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大學有多難考?

遺落的舊時光


首先看招生制度:80年代,正式高考前要進行預考,預考要淘汰超過三分之二的考生,真正能參加正式高考的學生,已經經過一次殘酷的淘汰,然後正式參加高考的學生,不到七分之一的人才能錄取大學本科。

其次,再看一個具體的數據:四個字,層層淘汰,選拔,從小學畢業開始!

1 九個大隊,11個小學班,公社共招3個初中班(快中慢班)其餘回家務農;

2 六個公社共18個初中班,區上高中招2個班(文科理科各一),外加一個補習班,其餘16個班回家務農;

3 高中3個班160多人,預選過40多人,最後高考上了寥寥幾人!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我是農村普高,10年學制,那年全國大中專62萬招生是我一生不忘的數字,我們學習可能不及現在,但那時高考擠過來的人僅從比例上講一定是現在年輕不該鄙視的,驕子名稱是他們掙來的;

2 80年代考上的都是真才實學;

3 71年出生89年參加高考,在我們縣重點高中班上排名13名內,最後還是沒考上。那時的難是不可想象的難!那時的高中生的基礎知識是非常紮實的,我小孩現在讀初三了,他的任何一科我都可以做他的輔導老師,三十多年沒碰過課本的了。他還說我教他的方法與他的老師相比不會難懂。

4 八十年代的大中專生,雖然現在40一50歲了,現在畢業的大學生就是電腦比他們強,文化知識方面大部份不如他們。

5 我82年考上本科,在大連讀大學,一個字難,兩個字真難。這是我目前最引以自豪的事。

6 那時的中專,特別是小中專,是初中直接考,對於農村人來說,念四年省去高中和大學,考上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我們縣是近150萬的人口大縣,82年我們縣共考上專科以上36人(我們學校文、理科各考上2人,我是其中之一),我校二個文科班共120多人,經過預選淘汰,15人參加高考,可憐我那100多位同學們啊,讀了二年高中連參加高考的資格都沒有;

7 我79年參加高考,高過預選線2分,由於客觀原因,沒被中專錄取,又因經濟條件末能復讀,現在都在後悔。所幸子女都給我圓了夢,都在重點大學畢業了。


遊戲大咖王


80年代的大學有多難考?


親身經歷過的說一下。

現在大學生年錄取量近800萬,佔應試考生的80/%以上,餘下的中專、技校錄取,只要學習了高中課程,並且參加考試的,幾乎是達到了100/%的錄取率!

而上個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時,1977年,近600萬人報考,錄取不到30萬,錄取率5/%,夠狠的吧?可憐嗎,還用說什麼嗎!


1977年恢復高考,是中斷了十年大學恢復高考招生,其間,壓制積累了十年的考生總量,是很可觀的,而剛剛恢復高考,接收大學生的高等院校,接收量是很有限的!


應該說,那時考上大專,比現在考上碩士研究生還難,現在碩士研究生年招生量70萬,超過當時大學招生量的二倍還多,那時考上大學,相當於現在考上博士研究生。

不信嗎?這就是事實,這就是歷史事實!


z山海


本人89年參加高考,勉強算80年代考生,親自體會到高考的難度,一個字,難。

、首先是獲得高考資格很難。在70代初,每年出生人口2800萬左右,孩子很難讀到高中。那時從小學升初中開始就進行淘汰,農村大約30%能上初中。初中升高中又經一輪淘汰,大約20%能上高中。還有部分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當然城市學生升學率遠高於農村。上完高中要參加高考還有一輪高考預選,最終獲得高考資格的不到同齡人口的10%。


、高考錄取很難。當年參加高考學生在二百多萬,錄取包括本科、專科和中考一起六十來萬,錄取率在25%到30%左右。表面看錄取率不低,實則非常低,錄取60萬僅相當於同齡人口的百分之二點幾,是不是感覺比現在的211大學還難考。由於城鄉差異,地區差異,農村高中經常一個班剃光頭,一個學校僅考幾個學生的。反正我當年考495分還差中專錄取線兩分,全校四個班僅考上兩人。

當時大學數量少,規模小,屬精英教育,考上大學的被稱為天之驕子,哪怕是中專畢業也是人才。隨著時代進步,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參加高考人數超過同齡人半數以上,部分省市高考錄取率更是高達90%,現在高考容易多了。當然如果要錄取985/211大學,付出的比當年高中生更多。

