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貧窮落後,又沒有資源,為什麼大國總想征服它?

無痕連接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敗已經幾乎成了定局,美國總統決定在阿富汗留下5000多名士兵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也根本不可能建成所謂的西式民主秩序,除了征服能夠控制的有限地區外,其他地區仍然處於戰亂分裂和不穩定狀態,現在,連許多美國專家開始反思這個問題,為什麼阿富汗幾乎成了每個大國的墳場,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得從阿富汗歷史和文化傳統中尋找答案。

圖1 阿富汗地理很特殊

實際上,阿富汗是一個由其地形定義的國家而不是民族或者文化,他就那麼存在了幾千年。現代阿富汗是由英國人和蘇聯人的政治博弈構成的,而在阿富汗特殊的地形下,幾乎所有要進入阿富汗的部隊都需要長長的補給線,進而形成了不斷被騷擾的後勤補給,這樣的尷尬局面又無法緩解,因為巴基斯坦根本不會開放補給通道給外國。

阿富汗已經成為帝國墓地,不是因為這個國家不可戰勝的,而是它根本是無法控制,阿富汗的各種族和部落的群體對中央政府幾乎沒有忠誠,對於大多數阿富汗人來說,有個政府就是為了處理外交。大多數的阿富汗政府軍軍隊數量都不多,他們只是為了維持一個平衡的統治,而根本無法消滅那些分裂的割據部族武裝,武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外國勢力又不能替代他們統治,所以就形成了現在這副尷尬的局面。

圖2 強如蘇聯也在阿富汗鎩羽而歸

當年的英國人短暫的佔領阿富汗,然後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前蘇聯進入阿富汗後,致力於向其代理人發放武器裝備,並從阿富汗掠奪資源。在阿富汗北部邊界沒有強大的勢力來保持各部族的統一,經常生活在邊境上的部族互相貿易,流竄,無法剿滅,又互相支援,非常難以處理。在阿富汗南部邊境,印度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不穩定的南亞又成了滋生部族勢力的溫床,阿富汗的部族勢力在南亞和西亞之間到處流竄,也變得既能得到補給又難以消滅。

其次,阿富汗部族有著驚人的戰鬥訓練傳統,這些部族的出生率奇高,年輕男子非常多,每年部族長都會選派一批男性送到北方戰鬥,大多數人會在戰鬥中死去,而少數人會成為經驗豐富的戰鬥回到部族擔任領導職務,這種做法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習慣而且正當的,也就成了那些外來勢力老是覺得會有源源不斷的反抗分子出現的原因。

除此以外,美國的一些專家根據自己在美軍和阿富汗的調查還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

首先是驚人的腐敗。每個傀儡阿富汗政府不僅沒有能力控制地區,消滅部族武裝,獲得民心,反而都爆發出驚人的腐敗問題,他們拿著美國、蘇聯或者英國的錢中飽私囊,這讓阿富汗當地人民對這些入侵者毫無好感。

圖3 阿富汗部族勢力有戰鬥傳統

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一旦某個大國陷入阿富汗戰場,都幾乎都陷入無休無止的戰爭,或許這塊土地不管它才是最正確的。


軍事觀察員東旭


阿富汗貧窮落後,又沒有資源,為什麼大國都想征服它呢?我來淺述一下我的觀點。


歷史證明,阿富汗幾乎被不同時代的大國所入侵或者征服,比如十三世紀蒙古帝國西擴的時候就進攻並征服阿富汗,從而達到西擴的目的;到了十六世紀,波斯帝國又對阿富汗地區進行佔領;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英國又對阿富汗進行侵略,並且獲得阿富汗控制權,1885年,沙俄強佔阿富汗領地“彭迪”綠洲,力圖在與英國的競爭中保持平衡。當然最著名的還是現代的兩場阿富汗戰爭,一個是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一個則是現在美國都還在繼續的“清剿塔利班”戰爭。而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中,阿富汗足足拖了蘇聯十年,把蘇聯拖解體了;而美國對阿富汗的戰爭也拖到了現在,算一算也有七年了,這期間美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說消耗了美國的許多元氣,所以阿富汗被戲稱“帝國墳場”。



阿富汗為什麼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那還是它的地理位置決定的。阿富汗位於亞洲的中樞地帶,周圍有許多國家和它接壤。有哪些國家和它接壤呢?亞洲大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甚至以前還和印度接壤。當年蘇聯打阿富汗就是因為阿富汗南邊的巴基斯坦就是南亞出海口,而當時蘇聯和巴基斯坦關係不錯,不可能會去打巴基斯坦,自然要拿阿富汗開刀,一旦蘇聯拿下阿富汗,那樣蘇聯就變得四通八達,往西可以去歐洲,往東可以去太平洋,往南也可以去自由穿過,進入印度洋,這樣一來蘇聯和美國在冷戰中能夠獲得更大的優勢。



