慶保衛戰是相當長和相當巨大的一個戰役,我們不能因為沒有在重慶見到日本人與日本決戰,就否定了重慶戰役的存在,這是錯誤的。


幸福地帶2


一九四三年5月,日軍在攻陷武漢後就毫不猶豫的組織了航空隊對重慶進行轟炸,隨後又組織了兩個師團、一個旅團共計十萬餘人,延長江向重慶方向發起進攻。在宜昌石牌鎮的國民黨第十八軍奉命堅守這一屏障。當時駐防核心陣地的是國民黨十八軍第十一師,師長鬍璉,胡璉預感到這場保衛戰的殘酷性,命令全師官兵寫下遺書,誓為石牌共存亡。經近一個月的激戰,十八軍擊潰日軍取得石牌保衛戰的勝利。這一場大戰被世界軍事專家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並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兩個世界紀錄:時間最長的白刃戰。人數最多的白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