經歷過的人才更有切身體會,當年的你覺得高考難嗎?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本人86年高考,全校250人左右參加高考,預選70人,高考錄取30多人,重點本科2人,普本,專科,中專各10人右左,據說我校當年按預選錄取率排整個地區(共16個縣市)第一名,本人有幸也在榜中,我現在幾年要夢見一次當年高中緊張的學習及高考,常常被夢驚醒,嚇得一身冷汗,因為我是農村人,讀書的目的就是要跳出“農門",當年我被大專錄取,整個鄉(公社)幾天內都傳遍了,我那幾年成了農村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榜樣,估計現在考上211大學也沒有那種效應。說實話當年的高考對我來說是一場惡夢,但它又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在這裡得順便說一下,得感謝鄧公,沒有他老人家,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雄風I


有點難吧!但也不至於難於上青天。本人1984年參加了高考,據說那年數學題至今最難,有幸在縣一中的重點班(全校畢業班共6個,約300人,有2個重點班),全班50人左右,高考預考刷掉2-3人,全班最後包括中專在內考上40人左右,其中本科以上30人左右(當時有重點大學一說,全國99所,全班有20個左右考上了重點),特別是班上16名女生全部考上了呢,據說我所在班全地區(現在稱市)考得最好。當年省理科本科470分,重點線理科490分,班上580多分的同學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真牛!本人不才512分。感謝鄧公!感謝老師!感謝父母!


像風像雨又像霧4


977-1980年間因為有預選制,大概只有40%的學生有資格參加高考報考本科院校,考生外語成績按30%計入總分。考試成績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張貼公佈。同時取消了考生查閱試卷的規定。

這一時期由於眾所眾知的原因,中學教育基本廢止,很多考生對連26個英文字母都記不全,所以雖然錄取率偏低,但其實相對而言競爭壓力並不是非常大,因為絕大多數考生本身就是“炮灰”。

1981-1982年間錄取率也較低,是因為高中學制延長同齡考生分為2次錄取,以及還有延續下來的小部分復讀生,實際錄取率應該算是27.9%,其中1982的復讀生可能更多。

1983-1984年間錄取率也較低,是因為初中學制延長同齡考生分為2次錄取,實際錄取率應該算是52.7%。

1987-1988年間,因為小學六年級學制改革的原因,兩年都是主要錄取同一年齡段的考生,相當於擴招了一倍,實際錄取率應該算是51.8%。

1989年:266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64萬,實際招生約40萬,錄取率約15%。但出現了許多計劃外的自費生。

1999年全國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以下為逐年高考參加人數及錄取率:

197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570 (萬人),錄取人數27 (萬人),錄取率4.8(%)。

197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610 (萬人),錄取人數40.2(萬人),錄取率7(%)。

197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468 (萬人),錄取人數28 (萬人),錄取率6.1(%)。

198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33 (萬人),錄取人數28 (萬人),錄取率8(%)。

198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9 (萬人),錄取人數28 (萬人),錄取率11(%)。

198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87 (萬人),錄取人數32 (萬人),錄取率17(%)。

198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67 (萬人),錄取人數39 (萬人),錄取率23(%)。

198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64 (萬人),錄取人數48 (萬人),錄取率29(%)。

198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76 (萬人),錄取人數62 (萬人),錄取率35(%)。

198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91 (萬人),錄取人數57 (萬人),錄取率30(%)。

198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28 (萬人),錄取人數62 (萬人),錄取率27(%)。

198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72 (萬人),錄取人數67 (萬人),錄取率25(%)。

198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66 (萬人),錄取人數60 (萬人),錄取率23(%)。

199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3 (萬人),錄取人數61 (萬人),錄取率22(%)。

199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96 (萬人),錄取人數62 (萬人),錄取率21(%)。

199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03 (萬人),錄取人數75 (萬人),錄取率25(%)。

199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6 (萬人),錄取人數98 (萬人),錄取率34(%)。

199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1 (萬人),錄取人數90 (萬人),錄取率36(%)。

199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3 (萬人),錄取人數93 (萬人),錄取率37(%)。

199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41 (萬人),錄取人數97 (萬人),錄取率40(%)。

199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78 (萬人),錄取人數100 (萬人),錄取率36(%)。

199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20 (萬人),錄取人數108 (萬人),錄取率34(%)。

199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8 (萬人),錄取人數160 (萬人),錄取率56(%)。

200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75 (萬人),錄取人數221 (萬人),錄取率59(%)。

200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454 (萬人),錄取人數268 (萬人),錄取率59(%)。

200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510 (萬人),錄取人數320 (萬人),錄取率63(%)。

200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613 (萬人),錄取人數382 (萬人),錄取率62(%)。

200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729 (萬人),錄取人數447 (萬人),錄取率61(%)。

