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戰,元始天尊為何力挺武王?姜子牙點將,暗藏昊天上帝祕密

文:白馬晉一

縱觀《封神演義》武王伐紂事件,位於權力鏈頂端的神仙集團明顯是拉偏架。

而神仙集團之所以放下身段,參與一場人間戰事,表面上看是為了渡劫,深層上講是為了整合天庭格局(決鬥失敗者,或入封神榜,以供昊天上帝組閣需要)。至於為何將紂王作為打擊目標,對外口徑是紂王的殘暴無度、不恤下民,實質上卻是因他不敬天威、忤釁神仙逆鱗。正因如此,神仙集團決定要人為替換不敬天的商紂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商朝初始建立也來源於一場暴力的征服式殺伐。《封神演義》小說是這樣描述,“桀王日事荒淫,民不聊生,伊尹乃相湯伐桀,放桀於南巢。諸侯大會,湯退而就諸侯之位;諸侯推湯為天子,於是湯始即位,都於亳。元年乙未,湯在位除桀虐政,順民所喜,遠近歸之。因桀無道,大旱七年;成湯祈禱於桑林;天降大雨。”

可以看出,《封神演義》後來大篇幅描述的武王伐紂,無非就是商湯伐桀的一個翻版。而前朝的末代君王夏桀,同樣是一位“顛倒乾坤”的無道人物。而神仙集團同樣默默出手,對無道桀王一方進行嚴厲又含蓄的懲罰,即“大旱七年”。當然,在天災的打壓下,夏桀政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被商湯取代無非時間早晚。

封神之戰,元始天尊為何力挺武王?姜子牙點將,暗藏昊天上帝秘密

更為有趣的是,當年湯王成功取代夏朝政權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祈禱於桑林”,也就是神仙集團表忠心,並立誓世代供奉。當然,神仙立馬也給予回應,“天降大雨”。而在一些史料裡,也有類似敬天記載記載。“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這便是王權結合神權的顯著特徵。而在《尚書》裡,商朝第二十代君王、致力於帝國中興的盤庚,就曾向臣民宣稱“予迓續乃命於天”。意思大概就是,親愛的臣民啊,你們能在這裡沐浴著帝國的榮光,是我向天上的神明請求,讓你們的生命得以延續並獲得美好生活。

可以看出,在敬天這個大方針上,商湯歷代君王的文學形象和歷史形象基本是重疊的。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甚至扮演著上天使者的角色。

可是商湯政權傳承到末世,性質就完全變了。尤其那位混世魔頭紂王,甚至公然開始調戲起上古正神女媧。這樣的政權,自然不能讓神仙滿意。這個時候神仙集團要做的,無非是將六百年前的暴力替代事件,編個理由再重新演繹一遍而已。而以周武王(以及其父周文王)為代表的西周政權,恰恰滿足神仙的扶持條件。

小說六十七回就有這樣一段描寫,當是西周軍事集團在姜子牙的帶領下,破解了商湯的三十六路圍剿,正值反擊直搗朝歌之際,此間士氣高漲,便有了一場盛大的拜將點兵儀式。

這場儀式很有學問,說是拜將,其實卻先是拜神。大抵又分成三個步驟。

封神之戰,元始天尊為何力挺武王?姜子牙點將,暗藏昊天上帝秘密

先是文臣代表散宜生開讀祝文,“維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伯遣上大夫散宜生,敢昭告於五嶽四瀆名山大川之神……”。

然後是武將代表周公旦開讀祝文,“維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伯遣周公旦,敢昭告於日月星辰風伯雨師歷代聖帝明皇之前……”。

最後是王室代表召公開讀祝文,“維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伯姬發,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后土神……”。

當然,在敬拜昊天上帝、后土神、日月星辰、風伯雨師、五嶽四瀆、名山大川等神同時,也在神靈面前細數紂王罪狀,闡述了此番征伐的正義性。而後,姜子牙躍上點將臺,焚香舞劍道,“今商王受,不敬上天,荒淫不德,殘虐無辜,肆行殺戮;天愁人怨,致我西土,十載不安,仰仗天威,俱行殄滅。”可以看出,姜子牙給紂王的第一條罪狀,便是“不敬上天”。這位曾在崑崙山修行四十年的老神棍,跟他老師元始天尊的步調是極其一致的。他敏銳且巧妙地迎合了老師的意思。

也就是說,整場拜將點兵儀式,其實是包括武王在內的西周上層人員,在姜子牙的授意下,向天帝立下“投名狀”,並願意死心塌地做神仙集團在人間的代理人。

封神之戰,元始天尊為何力挺武王?姜子牙點將,暗藏昊天上帝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武王開始大規模伐紂之前,其父早已萌生取而代之的想法,並且蠢蠢欲動。小說二十二回裡,就有這樣一段耐人尋味描述。當時周文王方才度過七年之災,僥倖回到個人主場西岐。百官接風洗塵之後,文王首想便是這般,“孤思西北正南欲造一臺,名曰‘靈臺。’孤恐上木之工,非諸侯所宜,勞傷百姓。然造此靈臺,可以觀災祥之兆。”

何謂靈臺,即是古代帝王觀察天文星象、妖祥災異的建築,可以看做是現代天文臺的前身。不過,一般諸侯王是沒有權力建造(“天子有靈臺,以觀天文,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臺”,《詩經》)。文王口口聲聲在紂王面前拍胸脯道,絕無不臣之心,回過頭來便造了一座靈臺,動機實在令人琢磨。

靈臺的形成,即表示下界政權同天庭締結了某種關係,也就是有了“與神對話”的權力,即文王口中的“觀災祥之兆”。當然,文王的醉翁之意絕不在於所謂的“觀災祥之兆”,他實質上是半遮半掩地為自己謀取超乎諸侯之上的政治權威,並以神仙代理人自居。

而對於高高在上的神仙集團來說,一邊是目中無人、非要和天庭掰一掰手腕的紂王以及他所代表的腐朽固化勢力,另一邊是以文王為代表的虔誠敬天的新興勢力。諸神的天平,早已開始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