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一定會帶來雨雪嗎?

夢幻之星V


冷空氣入侵主要影響是帶來降溫和大風,有時也會現大範圍雨雪天氣,這是冷暖空氣交匯作用的結果。當暖溼氣流條件不好、環流形勢不利時,冷空氣入侵也不一定帶來降水,因此並不是冷空氣愈強,產生的雨雪天氣也愈強。

統計表明,在冷空氣最為活躍,勢力最強勁的冬季,河北省各地降水量約為5-16毫米,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3%。石家莊近30年來,有7年的11月沒有降水,9年的12月沒有降水,1988年和2014年,11月和12月雨雪都交了白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年份,冬雪也是姍姍來遲。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下雪,首先要有充沛的水汽,另外還要有足夠低的氣溫,第三是冷暖空氣的交鋒。氣溫對河北來說,達標不是什麼難事;而水汽一般來自遙遠的孟加拉灣、南海和我國東部海域,冬季想要水汽順利跨越千山萬水輸送到河北絕非易事,需要有利的天氣系統配合,比如一個充當“水泵”的南支槽,通過槽前的西南氣流把水汽一口氣推到河北上空,但是南支槽這個“泵”很多時候力氣不夠使,只夠把水汽泵到我國黃淮以南,而且“準星”不好用,瞄準的時候一旦往右邊一偏,水汽可能就全跑到山東和東北去了,河北只好乾瞪眼,好不容易南支槽使足了吃奶的勁瞄準了河北,暖溼氣流就位了,一個巴掌還拍不響,沒有冷暖空氣“混合雙打”,不能形成雲和降雪,所以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機會本就不多。另外,降水系統喜歡“爬山”,害怕“下山”,因為“爬”的過程水汽容易凝結成雨雪,恰巧河北省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兩山對河北平原形成半包圍之勢,西來的降水系統一“下山”就容易“夭折”,所以山腳下的石家莊和保定一帶,除非借來“東風”迴流,讓水汽“爬山”,不然想下雪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以極為“貧雪”的2017年冬季為例,降水“掛零”的11月,河北基本處在東亞大槽後部的西北氣流中,且我國華北北部到東北地區平均位勢高度較常年同期偏低,表徵東亞大槽在這一帶的影響偏強(見下圖2017年11月500hPa環流形勢平均場和距平場),南支槽“軟弱”的胳膊擰不過西北氣流“強勢”的大腿,導致西南暖溼氣流不能順暢到達我省,冷空氣“打了雞血”頻繁造訪,最多的時候兩三天就來一波“攻勢”,而且多是西北路徑,東路迴流路徑偏少,頻頻的西北風也使得天乾物燥(以石家莊為例,常年11月平均相對溼度63%,12月為58%,2017年11月為47%,12月為39%)。所以屬於冷空氣強勢過頭,暖溼空氣萎靡不振的情況,沒有充足的水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河北乾燥貧雪的局面也就此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