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軍人 永遠的戰士——訪老兵閆談兵

曾經的軍人 永遠的戰士——訪老兵閆談兵

老兵 閆談兵

□ 王豔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當過兵的人都明白,無論是身在何方,心中總有著對軍營的牽掛和眷戀。近日,記者在離石區濱河街道閆談兵的家裡,採訪了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退伍老兵閆談兵。

眼前的閆談兵,從言談舉止來看,一眼便知具有軍人的氣質。在他簡陋的客廳裡,至今懸掛著三十年前留下的兩個特殊紀念物:一是自衛反擊戰勝利時慰問團一條毛巾;二是當年參軍時發的《入伍通知書》。

不悔的熱血鬥志

閆談兵是離石區坪頭鄉閆家坡人,父母都是農民。1983年下半年,冬季徵兵開始,閆談兵積極響應保家衛國的號召,踴躍報名參軍。經過目測、體檢、政審,1983年10月,閆談兵收到了《入伍通知書》。 入伍後,閆談兵成為27集團軍79師步兵第235團的一名軍人。

兩年後,閆談兵所在的部隊就接到了上級下達的對越赴滇作戰任務,閆談兵主動報名要上前線,1986年9月閆談兵和他所在的部隊在集訓了三個月之後,從河北邢臺乘坐軍列,赴雲南前線。

“最緊張的時刻?我只剩三發子彈,一時半會兒也下不了火線,我沒得選啊,就往前衝,往前跑,一點不得猶豫!”“我們孤軍作戰,沒得後援部隊,最長三天三夜都不睡覺,身上揹著40公斤的子彈、手榴彈、乾糧,太重啊,那東西太重,最後都一件一件扔掉……”“提起30年前的經歷過的那場戰爭,閆談兵精細而無漏,但這雲淡風輕的敘述還是掩蓋不了他的眼中的淚光。

1988年12月22日,閆談兵光榮退伍,被安置到離石區發電廠,2013年企業改制後,他儘管下崗失業,但是失業不失志。他不等不靠,自食其力,靠打工收入支撐起家庭的重擔。現如今在城北街道站前社區工作。

挺立的民族脊樑

“我去打仗前130斤,回來之後96斤,戰爭結束後,黨和國家是給了我一個三等功,說實話,我不在意這些的,能活著回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比我那些逝去的戰友們不知道幸福多少倍了!”

“這場戰役導致您落下很多病根。您後悔過嗎?”

“後悔?咋可能後悔呢!雖然時隔多年,但閆談兵總是反覆告說:在戰爭期間,他們擔當的是最平凡、最普通的角色,但是為了祖國和民族而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他們從來不曾後悔過。”

結束採訪時,閆談兵說:“雖然我現在已經老了,但只要國家有難,我還是會毫不猶豫上前線去!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富強了,才會有我們這些老百姓平安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