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突破最核心技術,徹底擺脫西方封鎖,美俄同時報道

近日,在珠海航展上驚豔亮相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飛行表演,獲得了世界媒體的特別關注。一款中國自主研發的四代戰機(按俄羅斯標準),為何風頭能蓋過殲20,答案很簡單:它換裝了新款發動機!

中國戰機突破最核心技術,徹底擺脫西方封鎖,美俄同時報道

西方研究部門認為未來空戰中仍有30%以上的幾率會出現近距離格鬥。空中戰鬥最重要的就是敏捷度和機動性,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有一款足以支撐其完成高難度動作的發動機。當然,未來隱身戰機同樣不能排除近身接觸的可能性,所以五代機的發動機除了要考慮超音速以外還得有強悍的推力矢量控制性能。此次殲10B在空中表演時展示了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諸如眼鏡蛇式、過失速機動、榔頭機動等等,而具備推力矢量發動機就是實現這一系列動作的關鍵。

中國戰機突破最核心技術,徹底擺脫西方封鎖,美俄同時報道

俄羅斯航空網站發佈文章稱,中國殲10B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後,在機動性方面甚至超過了俄羅斯的蘇35戰機。可見此類技術的先進性,但推力矢量技術也有缺點,它能幫助戰機在大迎角和大側滑角情況下飛行,甚至攻角能達到90度,而這些高難度動作都會導致發動機壽命減少。

中國戰機突破最核心技術,徹底擺脫西方封鎖,美俄同時報道

以大迎角飛行為例,在這種情況下,進氣道出口、壓縮部件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若要保證發動機在這類特殊情形下穩定工作,除開先進的技術支持和生產工藝外,還需要一種特殊的合金材料。據研究人員介紹,推力矢量噴口調節片以及渦輪葉片都需要這種極耐高溫的合金材料,好消息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單晶高溫合金(DD9)以及高溫鈦合金(TA29)均已實現了突破,並已經在相關改進型發動機上進行製造生產。美國媒體對此進行進行報道,認為中國在推力矢量發動機壽命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可與F22一較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