200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877 (萬人),錄取人數504 (萬人),錄取率57(%)。

200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50 (萬人),錄取人數546 (萬人),錄取率57(%)。

200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10(萬人),錄取人數566 (萬人),錄取率56(%)。

200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50(萬人),錄取人數599 (萬人),錄取率57(%)。

200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20(萬人),錄取人數629 (萬人),錄取率62(%)。

201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57(萬人),錄取人數657 (萬人),錄取率69(%)。

201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33(萬人),錄取人數675 (萬人),錄取率72(%)。

201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15(萬人),錄取人數685 (萬人),錄取率75(%)。


皮耶霍


高考錄取率怎麼算?有人拿大學錄取的人數參加高考的人數,得出個數字,就認為是當時的高考靈取率了。然後感覺還不錯嗎,二百多萬人參加考試,高考錄取五六十萬呢,算下來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比例,不要太高哦!可是,你這樣算是絕對錯誤的。

八十年代的時候,讀到初中畢業,就被人稱為知識分子了,放到現在,你大學畢業,看有沒有人稱你為知識分子?說這話什麼意思?這就意味著80年代,初中生的錄取率還不如當今的大學錄取率呢。以我親身的體會來說,我的那些小學同學,有一半以上讀到小學畢業就不讀了。也就是說小升初的錄取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等到我們初中畢業考高中,對不起,又來一次大狂刷。我們那個鎮當時初三有三個班,一百多人,真正考上高中的不足一個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學,讀到初中畢業,不讀了,不是他們自己不想讀,因為高中招生名額有限,中考很難,將大部分人刷在了高中之外。

你以為過了中考關,考大學就是大概率事件了?更不可能!有很多同學上了個高中,甚至連考大學的資格都沒有。因為當年考大學前有一個預考,在預考中差不多又砍掉了一半。想想當年,中剛剛經歷過十年 浩 劫時間不長,國家還很窮,當年考試是不收費的,國家還沒有實力來支撐所有的高中畢業生一起來參加高考,可能是本著省錢的原則吧,來上一次預考,結果很多人就因為預考被刷了下來,讀了三年高中,連考大學究竟是什麼樣子都無緣見識。

經歷過預考之後,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最終考上大學,屬於實力和幸運並存。

附圖顯示,1986年出生的孩子有2772萬人,高考錄取57萬人,這個比例為百分之二略多一點。

不過80年代的高考因為中間長達十年時間,前期跟後期比還是有些差距。恢復高考制度後,國家急需人才,每年的錄取人數都是在增長的。這是1986年的數據,80年代初更少,後面會逐漸好一點。

我是蘇小妮,喜歡就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80年代的大學相比現在是難考一些,那時候真的可以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時大學招生不像現在多,現在大學都經過了擴招,差不多能上了高中就能上大學。

在80年代,即使是重點中學重點班,升學率也不會是100%,普通中學的重點班,升學率也沒有超過20%,好像總的平均錄取率是10%左右。那個時候考上大學真是不容易,不過如果考上大學,你就有了國家幹部的身份,大學畢業包分配,不像現在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那個時候,大學生比較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大學生又有天之驕子的稱謂,大學生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認真讀書,大學校園讀書氛圍很濃郁,自修室是座無虛席,清晨草坪上,樹底下都是捧著書苦讀的學生,每逢講座都是爆滿,不像現在的大學校園商業氣息過重,學生翹課也多。


浩蕩揚子江


95年之前的高考,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加公務員考試,考上就是國家的人了,不但沒學費,還給生活費,八十年代的生活費足夠吃飯,九十年代差點,男人不夠吃,女生有的夠。畢業分配工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都是鐵飯碗,身份是國家幹部。所以,真的很難考,倒黴的是96,97,98年高考的大學生,分配取消,公費取消,高考難度依舊,說多了都是淚


高峰241018858


我是一九八八年參加的高考,上了本科線,因按願沒填好,只錄取上了中專。

我們是農村村孩子。從小學讀起,約一半可升初中,初中生又一半可升高中,高中生參加高考要“篩選”,又只有一半的人有高考資格,兒輪下來,同時上小學的夥伴,能參加高考的只有約12.5%了。一個班的同學,我們農村孩子錄取分數線要比城鎮戶口的同學高五分。篩後的同學參加高考,錄取率約為百分之三十,包括了本科、專科、中專所以,從小學同學算起,能考上大中專生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四。其中,城鎮戶口的同學還要享受優惠政策。可以想見,那一批農村考出來的孩子有多難,能上個本科,簡直就是天人,一個縣都不見得有一個考上清華、北大的。能通過高考的,

不愧為天之驕子,是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