而美國為何要打阿富汗呢?有人說塔利班組織襲擊了美國的五角大樓,其實五角大樓是不是塔利班襲擊的都還不一定呢。美國打阿富汗完全就是為了它的亞太戰略白日夢。前面說到阿富汗和亞洲大國接壤,如果美國能夠佔領阿富汗,則可以在中亞地區對亞洲大國進行封鎖,那樣亞洲大國的西出口就被堵住了。而美國又在太平洋各島國又部署了眾多的軍隊,對亞洲大國進行了太平洋封鎖,而美國對南亞地區又實施了控制,從而對亞洲大國的南出口進行封鎖。這樣一來,全面對亞洲大國實施了包圍圈。其實美國在亞洲大國北面也在搞小動作,它怎麼搞小動作呢?美國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對外蒙古進行侵擾,從而把亞洲大國北面封鎖。這樣一來美國的白日夢就可以實現了。不過按照美國在阿富汗的進程,估計得花個十來年甚至永遠打不下阿富汗,而美國很有可能出現當年蘇聯的情況,被阿富汗拖垮。

正是因為阿富汗不管是在哪個歷史時期,都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加上阿富汗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更加吸引那些大國對它進行攻打和佔領了。不過,阿富汗作為“帝國墳場”能不能粉碎美國的的白日夢呢?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


國際時評


阿富汗雖然資源沒啥,但是地處亞洲大陸心臟地帶,因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當然,很多地方都被稱作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就僅僅這麼說阿富汗,就這太虛了,那麼阿富汗地理位置重要在哪呢?

先從北面看,歷史上存在過沙皇俄國以及後來的蘇聯,北面這個大國雖是大陸傳統強國,但是一直非常希望獲得印度洋出海口,這樣,俄羅斯的勢力不僅侷限於歐亞大陸,會向印度洋擴展。獲得阿富汗則是俄羅斯南下獲得印度洋出海口的重要一步,所以,不論是帝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都非常希望拿下阿富汗。

再從南面看,南面曾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的英屬印度,隔著阿富汗北面是老對手沙皇俄國,對其英屬印度造成極大的威脅,如果拿下阿富汗,首先增加了其英屬印度的戰略緩衝,則變得更加安全,其次,可以以阿富汗為跳板繼續進發,向北去侵蝕沙皇地盤,向西擠壓波斯,向東又可以對東亞造成威懾,所以大英帝國也是非常想搞定阿富汗。

不過,這些國家都打錯了算盤,雖然能得到阿富汗一時,卻不能佔有阿富汗一世,最終都退出了阿富汗。


北玄武


長話短說!

我是個地緣政治學理論的擁護者

其著作包含《海權論》《陸權論》等

其中陸權論的某些觀點可以在阿富汗得到完美的解釋

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而阿富汗就在這個世界島的中心地帶,這個地帶民族宗教複雜

政權更迭頻繁,戰亂四起,凡是想要稱霸世界的大陸性國家,

必然不可能繞過此地(典型的蒙古、蘇聯(沙俄)

而美國剛好完美詮釋海權論的某些觀點

其論點之中心在於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的重要性,

若是一個國家要成為強國,必須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動的能力。

當然,這個在於自己就是世界島的中心(哈哈)

但為防止其他大國成長為和海洋強國對應的大陸強國

真正的世界樞紐佈局是不可避免的(代表國家:英、美)


痛苦源自無知


阿富汗這樣的國家就是欠揍,把蘇聯換成中國也會去狂揍它一頓的,好比當年中國有越南一樣。知道被背叛的感覺是什麼嗎?好比你是一社會大哥,一個鄰居小弟投靠你了,你盡心盡力幫助它,結果轉頭它給你下絆子然後投靠你的對手去了,這時會不會有滅了它的憤怒,只要你有這個能力,肯定要滅了它,不然以後在社會上怎麼混?


