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著名江河詩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出自南唐·馮延巳《謁金門》詞。詩句寫風生水起的自然景象,卻寫得別有情趣。“皺”本是指人的皮膚運動的堆積,而詞人卻將風起而水起漣漪比作“皺”,這是將無情事物有情化,故格外新穎而引人興味。

七首著名江河詩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二、大江闊千里,孤舟無四鄰。

出自南朝梁·朱超《舟中望月》。以闊大之背景襯托孤微之事物,遂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兩相襯托,便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反差效果,從而將詩人在異鄉、舟中望月的孤寂無助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出自漢·劉楨《贈從弟三首》。泛泛,澗水暢流之狀。磷磷,水中見石之貌。詩句寫溪水悠悠、石出水中的景象。

七首著名江河詩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四、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出自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詩句寫從雨花臺所見長江流出於萬山之中、山勢隨江水往東延伸的景象。前句寫江水的來歷,後句寫山體的走向。“盡與江流東”,言山體走向與江流方向一致,由詩句山水相襯,更顯江水浩蕩與山體延伸的遒勁之勢。

五、地到盡時天不斷,人能來處鳥難過。

出自清·沈受宏《渡海》。詩句寫大海的廣大無邊。前句直寫,後句通過誇張予以強調。

七首著名江河詩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六、隔岸忽沉燈數點,如山湧到雪千盤。

出自清·吳錫麒《觀夜潮》。詩句寫錢塘江夜晚漲潮將對岸映入水中的幾點燈火淹掉,潮漲之時浪花似雪、浪頭如山的景象。“如山湧”是比喻,“雪千盤”是誇張,都是描寫錢塘潮的壯觀形象。

七、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

出自唐·賈至《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迪同泛洞庭湖三首》。詩句寫秋日湖岸楓葉紛紛而落、洞庭湖水淡淡生波的晚景。雖是寫秋天蕭殺之景,卻色彩豐富,如詩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