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內40多國集體反對,我國卻投下贊成票,日本鬆了一口氣

在很多人眼中,日本人極為殘忍,尤其是廣受國際批評的捕殺鯨魚行動,被眾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狂噴。估計很多國人普遍認為我國是反對日本這一行為的,然後中國卻在關於日本捕殺鯨魚的國際會議上投了兩次票,一次贊成一次棄權,沒有反對。也就是說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不反對日本捕殺鯨魚行動。

1、歐洲多國譴責日本,關鍵時刻中國竟投贊成票

歐洲有各種各樣的環保極端主義組織,例如“綠色和平”和“海上牧羊人”,他們在每一年都會大打同情牌,面向全世界公佈鯨魚的無辜,滿滿的聖母情懷,相信有不少人都曾看過《海豚灣》紀律片,從而敵視日本關於任何海洋生物的捕殺行為。美國、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多達40個國家集體反對日本的捕鯨計劃,然而中國卻在國際捕鯨委員會2006年年會上,對日本的提案投了贊成票,在其商業捕鯨提案上投了棄權票,中國這一票成了關鍵,日本得以繼續捕鯨。

美國在內40多國集體反對,我國卻投下贊成票,日本鬆了一口氣

2、事出有因,捕殺鯨魚也有限制

鯨魚就該被保護?這其實是相對性的,大家都是魚為什麼菜市場的鯽魚就該被下鍋。通常被列為保護對象的都是珍惜動物,估計有同情心氾濫的讀者會說鯨魚難道不是珍惜動物?事實上,它們不完全是。抹香鯨、座頭鯨等鯨魚的確是瀕危鯨類別,但這並不屬於日本捕殺的鯨魚類別。日方主要針對的是種群數量在60萬頭以上的小鰛鯨、南極小鬚鯨等等。且日本每次獵殺的數量總和還不及擱淺死亡的數量。眾所周知,鯨魚算是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物種,除了某些大型鯊魚可以襲擊外,基本上沒有其他海洋生物能殺死它們。試想一下,放任不管,那將對小魚小蝦造成多大的危機。漁民賴以生存的漁業資源,不就靠這些魚蝦麼?

美國在內40多國集體反對,我國卻投下贊成票,日本鬆了一口氣

3、以“善心”做幌子,實則為了利益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看表面,澳大利亞、美國強烈反對捕殺鯨魚是覺得這些生物可憐?那為什麼澳洲人沉迷殺袋鼠,不一樣覺得袋鼠數量太多了麼?言歸正傳,這些國家善心是假,利益為真。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拉美分會的負責人曾經對外表示“活著的鯨魚比死的更值錢”,觀鯨項目每年可為這些國家帶去超過10億美元的利潤。此外,日本不再獵殺鯨魚後,日本島、中國沿海等等海域附近的漁業資源都將急劇減少,那就只能從西方進口替代食品。一頭成年鯨魚一天可吃幾噸到10噸磷蝦,如果不稍加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美國在內40多國集體反對,我國卻投下贊成票,日本鬆了一口氣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四處宣揚環保的幾個主要國家,反而是座頭鯨等大型鯨魚成為瀕危動物的罪魁禍首。當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剛成立時,就是這些歐洲國家動作最快,超出協會規定濫殺,致使這些大型鯨魚銳減。我們不僅反思,歐洲拍攝的紀律片細節那麼到位,或許和當年其本身就是參與者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