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十三部門聯合發文!鄉村旅遊迎來資本時代(附通知)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近日,發改委、財政部等十三部門聯合發佈《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下稱《方案》),《方案》稱,要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擴展鄉村旅遊經營主體融資渠道。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以下為《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全文:

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發展潛力巨大,是新時代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升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在擴大鄉村旅遊規模、提升鄉村旅遊品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持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仍面臨較多制約,突出表現在部分地區鄉村旅遊外部連接景區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垃圾和汙水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歷史欠賬多,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建設意願不強、融資難度較大。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鄉村旅遊提質擴容,進一步發揮鄉村旅遊對促進消費、改善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帶動作用,特制訂如下行動方案。

一、補齊鄉村旅遊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短板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一)推進全國鄉村旅遊道路建設。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統籌考慮全國鄉村旅遊道路發展,完善農村公路網絡佈局,加快鄉鎮、建制村硬化路“暢返不暢”整治,優化通建制村硬化路路線走向,儘可能串聯帶通更多自然村,推進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加快提升改造低等級農村公路。(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大對鄉村旅遊公路建設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鄉村公路建設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予以支持。貧困縣可按要求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旅遊道路建設的支持力度。(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支持鄉村旅遊停車設施改造提升。修訂《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將專項債券適用範圍擴大至鄉村旅遊停車設施。(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

以縣域為單元統籌佈局縣城、鄉鎮、景區及特色保護類村莊內停車設施。鼓勵在有條件的農村公路周邊設置交通驛站等服務設施,綜合考慮停車等方面需求。以集約複合利用為主要導向,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停車設施,加強鄉村旅遊高峰期停車管理,加大車位智慧停車引導服務。(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文化和旅遊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支持。各地區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預留少量(不超過5%)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零星分散的單獨選址鄉村旅遊設施等建設。(地方有關部門,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自有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參與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有關部門,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對使用“四荒地”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建設的鄉村旅遊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地方有關部門,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經市縣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等主管部門認定為僅在年度內特定旅遊季節使用土地的鄉村旅遊停車設施,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相關設施不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破壞生態與景觀環境、不影響地質安全、不影響農業種植、不硬化地面、不建設永久設施的前提下,可不徵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超出特定旅遊季節未恢復原狀的,由市縣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等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地方有關部門,自然資源部、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大對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力度。實施“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行動計劃,在“十三五”文化旅遊提升工程中增補一批旅遊基建投資項目,專項用於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遊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垃圾和汙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五)建立垃圾和汙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在已實行垃圾和汙水集中處理的農村地區,探索建立農戶付費制度,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戶承受能力、垃圾和汙水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標準,促進鄉村環境改善。(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大力推進鄉村旅遊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探索鄉村旅遊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分類收集、定點投放、分揀清運、回收利用、分類處理”模式。完善垃圾收運體系,全面推行垃圾就地減量化與分類收集,對鄉村旅遊建設、經營中產生的易腐垃圾、煤渣灰土、建築垃圾等分類處理並就地消納,重點建設垃圾收集站、中轉站等收轉運基礎設施。加大農村地區存量垃圾治理力度,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堅決遏止出租、承租土地填埋垃圾牟利等行為,優先開展鄉村旅遊景區、水源地、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的治理工作。(地方有關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汙水產生規模,採用汙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推動有條件的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汙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地方有關部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加快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開展廁所糞汙治理。引導人口規模較大、鄉村旅遊發展較快的村莊,配套建設無害化公共廁所。大力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提升規範化服務管理能力,積極實施公廁生態化改造。研究修訂衛生廁所技術標準和相關規範,鼓勵各地區研發推廣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條件的改廁技術和無害化處理模式。探索建立運營管護體系,妥善解決改廁後管護維修、糞汙處理等問題。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將廁所糞汙、畜禽養殖廢棄物一併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地方有關部門,文化和旅遊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健全住宿餐飲等鄉村旅遊產品和服務標準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九)規範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遊服務標準。推動落實農家樂(民宿)建築防火導則,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鼓勵地方針對民宿、農家樂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保障安全的技術規範標準。(地方有關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的服務配套標準。出臺適宜鄉村旅遊公路和停車設施的建設規範和運營管理標準。完善標識標牌、交通旅遊驛站、公廁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提升旅遊承載能力。(地方有關部門,文化和旅遊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健全標準強化鄉村旅遊市場監管。加快鄉村旅遊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鄉村旅遊主體信用檔案,將相關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將涉市場主體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動態梳理鄉村旅遊紅黑名單,建立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並對鄉村旅遊經營主體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進鄉村旅遊標準化試點工作,推動建設鄉村旅遊相關服務標準,提升鄉村旅遊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建設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十二)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擴展鄉村旅遊經營主體融資渠道,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降低融資條件和門檻,服務鄉村旅遊發展。(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規範農戶、村集體等參與鄉村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扶持有條件的農戶修繕、改造自有住房發展民宿。鼓勵城鎮有意願的組織和個人通過租賃民房開辦民宿。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設鄉村旅遊活動場所。(地方有關部門,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十四)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旅遊特色發展。根據區域特點和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科學規劃,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產品,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簡單化複製,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加強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利用。(地方有關部門,文化和旅遊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加大對鄉村旅遊債券融資支持力度。支持鄉村旅遊企業依法合規發行旅遊產業專項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工具,進行直接融資,在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的前提下,支持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滿足鄉村旅遊多樣化資金需求。(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探索建立鄉村旅遊產業投資基金。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情況設立以社會資本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投資基金,以市場化運作方式投資鄉村旅遊精品建設。(地方有關部門,發展改革委)

