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張車牌照就能打開小區停車道閘?4處裡2處能打開

在互聯網+時代,停車場也從管理員手動抬杆,到攝像頭抓拍識別自動抬杆;最終實現無人值守,也是智能化浪潮的大勢所趨。因此,車輛道閘成為小區、辦公樓和商場等場所的第一道“防線”。

近日,有網友稱,用手機拍下車牌,再用手機照片對準停車收費系統的攝像頭,攝像頭就能抓拍出照片中的車牌號,輕鬆打開道閘。如果車輛道閘真像網傳那樣刷照片就能打開,那麼這道門禁是否就形同虛設?小區、辦公樓和商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記者隨機選取了1個辦公區、2個小區和1家商場進行實驗,並就上述問題採訪了成都市停車行業協會和相關停車收費系統服務商。


拍張車牌照就能打開小區停車道閘?4處裡2處能打開


1網傳

車牌拍張照就能騙過攝像頭?

“拍下某小區業主的車牌,再用這張照片對準小區停車收費系統的攝像頭,攝像頭通過照片中的車牌號,就能輕鬆打開小區大門”,網絡傳聞引發網友熱議。

隨之,有網友發出疑似驗證上述說法的視頻。視頻中,車主通過事先拍好的車牌號照片,然後用手機對著門禁系統的攝像頭。這個時候,大門在他身後緩緩打開。

一些網友看後表示震驚。但由於視頻沒有背景交待,有人完全不敢相信,要知道有的小區停車系統是不允許外來車輛進入的,只有電腦系統裡存在的車牌才能進。“會不會只是在攝像頭面前擺個造型?門是用其他方式打開的?”也有一些網友將信將疑。

為了解決網友的疑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近日隨機選取了1個辦公區、2個小區和1家商場進行實驗,並全程拍攝高清視頻和照片,還原真實的全過程。

2實驗

實驗1:某辦公區

拍下月租車牌 進出都能抬杆

在紅星路某辦公區,記者事先找到一位月租車主,並用手機拍下了這位車主的月租車車牌。由於車輛已停放在內,記者首先在出口道閘前打開手機照片,對準停車收費系統的攝像頭。第一次實驗,“奇蹟”並沒有發生,系統沒有反應。但當記者再次將照片靠近一點、對準一點,這時,系統發聲了,準確讀出了照片上的車牌號,並在屏幕上顯示,同時抬杆放行。

出口能放行,入口又能不能進呢?因前面的操作令系統認為車輛已出場,在入口攝像頭處,記者再次將手機照片對準攝像頭,系統再次準確讀出照片上的車牌號,再次抬杆放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能夠抬杆,但由於沒有車輛過杆,無法自動放下欄杆。

實驗2:某商住混合小區

入口處刷照片,系統抬杆放行

在紅星路某允許臨停車輛進入的商住混合小區,記者用手機裡已有的車牌照片,對準入口道閘攝像頭,系統準確抓拍識別,屏幕顯示車牌號,並抬杆放行。管理人員雖對結果感到意外,但表示,出場時,系統會進行比對,進出車輛不一致不會放行;而臨停車還涉及費用,沒交費不會放行。隨後,他手動在系統內消除了記者實驗產生的停車記錄。記者並未能實驗出場是否能通過手機照片抬杆。

實驗3:某大型商場

系統完全沒反應,攝像頭未抓拍

在建設路一家大型商場,停車收費系統和道閘看起來很新。由於前兩次均成功利用手機照片抬杆放行,一開始,記者很自信地用同一張手機車牌照片對準入口道閘攝像頭。見道閘紋絲不動,記者不停變換上下位置,轉換角度,調整遠近,系統完全沒反應,攝像頭並未抓拍。

一位保安人員已通過視頻監控注意到記者,他了解到記者在進行的實驗後表示,這個停車收費系統要通過地下線圈感應到車輛,才能觸發視頻抓拍。“能用手機抬杆的可能是最老式、沒升級系統的。”他推測說。

實驗4:某普通小區

攝像頭未抓拍 沒有自動抬杆

那麼,有沒有可能先把車開上去壓線圈,再出示手機車牌照片進行視頻抓拍呢?在建設路一個住宅小區,記者目睹車輛入場過程後,推翻了這種猜想。

在道閘前,地面畫了一個框線,並標明是識別區。當車輛停在框線內,攝像頭就開始抓拍。如果因車輛停放位置抓拍失敗,或者車牌號未在系統內,攝像頭下的屏幕就顯示“未識別”。這時就需要保安人員人工介入,查實放行。

而記者舉著手機照片,也是不停變換上下位置,調整遠近,入口道閘攝像頭未抓拍,從而未自動抬杆。

說 法

成都市停車行業協會:

將督促會員單位自查完善

帶著疑問,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諮詢了成都市停車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正常情況下,車輛壓到地感線圈,系統才能啟動拍照攝像;沒有車輛通過,則不會啟動。如果照片就能刷開停車收費系統,說明該系統硬件或軟件配備不完善。可能會有人藉此鑽空子,產生經濟財產受損隱患。

他說,憑圖像打開道閘是最基本的識別,但正常情況下,系統應首先判斷有無車,繼而判斷主體是否正確,才會抬杆。據介紹,該協會擁有80餘個會員單位,他們將督促會員單位自查完善。

另一個好消息是,協會正在配合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服務標準,其中包括停車場必須的軟硬件服務配備。屆時,不能達到標準的停車收費系統服務商將退出成都市場。

停車收費系統服務商:

可通過系統軟件設置進行限制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12日聯繫上第2處實驗場所的停車收費系統服務商。相關負責人在瞭解情況後表示,該項目為商業項目,應甲方的需求,未對進入權限進行限制,只對出場進行收費限制。

“如果要對每一輛進入的車輛進行限制當然是可行的,但一般商業場所為了提高通行效率,都不會對這方面做限制”,他告訴記者,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但是該公司現有技術擁有微波觸發、5G技術、地感觸發、地感加視頻流觸發、視頻流觸發等多種識別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不同的客戶需求來進行設置。

他強調,其系統軟件有嚴格的處理邏輯,對各種類型車牌和偽車牌都有系統進行嚴密的控制和管理,是絕對不會出現偽車牌隨意進出車場的情況,只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出了不同的系統設置而已。

他解釋說,所謂偽車牌是指類似於記者實驗用手機照片和打印的紙質車牌等,“如果客戶需要對類似你們實驗這樣的車牌進行控制,完全可以通過系統軟件設置,讓你們不能進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