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50分的難度相當於高考考什麼水平?

璐直嘟恠62369651


首先,你得搞清楚,考研和高考完全是兩回事,考研和高考的分數也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因為高考是分專業分地區的,兼顧了教育說明和地區發展程度。但是考研是分學校分專業,你說一個考北大的哲學的學生考了340被錄取了,但是一個考河北大學哲學的學生考了360卻沒有被錄取,就一定能說明考360不如考340的嗎?

區分一下兩者的區別。

高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考研: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政治理論、外國語、大學數學等公共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主要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部分專業通過全國聯考的方式進行命題)。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模式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種。選拔要求因層次、地域、學科、專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考研國家線劃定分為A、B類,其中一區實行A類線,二區實行B類線。一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隨意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二者之間首先主體就不一樣,對於選拔人才的標準也不一樣。

分數線

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 。 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說白了該考是標準化的測試,而且每個省和每個省的試卷還不一樣,每個省的分數線也不一樣。相對的是說兼顧到了教不同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

考研:雖然考研國家線,也分了一區、二區。但是你過線就一定能上嗎?985院校都是自主劃線,只要你考該學校的某個專業,那麼就是該學校的某個專業的分數線。不會因為你學校在西藏、新疆等地區就給你一些照顧(不包括少幹、士兵等一些專項計劃),同一學校同一專業一視同仁。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A大學的B專業今年的研究生錄取線是380(滿分500計算),那麼不管你在北京上學還是在哪裡上學,就是這個線,你沒過線就沒戲。高考不一眼啊,比如我在甘肅上學,2017年的文科一本線是505,但是兩一個人四川上學,是537,差多近30多分。這其實就兼顧了很多的因素,比如人口、地區教育水平等。

所以我們將常說高考是相對公平的。然而研究生考試的分數線是不會兼顧你這些的。劃分一區二區的不同的線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二區的學校,畢竟二區的省份的吸引力沒有一區那麼強。但是這並不是二區學校不好。

信息問題

比如處在雲南的一個二本的考生考北京的985名校,和北京的二本學校考北京的985名校,你覺得哪個難度大?在北京,有很多的資源,佔據地域優勢,北京的二本學校的學生可以最直接的接觸到985名校的學生,從本校的學生那裡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信息。然而處在雲南地區的學生呢,雖然現在網絡很發達,但是面對面的接觸得到的信息一定是比在網絡虛擬場域中得到的信息多。說到底,考研是一場信息戰。這是其一。

高考基本沒這個問題啊。不同地區會有不同地區的試卷(現在好像是已經有很多省份開始用全國捐了),而且每個省的分數線不一樣。和你競爭的是你們省內的。你要得到的信息就是你的省所在的信息了,這個老師一般會告訴你啊。高三的老師都是挺負責的。

影響因素

考研:一般考研的時候,對大學生來說正是大四,這個時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面臨很多的誘惑,比如工作、升學、留學、公務員等,影響的因素比較多。但是對於非應屆的人來講,需要考慮的更多,包括家庭壓力、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等,這個時候要全心全意的學習真是不同意啊,畢竟沒有高考的那種氛圍。

高考: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你的任務就是高考高考,家長學校就是為你的高考創造很多的有利條件。基本上就是有一種氛圍在影響你。

總結

其實高考和考研都不容易。都是很多人必經的一個階段。

高考的時候,廢寢忘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你努力學習是為了考取更好的學校。

考研,更多的有兩種目的,一是對專業真的感興趣,二是比較功利,為以後的工作做準備,提升學歷,說到底兩者都是為了以後更好地生活。

都是不容易的事情,都需要付出100%甚至200%的努力,有些人為此還付出幾年的努力。高考完後有高四高五甚至高六才考上的,考研有二戰三戰甚至七戰的。都很不容易。而且兩者吧真的也沒啥可比性,畢竟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面對的壓力和任務也不同。


Jim研究生日常


我是2010年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成績400多分,以專業第一名成績進入複試。往往很多研友把考研和高考對比,兩者考試難度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難。我分析如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從分值上看,高考總分數按照750分(江蘇省480分,海南省900分)計算,碩士研究生考試總分數500分(大部分專業考四科:外語100分、政治100分,兩門專業課各150分)。考研350分簡單換算成高考分數525分。(不同省份批次線不同,總體來看可以就讀排名靠後的一本大學)。

區別之一:考研全憑自覺,“孤軍奮戰”;高考有家長和老師監督,被動應戰。


區別之二:考研不僅有初試還有複試,複試被刷的大有人在;而高考只要過了高校錄取線符合招錄條件,被錄取就是百分之九十九了。

區別之三:考研流程需要自己全時空掌控;而高考流程有老師指導,無需關注。

區別之四:考研人在備考時還要處理好學業事務或者工作,而高考只需全身心投入,心無旁騖,沒有雜事煩擾。

區別之五:考研一路孤單相隨,自己照顧好自己;而高考有父母老師照顧,倍感溫暖。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作為一個經歷過考研的研究生,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不具備普適性,考研不是高考,不同的專業,考的科目可能不同,不同的學校,相同的專業,考的試題也不同。所以我僅以我專業的角度去談談這個問題。