用戶2486050119825


過去幾個世紀大國對阿富汗的爭奪主要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正好處於亞洲大陸的中心地帶,聯結東西南北各個方向。

在大陸爭霸時代,俄國和英國對阿富汗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因為阿富汗是俄國南下開疆闢土的必經之路,而大英帝國要保衛英屬印度的安全,控制阿富汗也是必須的。

所以這種現象和阿富汗有沒有資源沒有關係,就是地緣政治決定的(也可以說是當時政治家對地緣政治競爭執著的結果)。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但另一方面,大國因為地緣政治而爭奪阿富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海權時代再發展到資本主義全球化時代,陸上爭霸、地緣政治競爭已經讓位於其他更加重要領域的競爭。

01年美國對阿富汗發動戰爭並不代表美國對阿富汗感興趣,而只是反恐戰爭的特殊需求。對於美國來說,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無關緊要的,因為這個地區並沒有美國的核心利益。


布魯科夫


英國人說它是“全球帝國、區域強國和眾多鄰國都攪合一把的‘雞尾酒’”;上世紀60年代它曾“用蘇聯火柴點美國香菸”;21世紀其部落長老留下“美國人有手錶,我們有時間”的忠告……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地處亞洲中西部內陸、中亞—南亞—西亞的連接點,或更廣意義的亞歐大陸之中心樞紐。面積65萬平方公里,人口3465萬(2016)。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該地區一直是周圍幾個強大民族/國家爭奪的對象,“阿富汗”一詞來源就與他們有關,一說它來自梵文,古希臘史學家稱之為“騎士”,作為地名有強悍善戰之意。另一說是古代閃族酋長名字,當地人自認是其後裔,波斯語稱為“阿富汗人的土地”,而現代阿富汗語同波斯語關係要比與印地語密切得多。

公元前6世紀,阿富汗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此後,希羅多德作為第一個詳盡記載阿富汗歷史的史學家,生動地描述尚武的帕克蒂亞部落(有人認為就是普什圖人)。公元前330—前327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以非凡的才能、並藉助當地部落領袖完成艱難的對阿征服,“惡劣的氣候、複雜的地理環境以及驍勇善戰的當地人”使其大軍疲憊不堪,4年的阿富汗之旅也讓這位傳奇國王在當地家喻戶曉,留下建城和娶妻的佳話。隨後的近10個世紀裡,希臘—巴克特里亞、孔雀帝國、貴霜帝國、薩珊王朝、白匈奴等先後統治該地,公元699年,阿拉伯大軍控制了整個阿富汗,此時伊斯蘭教已在此傳播了約半個世紀。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該年代更具歷史意義——伊斯蘭教首次在該地區確立,並且深刻影響著阿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因為共同的信仰是國家認同的最強有力因素。

從公元8世紀到18世紀中期,阿富汗依然不是統一的國家,只是伊斯蘭教社會環境下穆斯林王朝、突厥人王朝、蒙古人王朝、莫臥兒王朝、波斯薩菲王朝的一部分。它是史學界公認的東西方文明十字路口,希臘、印度、波斯、中國的文化在這裡交匯碰觸,在學者眼中,阿富汗文化是多元的,既可感受希臘古風,又可聆聽佛國天語(以佛教聖地巴米揚為中心),“絲綢之路”千百年為當地中間商提供了利潤源泉,又將印度、西域文化傳至東方,它既有青銅時代分佈在歐亞大陸的草原文化,又可看到阿拉伯穆斯林文化的影子。

1747年,杜蘭尼普什圖人艾哈邁德掙脫波斯統治,統一所有普什圖部落,並在坎大哈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他把現今阿富汗所有地區統一起來,儘管一個多世紀後才得到廣泛的承認,歷史教科書稱之為杜蘭尼王朝,並作為阿富汗歷史的開端。1775年他兒子把都城遷到喀布爾——長期以來人口構成最為多樣化的城市,坐落於普什圖、塔吉克和哈扎拉三大族群分佈區的交界地帶,此後,阿富汗的近代歷史因為英、俄的介入波瀾起伏。

19世紀起,英、俄間爆發長達一個多世紀、史稱“大博弈”的衝突,阿富汗是主戰場之一,沙俄吞併裡海、鹹海沿岸地區後急於南下,已經控制印度的英國全力阻擊,1838—1919年,駐印英軍三次入侵阿富汗,戰術上沒得到任何便宜,戰略上奠定了阿富汗在英俄之間“緩衝器”的地位。

這段歷史的表述頗多,英國作家稱之為“豪賭”:每個玩家都控制著從“國王、埃米爾、宗教領袖、部族首領和狂熱信徒”在內的多張牌。阿富汗國王無奈地形容自己國家“像是處在兩頭獅子中間的綿羊,兩塊巨大石磨中的穀粒”。無產階級導師恩格斯更是留下洋洋灑灑(中文6400字)的文章,它脈絡清晰,栩栩如生地記述阿富汗地理、人文和第一次英阿戰爭全過程,文中寫道:“阿富汗人是勇敢、剛毅和愛好自由的人民。他們只從事畜牧業或農業,想方設法避開手工業和商業。報殺親之仇是部族的義務。然而,阿富汗人素以慷慨寬大的民族著稱,只有在受人挑撥的狀況下才例外;好客的規矩在他們中間非常神聖,哪怕是一個使用奸計而成為座上客的死敵……”