(十七)加大對鄉村旅遊貸款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對鄉村旅遊企業發放中長期貸款。拓寬抵押擔保物範圍,依法合規探索開展景區企業經營權和門票收費權質押貸款業務,鼓勵開展林業經營主體的林權抵押貸款業務。(地方有關部門,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鄉村旅遊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加大本地鄉村旅遊帶頭人培養力度,建立健全對口幫扶制度,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本地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定期開展服務技能、市場營銷等培訓。重點吸引大學生村官、鄉村旅遊管理和專業人才、旅遊職業經理人等群體回鄉創業,以及規劃建築等設計人員下鄉,在人才待遇、發展機會等方面給予支持。(地方有關部門,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鄉村旅遊提質擴容對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形成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擴容的合力,2018年底前各項任務取得積極進展。各地有關部門要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因地制宜,制定鄉村旅遊提質擴容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主體,推進各項行動任務早落實、早見效,實現本地區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重點突破,加強對地方的工作指導,著力營造鄉村旅遊良好發展環境。

《方案》提到,將通過鄉村旅遊道路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健全服務標準、引導社會資本和加大配套政策支持等五個方面的措施,加快推進鄉村旅遊提質擴容。

《方案》提出,補齊鄉村旅遊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短板,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統籌考慮全國鄉村旅遊道路發展,完善農村公路網絡佈局。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支持,對使用“四荒地”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建設的鄉村旅遊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方案》還指出,通過建立垃圾和汙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大力推進鄉村旅遊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推進垃圾和汙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廁所革命。

此外,還要建立健全住宿餐飲等鄉村旅遊產品和服務標準,規範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遊產品,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的服務配套,強化鄉村旅遊市場監管。

《方案》明確,要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擴展鄉村旅遊經營主體融資渠道。

同時,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配套政策支持,加大對鄉村旅遊債券融資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鄉村旅遊產業投資基金,加強鄉村旅遊貸款支持力度和人才培養引進力度。

如何精準獲取“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扶持資金?

如何抓住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的政策機遇?

如何激發“鄉村內生增長動力”實現農業現代化?

如何培育、導入特色產業,破解“房地產化”

傾向?

如何研判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引爆業態和產業佈局?

如何拓寬“田園綜合體”、 “特色小鎮”投融資渠道?

如何推動傳統農莊、農場、合作社向“田園綜合體”轉型?

政策解读|十三部门联合发文!乡村旅游迎来资本时代(附通知)

會議地點】:成都

【參會資格】: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房地產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高管團隊;旅遊開發、特色小鎮、休閒農業、農莊民宿、養生養老、投資機構等企業高管;策劃規劃、園林景觀、建築設計、景區管理等單位中高層負責人(400人)

報名電話】15811429013

短信報名:編輯“諮詢峰會”發送至:15811429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