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男人都不追女生了,你怎麼看?

擺渡邦


就中國目前情況來講,男生不追女生的原因大概有幾點。

一,相對來講,男的賺錢少了,不夠花。追女生有必要的花銷,而且還未必能追得上,不如打遊戲來得實惠。

二,前些年女人傍大款成功率較高,丈母孃對女婿的物質需求也有很大提高,導致結婚成本大大提高。

三,女孩眼界高,普通家庭看不上,都在等高富帥。成功率很低,感覺沒必要追。

四,原裝的太少了,等到二十幾歲的時候,男友可能超過兩位數了,上過床的一隻手也不夠數的。更有甚者,打胎次數可能都超過了一隻手,有些可能連生育能力都沒有了。所以即使追求成功,風險也很大。


雪山大輪明王吐蕃國師


真正的危機不是男不追女。而是社會道德的淪表、男人女人分工的日漸模糊,責任感的缺失。以及人性的涼薄,價值觀的扭曲。以及助長保護以上現像滋生的現行法律規章。

記得小時候男人出軌,女人偷人是非常讓人覺得羞恥的事,而現在好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

那時候小朋友立志好好學習,長大了當科學家、宇航員、警察、醫生……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進步做供獻,現在的很多小朋友學“小鮮肉”爭當明星,怎麼樣能出名怎麼樣來,沒有羞恥感,只要能掙錢什麼失心喪德的事都做出來,長大了也是社會的蛀蟲。

所以最先改變的是社會風氣,幫助下一代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及有助於文明進步的配套法律法規,讓一般人生活的輕鬆點,愉快點,只要有良好的社會、生活與法律環境,人們就自然的會談情說愛,繁衍下一代!


漃瘼嗨堓纎


我說一下作為一名90後的男人的感覺吧,剛開始我的感情是懵懂的,小心的呵護著她,一年半,除了牽手不敢有其他逾越的舉動,生怕她不高興,然後她去了異地,分開3個月就分手了;第二段,我們不是異地,除了xx之外的都做了,但是我不想傷害她,所以想把她最珍貴的留到結婚那天,後來她回老家了,家裡安排的相親,這樣也就分手了;第三段,我們剛確認關係三天,她家裡就叫過去了,劈頭蓋臉一頓房子,彩禮,不然就倒插門之類的,直接給我整蒙了。從那以後我就不再想著自己找了,本想著讓家裡給介紹,自己聽家裡的就算了。誰知道,我媽組織了一次相親,女方挺文靜的,我覺得最起碼不討厭,相處了十多天以後和我說,她有喜歡的人了……又是無疾而終。現在單身將近4年,有需要就找個大點的洗浴中心,沒需要就這樣,一個人也蠻好的,最起碼不用為各種情感上的事情煩心。


漸行漸遠65557317


知道為什麼嗎?個人認為有幾個方面:1.追女人的成本高了,再不是瓜子門票的成本。動不動就車呀房車~,十年能賺多少車房?2.從經濟的角度,從性需求的角度,嫖一輩子也花不了車房的錢,並且都是年輕漂亮的,何必呢?3.雄性(本能)下降。以前男20--35歲時,無限激情與動力,見到漂亮的姑娘荷爾蒙分泌就旺盛,沒有異性,就經常被子畫地圖,現在這些年輕人像暖男,軟男,哪有方剛陽剛之氣?倒像娘們。這是不是食品藥品出了問題?4.壓力太大,養育子兒,孝敬父母,那有那麼容易呀,月光族,信用卡透支,拿什麼追女人?加上現在的時代,講物質,哪裡重感情呀?5.新聞媒體的八卦,離婚,小三,捉姦,偷情,娶個比自己孫女還小的美少女,等等,都成了頭條主版,婚姻的價值被踐踏。傳承被淹沒。


個研民間中醫


典型的低慾望社會表現,日本就這樣。

當代人都特別注重個人自由,一旦公共空間的壓力太大,有不少人就寧願獨善其身,不願背上壓力。日本出現這種情況,是多因素綜合的結果。

首先,日本的社會公共空間道德上不寬容,對於私人空間喜歡進行道德審判,誰的婚姻不好了,男的配不上女的了,男女關係不和睦了,導致人們對於婚姻畏懼,乾脆離婚姻遠遠的。

其次,負責任的心態,對他們來說,和一個人產生感情,上床睡覺,就意味著彼此都有了某種契約,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不少人乾脆就遠離,我就宅在我的一畝三分地,我雖然愛慕小姐姐,但我拒絕和真人發生感情聯繫。作為對比,歐美就沒這種事,只要沒結婚,想和誰睡就和誰睡,發乎情,止於沒性趣。

再次,生存壓力大,高企的房價和較低的收入,如果進入感情生活,必然面對這些壓力。別人買房了,你要不要買?別人老婆買了五千塊的大衣,你要不要買?不不不,我拒絕,於是就進入死宅狀態了。

在這些綜合因素下,不少人乾脆選擇,不和任何人發生感情上的關係,就宅,什麼人口老齡化,關他什麼事?