1884年起,在英、俄斡旋以至要挾下,阿富汗與沙俄劃定(西北和東北,東北方向因為俄國不願與英屬印度接壤,強迫阿接受人口稀少並延伸到中國的狹長地帶)邊界,以及與波斯的西部邊界。1893年,英屬印度外務秘書杜蘭德強迫阿富汗接受分隔阿、印(後為巴基斯坦)普什圖人的“杜蘭德線”,為兩國關係乃至地區衝突埋下禍根。

1919年8月,第三次英阿戰爭後英國正式承認“阿在內政和外交的自由和獨立”, 8月19日定為阿獨立日。在全球帝國、區域強國和周邊鄰國“攪合中”的阿富汗保持著應有的清醒,它在兩次世界大戰持中立立場,20世紀中後期實行不偏不倚的不結盟政策,周旋於蘇聯和美國之間。

上世紀50年代起,蘇美爭相援助阿富汗,蘇聯有軍事援助、基礎設施等長期項目,美國在教育和交通等方面也不甘示弱,時任首相達烏德曾得意地稱之“用蘇聯火柴,點燃美國香菸”。大國之火非小國可玩,1973年,查希爾的王國被堂弟達烏德推翻,阿富汗建立共和。1978年4月至次年12月,喀布爾先後發生三次政變,達烏德、塔拉基、阿明三位總統相繼喪命。1979年12月27日,蘇軍坦克開進阿富汗首都。

一個超級大國以10萬大軍干涉第三世界鄰國內政,蘇聯開創了國際關係危險的先例,同時把自己置於國際社會的對立面,不幸的阿富汗又一次淪為大國政治的犧牲品。1989年2月,蘇軍在死亡14453名軍人後撤出,背後是百萬阿富汗人喪生,百萬傷殘,流離失所者逾500萬的慘痛“賬單”,更留下軍閥割據、舉國貧困和數百萬顆地雷的政治全貌。

10年的抗蘇戰爭只是災難的開始,1992—1996年阿內戰又致8萬平民喪生,塔利班1994年崛起於坎大哈,1996年攻佔喀布爾執掌國家權力,到2001年被美國反恐戰爭推翻,塔利班不僅僅摧毀了巴米揚大佛,它與70年代後期開始的動盪、入侵、內戰“合力一處”,使得1747年以來形成的各民族和睦寬容的社會氛圍、王室——部族長老——宗教信徒的政治秩序和社會基礎蕩然無存。從另一視角看,美國全力打擊的塔利班,實為伊斯蘭主義和CIA共同培養的畸形兒,其成員都在戰亂和流離中長大,從小隻知戰爭不知家庭,因而熱衷破壞而不事建設。

古往今來,阿富汗一直就是埋葬帝國遠大目標的地方,美國同樣未能倖免,至2014年底聯軍結束在阿軍事行動,13年裡美國付出耗資萬億、死亡2200名軍人(聯軍共3000人以上)的代價,雖然拉登斃命、塔利班被推翻,阿富汗依然遠離和平安寧,它從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淪落為沒有外來幫助就難以生存的“乞討者”,兩大出口“產品”令人觸目驚心:毒品和難民!


ruixuezhaofeng


蘇聯、美國都入侵過阿富汗。美是為了滅掉塔利班政權,因為此政權是恐怖組織,還支持本拉丹襲擊美國雙子樓,在全世界的同情支持下,美國率聯軍迅速出動滅了塔利班及拉丹,幫助阿走向民主政權後他撤出了阿富汗。這裡重點說一下蘇入侵阿富汗事。

1978年蘇突然侵阿,推翻親美阿明政權,扶植親蘇傀儡卡爾邁勒。因為遭阿全民反對抵抗,國際譴責,自身傷亡巨大(十萬官兵傷亡),經濟損耗大,國內矛盾叢生,於89年灰溜溜撤兵。扶植擴大自己勢力這是他的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目的,在當時中東與美爭雄,失敗,故往南找出口。佔阿可直接到海洋出口,實現目標。阿與它有二千多公里邊境接壤,以為憑自己武器軍事優勢沒問題。未料遭巨大反抗。