這裡僅說工科的350分



我讀的是電氣工程,工科專業,工科考研通常考英語,政治,數學,專業課,我們的專業課是電路原理,不同的學校,專業課的難度差距較大。比如考重大電氣,其專業課難度很低,我考了140分,而浙大,華科,西交,武大的電氣專業課比較難,能考120就很不錯了。因此,對於重大而言,350只能說相當於高考的一本線略高一點的水平,而對於更好的大學,350可能相當於985大學的水平。

對於專碩學碩,350分也代表不同水平



況且現在考研難度越來越大,我當年考研那會複試線是學碩360,專碩300,學碩不僅收分高,並且題難度更大(英語一,數學一難度大於英語二,數學二) 350分就沒什麼意義,你對於學碩而言,350分連1本都算不上,對專碩,你卻相當於211 985水平

用350分去比較高考分,本身意義不大



高考需要花3年,考研只需要花半年,有人則花4個月,有的甚至花4年,因此分數只能表示你用了多少功夫,不一定代表你的真實實力,比如你花4個月考了380別人花一年考390 390的就此380的差嗎?不見得。


歡迎關注時光,每天與你分享關於教育的兩三事


時光帶你漲知識


考研與高考,雖然都屬於大型選拔性考試,不過二者之間有較大差異。最大的差異在於,高考是相對比較統一的試卷,對於同一地域的考生來說,試卷是完全相同的(雖然全國分為多張試卷),而考研則大致屬於公共課(英語、政治)相同,而專業課(一般是兩門)則不同專業、不同院校往往不同,試卷難度也往往不一樣。

不過,從概括性的角度而言,還是可以對兩者之間做一個大致的比較。

考研包括13個大的門類學科,不同的學科,國家線不一樣,有些學科之間分數線差異還不小。


(2018年學術型碩士考研國家線)

上表是2018的學術型考研國家線,不難看出,國家線中,分數低的,比如農學只有255分,工科260分,理學280分;而分數高的,比如經濟類和管理類都是330分,文學類345分。所以,對於不同學科,考研350分這個成績,意義是不一樣的。

對於理、工、農等學科而言,考研350分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多數211和部分985高校都是可以進複試的,所以,這些學科考研350分大致相當於高考600分左右。

對於經濟、管理、文學等學科,考研350分只不過是剛剛超過國家線不遠,雖然也具備讀研資格,但往往只能進入普通院校和部分211院校,要進入985高校基本不太可能。所以,這些學科考研350分大致相當於高考550分左右。

總體而言,考研350分,大致相當於高考550分~600分,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已經完全具備讀研資格,只要不是報考志願太高,就基本有機會讀一個不錯的學校的研究生。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謝謝大家關注。

我考研考了376分。總體來說不是太理想,但相對於高考大致可以說剛剛到580多分左右吧。而350分相對於高考來說差不多540多左右!但是有一個問題。考研和高考相比較,其實可比性並不大。為什麼呢?因為考研除了全國的統一卷,數學,英語,政治,還有一門專業課,專業課一門150分,可以拉下很大差距,因為每個學校考的專業課不一樣,難易程度程度不一樣,所以考不同學校的學生分數差異也會很大。但是高考就不一樣了,因為高考全國是一張卷子,就可以分出三六九等了!



荔枝學生


我想說,考研和高考真的是兩碼事,加上專業不同,對分數的要求不同,學校不同,對分數要求不同,所以,350無法從高考的水平上進行考量的,原因如下:

一,有的專業分數奇高無比,350分你連錄取的分數線都達不到,比如我是學文科的,文科中分數線比較高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當年考這一類研究生的同學都比我這個考歷史的研究生分數線高五六十分,到了三百七八,有的時候還摸不到學校的錄取線,而一些考數學的理科或者工科的分數更高,甚至過了400分,錄取分數線自然高過了350分,所以i看你的專業,對照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分數,再做考慮;

第二,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學校分數也有差距,以我2011年考研的分數線做例子,很多學校會自己劃線,當然都是985,211了,當下的雙一流大學應該都是自主劃線,國家參考線是一個線,學校是一個線,一般學校的自主劃線會高於國家線十幾分甚至數十分,我那年所報考學校的分數線就比國家線高了35分,可以給你做參考。

第三,所報考院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會公佈,你可以計算一下報考人數,錄取比例,對比一下分數多少,做到心中有底,因為研究生錄取因為學校,專業和地區等因素的不同,分數有很大的不同,好好的分析一下有助於你走好以後的路。


大野澤的風


我上的應該是考研最奇葩大學,只能靠本校研究生,外校的考研360可以上,本校的大部分專業錄取線在390,三五個專業在400以上,因為本校本科生要優先分配,分配指標以外的才是上研的,我們專業那年只錄取三人,第三名405,就是錄取線,猜到的校友請留學校縮寫。


