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心中十大期待!

為深入貫徹領袖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天津市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成立的基礎上,16個區全部成立關愛退役軍人協會。同時,和平區、靜海區率先在街道和鄉鎮成立協會,在社區和村設立關愛退役軍人服務站,全市正在形成市、區、街鎮和社區村“三會一站”的服務格局。

期待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真正為全體退役軍人著想

把五千多萬的退役軍人保障好,切實讓他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所有用。

期待二:提高軍人福利待遇,真正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首當其要的就是應該提高軍人福利待遇,讓軍人能夠學所有用、力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期待三:設立退役軍人節

設立退役軍人節,可增強退役軍人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可在節日當天組織國家級相關活動,緬懷先烈、紀念英雄、表彰先進退役軍人,激發國人對軍人的崇敬之情。

期待四:制定《軍人權益保障法》完善退役軍人的“醫保”“養老金”繳納政策

正在起草的《軍人權益保障法》應該將退役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相較一般公民更有榮譽地位,增加其優撫優待,和日常聯繫緊密的“醫保”“養老金”方面更應該體現出來。比如:“新農合”免費,養老金繳納按不同服役年限區別對待(服役年限可抵扣繳費年限)等。

期待五:希望全體退役的城鎮兵、農村兵能夠一視同仁!

一直以來,國家優撫文件多數對城鎮兵的保障居多,農村兵的保障相對較少。同是國家軍人,不管福利多少,能夠平等對待是全部軍人心聲。

期待六:希望退伍軍人的“退伍證”在社會上有用武之地

用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退伍證”,希望讓退伍軍人享受免費乘坐公交、景區半價或免費等一般證書都有的作用;更希望,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亮出“退伍證”,沒有攔截,扛起鋼槍與戰友肩並肩,再上戰場。

期待七:對參戰、參核和立功的老兵應該加大優撫力度

對於參戰、參核老兵或者曾經立三等功及以上的老兵,應該加大其優撫力度,比如幫助解決養老問題或者優撫金比例提高,以此體現英雄老兵的尊嚴和社會地位。

期待八:加大對帶病回鄉、身體傷殘的退伍老兵的優撫力度

帶病回鄉,或者傷殘軍人是為祖國和人民而獻出了自己的健康,理應加大優撫力度,至少保證這些曾經的英雄、如今的弱勢群體基本生活水平,讓他們安然度日。

對達不到評殘條件的、因軍人職業導致的傷病退役軍人就醫,應大幅減免相關醫療費用,不再讓退役軍人因服役期間良好表現所留下遺憾而心灰意冷。

期待九:安排好轉業幹部和士官的工作。

完善有關幹部、志願兵(士官)的轉業安置新政策,無論是公務員、參公、事業單位、企業,不再降級安排,不再被邊緣化。拿出好的職位,拿出可讓軍人發揮能力的崗位,讓他們再大幹一場。

有能力的,考核分數高的,該提拔使用就提拔使用,該安排正職的安排正職,打仗都能指揮得了,不信經濟建設就指揮不動。

急難險重任務,他們絕對是主力軍!

期待十:妥善安排因隨軍而失業的退役軍人家屬

對部分因隨軍而失業,且在軍人服役期間領取隨軍補助的家屬,在軍人退役時應給予妥善安排。

戰友們,好好保重身體!一切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