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為什麼不再建一個空間站?

Z先生43183224098


首先,即使美國經濟總量很大,但是對於太空項目的經費其實並不多,NASA每年都哭窮,而且奧巴馬政府的星座計劃也因為經費問題被取消了。光是美國一個國家對於太空項目的經費,是無法支撐整個空間站項目的。

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建造迄今為止最大的載人空間站。經過近十餘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設計,直到蘇聯解體、俄羅斯加盟,國際空間站才於1993年完成設計,至1998年才完成第一個模塊的發射升空。

加上空間站不涉及軍事目的,如果中國的空間站完成全面部署,並對美俄等國家開放,美俄等國家可以向中國申請進行太空科研項目,這樣一來就更加不需要折騰自己的空間站了。


奧秘365


目前的太空站項目,除了太空育種,太空教學,似乎還沒有其它直接效益的產生,當然,這樣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地面上成千上萬的科研機構和工廠企業都會因為這個項目而提升自己的技術。然後轉向軍用、民用,帶動經濟的發展。但是,這些發展數據很難體現在國會報告裡面,選民也不會認同。


目前在軌的是多國合作的”國際空間站“,預計2024年後退役。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英語: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俄語: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縮寫為МКС)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這六個太空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參與該計劃的共有16個國家或地區組織,以美國、俄羅斯和其他4個重要成員是歐空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1] 。歐空局成員國中參與到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國家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挪威、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其中英國是項目開始之後參與進來的。


看看,目前的國際空間站,預算1600億美元,實際耗資已經是預算的4倍多,後面還得繼續添加,這麼多國家機構共同參與的結果,當中大部分是所謂的老牌西方發達國家,龐大的資金預算如果單獨拿到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會,直接就扔到垃圾桶裡面了,連表決的意願都沒有。


空間站是人類尖端科技的結晶,它提供的近地軌道實驗平臺,是地面試驗室難以比擬的,僅微重力這一條,地面就無法模擬;空間站外的天然高真空,更是實驗材料科技的絕佳場所,很多工程技術問題,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夠得到驗證。空間站是人類踏足外太空的起點,很多涉及到深空探測、外星移民的生物學難題必須先在空間站得到驗證並取得充分的數據,然後才能夠邁開探索的腳步,否則就是一部踏空,滿盤皆輸。

(在軌的天宮二號)

中國在過去40年中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國內的科研、生產已經躍升了幾個臺階,其他國家以前是排擠,現在是嫉妒,我們有必要自己發展空間站技術,才能夠在今後數個世紀不會被他人掣肘。目前的空間站計劃,也只是初步,空間採礦(主要是小型性捕捉和冶煉)、空間大型設備自建、空間種植、生態圈建設,疾病防疫等等還是空白,這些項目投入的資金,人力,比建設太空站要多數十倍!瀏覽過NASA和歐洲航空航天局的網站,沒有發現這些項目,甚至種植小麥的提議都不敢。

(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當今的高科技是錢和人才的遊戲,沒有龐大的資金作為墊腳石,科技高峰上面的璀璨寶石,只能夠伸長脖子看。


諸葛村姑


建一個空間站的費用是多少,你知道嗎?所以說沒有一定的回報,不管哪個國家都不會盲目的去建一個空間站的。


萍水相逢130125491


建空間站耗資巨大 不是說想建就建的 現在只有幾個大國擁有空間站(包括我們中國)


於洋68217


我認為,建立國際空間站需要的經費巨大,一國難繼,二是科技需求複雜,三是可以瞭解中國的實力,合作可以相互瞭解,各方共贏嘛!


山野村人41


空間站壽命不大,耗資巨大,沒有一定國力支撐不起來的。



繪畫吧畫畫


美國沒有足夠大的助推器,俄羅斯有大的助推器但是經費不足,所以21世紀初美俄開始合作進行航天實驗。所以建造新的宇宙空間站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做支撐。厲害了我的國


柯奕abcd


空間站耗資巨大,不是隨便就能建造的


ZhangLaoSan


這不是隨便一個有錢國家就能做到的。


誠臣4


第一是看國家的經濟能力是否能支持巨大的開支,二是佔時已經不需要空間站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