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小團簇的磁各向異性調控取得重要進展


金屬小團簇的磁各向異性調控取得重要進展


信息存儲最主要的方式是利用磁性材料實現的磁存儲。隨著存儲器件越來越快的小型化,磁性單元的尺寸也越來越小。此時,足夠大的磁各向異性能(MAE)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能維持磁性單元磁化方向在高溫下不發生無效翻轉,從而確保信息安全。納米尺度的過渡金屬團簇通常具有較大的MAE,在高密度磁存儲領域有誘人的應用前景。近年來,甚至有實驗證明了原子尺度的磁信息存儲的可行性。


金屬小團簇的磁各向異性調控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趙紀軍教授課題組與蘇州大學胡軍教授、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曾曉成教授合作,基於第一性原理計算和磁性理論分析,首次提出採用非金屬元素改變過渡金屬銥二聚體的分子軌道,從而調控磁各向異性的新思路,將小團簇的MAE從77meV大幅提高到294meV,為目前國際上報道的最高值。這種具有強磁各向異性的小團簇,將為高密度永磁存儲和微型自旋電子器件提供理想的構造單元。該成果以“Large magnetic anisotropy inchemically engineered iridium dimer”為題,2018年11月5日在線發表在Communications Physics 期刊上,論文第一作者為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梁曉慶,共同通訊作者為蘇州大學胡軍教授、大連理工大學趙紀軍教授和內布拉斯加大學曾曉成教授。該成果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Communications PhysicsNature旗下新創辦的物理類綜合性開放獲取期刊,主要收錄以物理科學為中心主題的高質量研究成果。

點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5-018-0078-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organic&utm_campaign=JRCN_2_RL_zhishe_commsphys_author_PR閱讀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