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禁養令”又出新變化,老農提出三大疑問,句句打臉偽專家!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村面貌日新月異,然而一些地方由於過度重視經濟的增長,導致農村環境不斷惡化,如今隨著環保稅的實施,“禁養令”的頒佈,農村養殖行業迎來了一場大“洗牌”。

農村“禁養令”又出新變化,老農提出三大疑問,句句打臉偽專家!

為了有效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國家頒佈實施了堪稱“史上最嚴環保令”、“禁養令”。一些地方甚至藉助環保的名義,大搞一刀切政策,禁止農村搞養殖產業,逾期未拆除將實行暴力強拆手段,其實這樣的做法早已偏離了國家的真實意圖,也是政府最不想要看到的結果。

我國環境汙染嚴重,環保問題頻發,本來治理環境汙染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農民朋友也表示擁護支持,但是農村“禁養令”卻是個例外,農民本想依靠養殖掙錢養家,而如今“禁養令”卻強制拆除農村養殖場,如果養殖戶在規定期限內沒有自行拆除,逾期後政府人員會強制拆除,拉走所有的牲畜。

農村“禁養令”又出新變化,老農提出三大疑問,句句打臉偽專家!

大家都知道,國家在農村實行鄉村環境的治理,本來是為了給農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但是如今卻迎來了很大爭議,農民向專家們提出三大疑問,說的專家啞口無言。

1、環境汙染最大的“真兇”是大型的廠礦企業,為什麼要拿農民的養殖場開刀呢?

2、農村養殖場強拆為什麼沒有補償?養殖戶的損失誰來買單?

3、一刀切的“禁養令”合理嗎?農民失去了收入來源?政府會給安排工作嗎?

農村“禁養令”又出新變化,老農提出三大疑問,句句打臉偽專家!

其實,國家“禁養令”的推出本來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偏差和差錯,農村養殖戶非但沒有得到任何經濟補償,還丟掉了收入來源,因此筆者建議當地應該給出具體的補償標準和措施,給損失嚴重的養殖戶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才是政府負責任,為民著想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