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研究證實手機輻射可致雄性大鼠患癌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英媒稱,美國對無線電波輻射——手機釋放的一種輻射——的影響進行了一項長期研究。這項研究顯示,“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受此輻射嚴重影響可致雄性大老鼠患癌。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1日報道,美國國家毒物管理局(NTP)在當日發佈的最終研究報告中判定,在雄性大老鼠體內還發現一些證據,表明此類輻射與腦部和腎上腺腫瘤有關,但在雌性老鼠以及雄性小老鼠體內並未找到明顯的患癌證據。

報道稱,NTP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管理運營。該機構承擔的一項科研任務是對手機輻射進行毒性評估。

測試中使用的輻射水平遠高於大多數人遭受的輻射水平。但研究人員稱,研究結果表明,無線電頻率與腫瘤“確實”有關——至少對大老鼠而言。

NTP高級研究員約翰·布赫說:“研究中使用的輻射水平不能與人們使用手機遭受的輻射水平進行直接比較。研究期間,實驗用的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整個身體都承受到無線電頻率的輻射。相比之下,人們遭受的輻射主要集中在所持手機附近的局部特定組織。此外,研究中的輻射承受水平以及持續時間也超過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的水平。”

但他說:“我們認為,無線電頻率輻射與雄性大老鼠體內的腫瘤確實有關,很多外部專家也認同這種觀點。”

報道稱,這項研究歷時十年,耗資超過3000萬美元。研究人員每天會讓測試動物遭受9小時的輻射,隨後搜尋其體內組織患腫瘤的跡象。這是截至目前就輻射影響進行的受控程度最高的研究。研究結論給人類提出了很多問題。

研究發現,相比未受輻射影響的大老鼠,遭受輻射的雄性大老鼠的心臟腫瘤發生率較高,而在雌性大老鼠以及雄性和雌性小老鼠體內,患癌跡象據稱“並不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