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雖然我一直是申花球迷,但是直到初中,我最喜歡的顏色,依然是綠色。直到現在,我QQ中使用的字體顏色,依然是最早最早,我剛開始使用QQ時候的綠色。

命運告訴我,我和綠色的緣分,沒完……

13年底,綠地集團空降申花,硬是把奄奄一息的我們,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給了20歲的申花,第二人生。

第五個賽季,即將過去,對於綠地,對於集團,心裡面,充滿了感激,恩重如山,血濃於水。

集團之於申花,似沙洲裡的一汪清泉、如嚴冬中的一團篝火、是及膝襪包裹下,大腿上的小抄。

集團在足球上的作為,不是一般的作為,是職業足球的典範、是理性消費的楷模、是急功近利者的照妖鏡、是偉大中國夢的倒映。

集團的職業

集團給予申花的,是最強有力的支持,最有能力的管理團隊、最頂尖的教練團隊、最棒的後勤保障團隊、最強大的球員班底、最出色的球迷設計資源庫、最專業的官方微博運營、最出神入化的媒體親友團,還有,最最先進的,賽車座椅、高逼格冰桶、溫水泳池……等等等等。雖然在房地產行業,集團披荊斬棘,但是在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他們依然可以以近乎職業的手段,運營著中國最頂級的職業俱樂部。1次足協盃冠軍,1次亞冠正賽參賽資格,1次亞冠資格賽參賽資格、多次擠進聯賽前半段。換做任何一個其他團體,都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集團的無私

別說集團多有錢,試想一下,身邊向你鞠躬叩拜的流浪漢,你願意給他多少?集團的股東們,拿出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讓申花活下去、讓球員們有工作、讓工作人員有title、讓球迷……有球看。他們圖什麼?不求回報、不求得到、不求我們的一句感謝。

集團的寬仁

哪一個人沒有點惰性?“球員也是人”。集團在對俱樂部高要求的前提下,依然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用心對待俱樂部下面的每一個人。球員也是人,隨著生理年齡、情緒狀態、家庭原因、網紅飯店開張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球員的訓練狀態、比賽態度以及外貌身材。集團沒有用統一的、沒有人情的標準,去限制每一個球員。而是給了他們最大的自由度,在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之餘,給予了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在最自如的環境下,安心的待在申花這個團結的大集體中。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集團的謙遜


任何一個有所成就的公司或者團體、甚至個人,往往有著極其強烈的求勝慾望,因為只有在殘酷的環境中做到最好,才有可能比競爭對手走的更遠。但是積澱更為深厚的集團,也許早已看破紅塵,一切的虛無縹緲的利益、金錢、成就,在人情世故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他競爭對手的好,也是整個環境的好,只有整個環境好了,盤子大了,在裡面活著的個體,才能更加滋潤。深知了其中的緣由,不立竿見影、不隨波逐流、不乘風破浪。對於經濟利益共同體的打造,這是最出色的示例。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集團的魄力


中國的房地產企業,2018年都在抉擇的十字路口。集團亦然,除去陳舊的糟粕、開闢新鮮的領域,集團在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依然沒有放鬆對俱樂部的關心與投入,這是每一個關心申花的人的幸運,我們深知這一點。出席進博會開幕式的張總神采奕奕,面對未來,他充滿信心,預計採購金額超過75億!希望申花的投入,沒有對這個數字產生影響,希望這些採購的數字,可以成為集團開啟第二人生的金鑰匙。

感謝綠地,感謝集團

最近很忙,沒有完整的沉下心來的時間,碎片化的思考,讓我花了整整一天,都沒有想出今晚要寫點什麼。我曾想過違心的祝福一下隔壁、我曾想過繼續暢談申花今晚的技戰術、我曾想過帶一波節奏重操舊業調侃一波隔壁、我曾想過痛罵一頓俱樂部不痛不癢的生存法則。

但當看到申花比賽結束一分鐘後,另一個屏幕中,隔壁的替補席球員衝進場內的那一霎那,我決定,還是要感謝一下綠地,感謝一下集團,我能以申花球迷的身份,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雙十一,18賽季的最後一個主場,我們再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