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第一神器,雖然只是手槍,連發時火力卻堪比一挺輕機槍

抗戰第一神器,雖然只是手槍,連發時火力卻堪比一挺輕機槍

(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

劉湘從軍時上的是弁目學堂,全稱為四川陸軍速成學堂,也稱速成學堂。清末編練新軍需要培養大量下級軍官,由此便促成了速成學堂等一大批軍校的設立。軍校時代的劉湘,怎麼看都沒有要發達的跡象。他性格內斂,深沉而不露鋒芒,成績也不過中等水平,甚至他都不怎麼愛外出活動,自然難以引得外界矚目。

劉湘唯一的樂趣似乎就是睡覺。此君平時的標準形象是,拖兩行清水鼻涕,眯縫著眼睛,一副渾渾噩噩的樣子,而且彷彿要麼不倒下睡覺,一倒下去就會長眠不醒,同學們都戲稱他為“劉瞎子”。

沒有人瞧得起劉湘,他也幾乎沒有朋友。畢業後,劉湘被分到了周駿的第一師。第一師是第十七鎮新軍的基幹部隊,軍官們眼光都很高,劉湘在軍校被人看扁,到了軍營還是一樣。

軍營之外,卻有一個人分外看好劉湘。這是個編織篾簍的匠人,姓王,乃一字不識的文盲。王篾匠的業餘愛好是相人算命,他算命不收錢,但據說算得比瞎子還準。除此之外,不管寒暑,他每個月都要抽出幾天夜觀天象,以便“預測天下大事”。

抗戰第一神器,雖然只是手槍,連發時火力卻堪比一挺輕機槍

(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

見到劉湘這個貌不驚人的小軍官,王篾匠眼睛一亮,直呼劉湘前程遠大,不可等閒視之:“好好努力吧,有你飛黃騰達的一天!”

王篾匠是不是在瞎掰,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但他作出的這個預測確實應驗了。劉湘從排長開始,先後升為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如果說排連兩個階段,尚算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話,從營長開始,就有些讓人眼花繚亂了:每打一次仗,他的官就升一級,“遇缺即補”,最後連老上司周駿都倒掉了,仍擋不住他火箭式的躥升。

劉湘的官運為什麼會這麼好?

首先得承認一點,在戰亂時期,軍人不能打仗是很難升職的,劉湘符合能打仗這個標準。清末民初那個時代,說你能打仗,主要不是說你有多高明的技戰術,而是隻要夠膽,敢閉著眼睛往上衝就有資格入行了。川人稱劉湘為劉莽子,莽子在四川話中是猛的意思——你別看他平時眯縫著個眼,老實得不能再老實,但在某個僻靜的拐角處,敢向你潑大糞的,正是這小子。

事實上,確實有很多次,劉湘所在的部隊本已陷入危局,都愣是靠劉湘死戰才得以反敗為勝。比如他在擔任旅長的時候,曾攻某一陣地不下,不得已退回司令部。正好上司在大發雷霆,副官報告說劉旅長到,上司大喝一聲:“難道劉旅長就殺不得嗎?”劉湘聞言轉身就跑,不是逃跑,而是到前線親自督師反攻,結果一鼓而克。

抗戰第一神器,雖然只是手槍,連發時火力卻堪比一挺輕機槍

(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

軍隊裡面,猛人莽漢很多,劉湘超出他們之處,在於會動腦子。尤其在一些難度極高的攻堅戰中,要是沒點絕活,光知道拿血肉去擋子彈,有多少莽子也得完蛋。

當時國內已逐漸開始流行自來得手槍。說到自來得,有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何方神聖,但如果改個說法,叫它駁殼槍、盒子炮、二十響、快慢機、大肚匣子……,大家也許就會有如見老友的感覺了。

沒錯,從民初一直到抗日戰爭,駁殼槍從來都是中國軍人嚮往的標配武器。這種手槍可以連發,一梭子過去,其火力甚至可與輕機槍相媲美,在近戰中威力很是驚人。劉湘由此鑽研出了一種看家戰術,他精心訓練了一支手槍隊,每當遇到緊急關頭時,便把手槍隊壓上去,往往能收到奇效。

估計是小時候看演義看多了,劉湘把手槍隊比作是岳飛的鉤鐮槍,他就靠“鉤鐮槍”來破敵人的“柺子馬”。

抗戰第一神器,雖然只是手槍,連發時火力卻堪比一挺輕機槍

(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實體書《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