東亞地區普遍存在這種狀況,於是東亞的生育率就一直往下跌。和東亞歷史上高生育率比起來,反差更大,可見東亞地區社會弊病叢生。


白完公會



有你就追吧,不然中國3000萬光棍就有你了哈😊😊


nasy講故事


當然可怕,公羊不追母羊了就不能生小羊讓狼壓榨了,這樣小狼就沒有壓榨的對象了,就沒肉吃了,實際上並不是男人不願意追女人,而是社會條件不允許,生活的壓力讓男人根本顧不上追女人,養老父母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加上一個敗家娘們,和敗家娘們她老爹孃,如果再生個小祖宗,簡直不要男人活了。

如果不追女人就活的很輕鬆了,一個人養活父母還是很簡單的,剩下的錢留著自己花可以過得很愜意,孤獨寂寞的話還可以隔三差五地慰問一下失誤女青年,給夜店女郎送溫暖等。

所以說什麼男人不追女人了是社會的既得利益者覺得可怕,因為那樣就沒有壓榨對對象了,而草根也是迫於無奈,畢竟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啊,只怪狼的吃相太差,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王秋元


不是不追女生,一直在追一個女生,結果今天人家朋友圈發了這個圖片,說選什麼顏色好,你說選什麼顏色好!




花卉愛好者x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

追女孩子,這是幾千年來天經地義的事,只是這些年社會的發展,導致了一些不良的問題出現。

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現在社會結婚的主力基本是八零後和九零初,這兩代人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立場上,獨生子女有很強的個人主義和自我保護意識,在對彼此上,獨生子女很難周全的為對方去著想和考慮,在脾氣上,雙方往往都不肯讓步,劍拔弩張,長期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就會導致男女們對戀愛的恐懼和反感。

第二,成本。現在社會女權主義比較受推崇,女性要有獨立的事業和收入,競爭是殘酷的,那麼在家庭問題上,女性能投入的精力就有限,而傳統意義上男性認為,過於不顧家的女性不可取,所以會造成這部分女性沒人追的情況。雖然經濟獨立,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由男方來承擔房車問題,當然建國以來基本如此,這個無可厚非,但成本已經不是當年單位送房送職工宿舍的年代了,成本正百倍百倍的增加。


比如就以青島老四方區某小區為例,房價約23000元,80平需要160餘萬,還有其他各種費用和裝修,大約也要20萬。按照青島人均收入6343元來算,不吃不喝不花,一年可以省下8萬,差不多二十五年才能完成買房夢。而且青島並不是每個行業都能賺到6000,有才的一萬兩萬也有,但我想70%以上的群眾收入低於6000這個平均值。

如果在貸款買房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呢?誰都保不準有個病有個災,家裡花點錢,平常買點衣食住行用的東西,要是交不齊貸款,銀行可不跟你講人情。


天下的丈母孃都一樣,自己的女兒怎麼看都優秀,總覺得自己的女兒應該配得上更好的,其中不缺乏父母的阻攔,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死循環,一旦女人過了三十歲,反而不著急了,朋友越來越多,願意追的男人越來越少。

生活中成本的大大增加,在很大方面的確限制了男人去追女人的慾望,觀念一旦形成“等我事業好了再追女孩子”,極有可能在四十歲前都很難抽身投入感情上,因為我們都知道,男人40是最好的年齡之一,而更加成熟的男性深知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女性,在擇偶問題上遏就會更謹慎,更小心翼翼。


女追男的現象是少數,而且基本都是維持不了多久的情況下,一旦女性的熱勁過了,男性反過來再追這個女孩,成功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這個我本人深有體會。

我覺得,男女在一起,物質很重要,因為誰都不想吃糠咽水,但是同心同德更重要。家要靠兩個人的雙手來支撐,這其中包含了愛情到親情的昇華,包含了男女之間如何能融洽相處的最高智慧,這讓我想起郭德綱那句話,不懂裝懂是聰明,懂裝不懂就是智慧了。

我曾經聽過一個事業家庭都很成功的女企業家說,女人是水,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是容器,容器是什麼形狀,裡面的水就是什麼形狀,這也就是智慧了。

男人,主動一點,

女人,包容一點。

男人,細心一點,

女人,大氣一點。

別讓男人不敢追女人這種情況,陷入一個死循環。


冷麵三叔


這個問題曾經跟一群朋友深度討論過,現在放上結論。

是的,男人不追女人,表面上看是一個個人問題,但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本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為什麼說是個人問題?

男人不追女人,可能由於自身條件,環境,社交圈的原因,但歸根結底大多數原因就是高壓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以及便利的生活環境。參照一下鄰國日本,各種廢宅,二次元文化盛行,歸根結底就是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年輕人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追逐愛情。愛情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住著十幾平的出租屋,每個月交完房租水電伙食費都沒剩下多少,有多少人有這個勇氣去接觸愛情?

再者,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談戀愛的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兩個人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期間需要花費的心思和時間是巨大的。加上上面的原因,所以很多男人選擇不追女人。

那為什麼說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呢?

如果男人不追女人,結婚生孩的人數就會直線下降。後果是什麼,再次參照鄰國日本。過去中國高速發展,除了國內百廢待興起點低的環境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而現在的情況是中國還沒像第三產業轉型,國民的心態就老了,男人們都佛繫了,每年新出生的新生兒越來越少,十幾年後就會造成整個社會都缺年輕人。

再者,一個國家要繁榮富強離不開每一個國民的奮鬥。中國人最大的優點勤勞,造就了過去中國兩位數的發展,但如果男人都不追女人,不用考慮房子,不用考慮發展,只考慮養活自己的話,那誰還會那麼努力的奮鬥呢?當社會上每個人都認命了,佛繫了。這個社會還有救嗎?

當然啦,這個問題不是我們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解決那麼簡單。國家,社會,個人都出了問題。實際情況遠比在這裡說說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