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最近朱雨辰火了,不是因为作品,

而是因为他的妈妈。

这源于一档综艺《我家那小子》,节目的内容就是跟拍明星在家的日常。

作为嘉宾的朱雨辰,其妈妈的一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频频上热搜,一时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男女有分工,女的就应该贤妻良母。

既然把你娶进来了,既然你愿意进这个家,你就应该担起责任,

就是这个角色,有要求,不能放低标准。”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而且,她对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都知道并作出了干预。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以致于朱雨辰到今天都仍是单身。

看到这熊才感慨,原来明星光鲜的表面下也和我们普通人有着同样的烦恼。

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控制,让子女在“以爱为名”

下被压得喘不过气。

最近,台湾和Netflix合作,出了一部关于父母、子女、教育的剧,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本剧为公共电视台时隔12年,继《危险心灵》后推出的教育主题戏剧。

取材自吴晓乐作家的同名小说,以其中的5篇故事改编为《茉莉的最后一天》、《妈妈的遥控器》、《必须过动》、《孔雀》与《猫的孩子》五个单元,每单元皆有2集,全剧共10集。

有点拗口的标题取自于纪伯伦的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虽与你同在,

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而不是思想,

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而不是灵魂。

生命不可倒行,

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目前刚更新了两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和《猫的孩子》。

之所以被成为台湾版“黑镜”,是因为它略带科幻风格魔幻主义色彩的叙事相结合,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我敢保证,你看完一个故事之后,更多的背脊发凉

我们就那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来说。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这同样是讲述一个关于母亲过度控制儿子生活的故事。

因为父母离异,15岁的小伟跟着母亲过日子。

小伟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很好,但有画画天赋,总喜欢爱课本上涂涂画画。

和几个死党商量毕业旅行的事,但自己的成绩考得不好,母亲不可能同意他去旅行。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后来他想了一招,仿刻了学校的印章,伪造成绩单。

这事被母亲知道了之后,小伟的噩梦开始了。

他好像永远被困在了同一天

在街上会撞到同一个人,坐同一辆出租车上学,讨论同样的毕业旅行话题,漂亮女生和死党表白,伪造成绩单等等。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母亲的一番话让他困惑:

我不是给你三次机会了吗?

原来,母亲手里有一个遥控器,可以随意控制小伟的人生。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她让小伟重复同一个周三,是想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有机会改正它。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如果小伟不作出改变,他将永远被困在同一天。

最后小伟改正了这个错误,才打破了这个循环。

但自从妈妈有了这个遥控器之后,对小伟的要求开始变本加厉

不让他参加毕业旅行,给他报了个补习班。

一次学不好,没关系,反正有遥控器,可以学十次啊。

学十次你总该会了吧。

《我家那小子》里,朱雨辰妈妈要求儿子每天必须喝自己自制的梨汁,这个果汁她熬了十年,十年如一日,朱雨辰不喝都不行。

在这部剧中,母亲知道儿子不喜欢吃苦瓜,但也要求他吃。

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小伟想穿一件自己喜欢的T恤去上课,不行,必须要穿母亲买的衬衫。

母亲正在用遥控器杀死小伟的个性

直到有一天,小伟在图书馆遇上了一个女孩——小岚。

两人因为共同的爱好画画亲近了起来。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最让小伟羡慕的是小岚的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心所欲。

小岚的艺术家父母也很开明,支持女儿所做的一切。

这些都是小伟最欠缺的。

青春期的少年懵懂,两人自然而然地牵起了手。

但好景不长,母亲还是撞破了两人的约会。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后果可想而知,小伟被迫回到了认识小岚之前的时间。

那会的小岚根本不认识小伟。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这一次,母亲用遥控器杀死了小伟的爱情

生无可恋的他想到了自杀。

割腕、电击、跳楼,一切自杀都于事无补。

母亲的遥控器会一次又一次地将小伟“起死回生”

活着身不由己,连死都控制不了。

小伟的那一句:

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同情之余更感恐怖。

本剧在惊悚气氛的营造上十分到位,很多时候都让人毛骨悚然。

片中多次出现一个小人偶的特写,

母亲看着这个人偶出了神。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这个人偶仿佛就是小伟的一生,小伟的一生都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

最后,小伟接受了被遥控器绑架的命运

按照母亲设定的人生轨迹,过上了别人眼中“成功”的生活。

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一无所有。

因为自己的人生根本就不属于自己……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妈妈的遥控器》这个故事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人细思极恐。

现实中,我们的父母没有这种遥控器。

但我们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被“遥控”过。

不让玩游戏,因为对学习不好;

放假就能玩疯?不可以,因为要上各种补习班;

当你憋了一肚子气,有满肚子的话要找父母理论的时候,父母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你无言以对。

这句话就是: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

中国传统讲求忠孝,父母和子女根本不可能再一个层面上平等沟通。

父母总会指责出我们的错误,

但你有见过父母在你面前认错吗?

成东日在《请回答1988》里的台词每次看都让熊深有感触。其中有一幕是:

委屈的二女儿德善终于爆发,抱怨父母不自觉的偏心。

成东日独自在商店门口等待当奥运举牌小姐的德善回来,为她准备了蛋糕。

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

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你以为台湾只有偶像剧?这部台版“黑镜”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日本小说家

伊坂幸太郎说过: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家长第一次做父母,我们第一次当儿女,为什么不能平等的一起走过这一生呢。

中国式教育的典型,就是自己不成功,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替自己成功。

但他们忽略了孩子只是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

并不是因为你才来到这个世界。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是他们自己的,活成什么样子也应该是他们自己负责。

孩子的确是你的孩子,

但他更是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