蘇聯入侵阿富汗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包圍中國。美國與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關係密切,日本、韓國也處於美國勢力範圍中。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如果中美聯合就會形成對蘇聯的包圍。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在中蘇北部邊界、中蒙邊界屯兵近百萬,軍事政治對抗成為兩國的常態。此外,蘇聯對印度和越南兩國進行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積極打造成反華基地。

如果佔領了阿富汗,蘇聯就實現了對中國在陸地上的包圍,形成「C形」包圍圈。蒙古、中亞國家處於蘇聯的勢力範圍,印度、越南也基本上成為親蘇的國家,蘇聯從而孤立中國,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從而防止中美聯手反蘇。

阿富汗可以說是蘇聯的南大門,關係蘇聯的邊疆穩定和安全。阿富汗共產主義政權被推翻衝擊了蘇聯中亞各國的政治秩序,從而影響蘇聯控制下的中亞國家的穩定。此外,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也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另一原因。

遏制中國發展,向美國展示自己的肌肉,這也許是蘇聯心裡的真算盤吧。

蘇聯為了防止伊朗向阿富汗輸出革命,防止伊朗革命浪潮席捲阿富汗。總的來看,蘇聯入侵阿富汗是為了保障蘇聯南部安全與穩定,實現蘇聯的戰略目標。同時,防止伊斯蘭革命外溢至阿富汗,實現「反美遏中,防止中美合作」的戰略意圖。


光明進


帝國主義的思想作祟,總想著統治世界,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不好好搞,非要遏制這個那個,非要按著牛強喝水,把別人國家禍害的一塌糊塗,結果自己被陷進去了,白白浪費幾千億美金,這個也給全世界和中國任上了一課,要強大才能不被欺凌,自己強大了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


青山老鐵


本來,像阿富汗這樣又窮又沒資源、民風又彪悍的國家,一般沒什麼大國願意去搭理,可惜,上帝偏偏把阿富汗放在了一個“四戰之地”。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的核心以及博弈都在亞歐大陸上,不管是四大文明古國、還是時不時強大起來的遊牧民族、亦或是不斷崛起的地區大國,可謂繁星璀璨,目不暇接。可能人類的天性,自古以來,很多國家和民族強大起來就想著向外擴張,不管是希臘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俄羅斯人、英國人………

而阿富汗,就處在幾乎是一個亞歐大陸的核心區位。

它是東方文明的西方,是西方文明的東方,是印度文明的北方,是遊牧文明的南方……

從這裡,向東就是東方的中華文明區,向西就是波斯、阿拉伯、乃至西方文明、向北是生生不息的遊牧民族、向南是廣袤的印度文明區……

它就是東西方各個文明進行交流的交通要道,只要佔住這個地兒,就能佔據很優勢的威懾地位。

2000年來,每一個世界征服者都從這裡匆匆而過,奔向遠方,但真正佔據它的文明都只是短暫性的,這裡貧瘠、寒冷、地勢險要,民風彪悍,誰佔住這裡,即使表面上統治住了,也只是表面,只能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不斷的出錢、流血……直到筋疲力竭,甚至被拖死……

漸漸地,阿富汗獲得了“帝國墳場”的美譽。

不管是大英帝國、還是蘇聯、美國,他們即使在阿富汗維持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卻時刻面臨著永遠打不完的游擊隊,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戰場形勢除了不斷惡化,對佔領者不會有任何改變。

阿富汗本身就處四戰之地,佔領者再強,卻永遠不可能切斷外界對阿富汗抵抗者的源源不斷的援助。

每一個佔領者,都不能保證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忠於自己,既然你在阿富汗,總有一大票的國家在明裡暗裡給你各種不舒服。

在到處是高山峽谷,8成以上國土是山地、荒漠的阿富汗,現代化的戰爭手段對其毫無意義。

美軍除了創造幾百萬美金的導彈打掉一頂破破爛爛的帳篷,對阿富汗的游擊隊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山地作戰,躲藏跑襲……美軍是防不勝防,活生生把正規軍練成了驚魂不定的治安軍。

阿富汗游擊隊在正規戰確實打不過蘇軍、美軍,但是游擊隊的抵抗永遠不會停止,而且人數越打越多,越打越強,這個有點類似於越南的游擊隊。

至於阿富汗的正規軍,從士氣上就無法戰勝游擊隊,執行任務時能不逃就很不錯了。

美軍現在在阿富汗都快18年了,但是他們不敢撤離阿富汗,就怕美軍全撤了,阿富汗政府分分鐘被塔利班團滅,這個代價,美國人輸不起,也只能強忍著難受死耗在阿富汗了。

最可憐的,也就是那些憋出內傷的美國大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