近視哈士奇


作為經歷過考研的人來答一下,本人本科工科,研究生是經濟學。

考研350分不同的專業和學校,這個真不能一概相提並論。更不能用高考的那套來衡量,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考上。

舉個例子,我本科同學考我們自己學校的用了也就兩個月,直接350+,另一個準備了大半年也不過才三百四而已。同時我是跨專業考研考經濟學,我如果要只是考個350分,也只剛剛過了當年的經濟學國家線而已。

第一,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個報考熱度的問題,有些學校和專業報考熱度高,如金融近近幾年熱度不減,研究生畢業班裡本科專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金融,人力資源,臨床醫學,工程管理,數學,食品,計算機,物理,市場營銷,工業設計等,看出來了吧什麼專業都往經濟金融考,尤其一些好學校,報考人數多,所以水漲船高,舉個華東師範大學的例子金融學和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報錄比

第二,除了專業的熱度問題,還有考研初試考試製度決定了,考研初試大部分專業初試考四門(有些特殊專業考三門,有些五門),英語,政治,業務課一,業務課二,業務課都是專業課。對於業務課一,部分專業課業務課一是數學,部分專業是專業課,對於數學又分為數一,數二和數三、數一最難,數二不考概率論,數三考概率論但比數一稍微容易點。一般工科大部分數一,食品輕工類材料類專業考數二,經管數三。所以不同專業數學就不同。對於業務課二專業課,術業有專攻,不同的專業不能放在一起比較,這個就算同專業不同學校差距太大了,有的學校要求高,有的要求低。以金融專碩為例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金融碩士431要求

湖南大學建議參考以下教材:

《金融學》張強喬海曙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國際金融》楊勝剛,姚小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商業銀行管理學》(第四版),彭建剛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版。

《金融市場學》晏豔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復旦大學的金融碩士431

除了專業課不同外,研究生的公共課批改根據你報考的學校所在地省級考試院決定的,公共課數學英語政治,尤其英語政治,在不同的省份之間的尺度也不同,所以也有所謂旱區澇區,也會影響最終的分數。

其中研究生地域也是一大因素,一線城市的學校競爭激烈程度從木有銳減。所以不同專業不同學校真的不能用一個分數衡量水平高低,同時研究生還有複試,初試的分數不能保證一定錄取。


junweilovefree


都說人生有兩大分水嶺:高考和考研,但是高考和考研確實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晚睡早起,起早貪黑,鬆懈時有老師同學相互加油,填報志願是在出成績之後,根據成績選報學校專業,而且志願的填報不止一個,不僅有第一、二、三志願,每個志願中還有平行志願,總之選擇很多且無論分數高低,只要填報合理總能選擇到合適的學校。


而考研則不然,考研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可能你身邊的朋友就是和你同院校的競爭對手,在決定考研的時候就要衡量自身能力,查閱心儀院校的資料,確定報考院校之後再找需要的專業課及書目,先填志願後考試,成績如果不過院線可以選擇調劑,但要是沒有國家線,那麼此次考研則以失敗告終。


高考在每年的六月七號到九號,拿全國捲來說,文理科各考四門分別是語、數、外、文(理)綜,試卷為統一命題,全國是一張卷子,就可以分出三六九等,滿分750分。考研是在每年的冬天也就是十二月下旬,雖也考四門,但是是數學、英語、政治和一門專業課,試卷分為國家統一或各院校自主命題,難度也是天差地別,滿分為500分。


決勝網認為,考研和高考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兩者也沒有什麼可比性。


對於理工科來說,考研分350分只能說相對優秀,也不算是拔尖,因為每個學校所考的專業課程所要求的重點大不相同,自然難易程度程度也會參差不齊,所以考不同學校的學生分數差異也會很大,就算是相同的分數也會有院校之間的差異。


高考只有文理科之分,根據高考分數,就能確定在省內的排名,也就大概能知道上什麼樣的學校。若非說考研350分的成績相當於高考時候的什麼水平,就拿全國捲來說,350分相對於高考來說差不多540多左右。


決勝網


和高考不同,考研是考前就得填報學校,並且除了初試之外,還有複試,所以單純一個初試分數,很難量化出考研水平,也不能決定具體能上什麼樣的大學。



高考只有文理科之分,根據高考分數,就能確定在省內的排名,也就大概能知道上什麼樣的學校;

考研則不然,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專業課考試,分數不能一概而論。此外,即使同一專業,不少學校採用自主命題,試題的難度也天差地別。



舉例來說,合肥有兩所比較著名的大學,中國科大和合肥工大。如果報考中科大,通常來說,350分的初試成績,絕大部分專業都能過線了;而如果報考的是合肥工大,可能350分連初試線都過不了。

但不能因此認為考中科大更容易,因為兩所學校採用了各自不同的專業課試題。複試中的面試環節,報考中科大的同學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總體來說,考研350分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如果複試運氣再好一點,考一個國內普通的985大學是不成問題的。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