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喆: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在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記者:國家發改委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增強民營企業信心?

寧吉喆: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7%,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增長9.9%,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我國經濟以自身良好的基本面,有效對沖了外部影響和衝擊。同時,經濟運行穩中有變,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凸顯。民營企業預期不穩、信心不強,是多種因素相互疊加碰頭的結果。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出的六方面政策舉措,積極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當前,最重要的是紮實推進落實中央提出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各項部署,保持國內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特別是要大力培育發展國內市場,使廣大民營企業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在鞏固民間投資良好增長勢頭方面,下一步將開展哪些工作?

寧吉喆:今年以來,我國民間投資持續保持回升態勢,增速保持在8%以上,快於整體投資的增速。目前民間投資已經佔整體投資的約60%,但民間資本發展的潛力還很大,空間十分廣闊。這些年,隨著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民間投資比重上升,我們主動為民營企業服務,為民間資本服務,吸引他們進入國家投資項目。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領域,集中向民間資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前期工作具備一定基礎、投資回報機制明確的項目,進一步調動了民間投資積極性。

下一步,重點是抓長效、優服務、清障礙。所謂抓長效,就是每年常態發佈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清單。對已公開推介的項目,明確支持措施,持續做好跟蹤調度和後續服務,使民間資本進得來、穩得住、能發展;所謂優服務,就是進一步清理投資審批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加大國家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和應用力度,實現各類審批事項辦理平臺全覆蓋,全方位提高投資服務引導水平;所謂清障礙,就是繼續破除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性障礙,鼓勵民間資本重點投入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項目,鼓勵各地借鑑有關地方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開展“銀稅互動”等做法,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

現在,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短板還不少,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不能適應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需要。我們將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把握好投資的方向,聚焦要補的短板。在此過程中,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進來,這必然將為民營企業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記者:在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國家發改委將出臺哪些舉措?

寧吉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7個重要領域率先開展試點,截至目前已推出三批共5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範項目,推動了混改企業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也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下一步,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為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釋放更大空間。

一是擴大試點範圍。在做深做實前三批50家混改試點基礎上,將盡快啟動第四批試點,持續釋放試點示範效應。

二是用好民間資本。重點在充分競爭的行業和領域,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通過企業股權結構優化,促進企業治理結構優化,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出臺重要領域混改試點企業員工持股等政策措施,完善與混合所有制企業相適應的市場化薪酬機制和更加靈活的工資總額管理制度等,探索適用於“混改後”企業的國資監管新模式。

記者:如何更好地弘揚企業家精神,全方位推進產權保護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

寧吉喆: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方位推進產權保護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相關工作。

一是完善法治體系。推動完善財產權保護法律規定。推動在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上取得更大突破,解決一批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問題,有多少錯糾多少錯,還當事人一個公平,發揮“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的示範作用。

二是強化政務誠信。推動地方政府強化誠信履約意識,切實保護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目前,我們正會同全國工商聯,研究共同開展產權保護領域政務失信專項治理,切實推動解決一批因政府失信導致企業權益受損的問題。

三是保護知識產權。推動修訂專利法、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對侵權者形成有力震懾。在更多創新活躍地區設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高維權保護的便利性,降低維權保護成本。

四是加強政商溝通。我們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的政策文件,推動各地方、各有關方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為企業家幹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記者:如何持續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大支持?

寧吉喆:針對當前中小微企業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營商環境欠佳、稅費負擔重、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我們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從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和用工制度、鼓勵技術創新、強化政策落實等7個方面,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我重點介紹3個方面情況。

一是實施負面清單。在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同意後,將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同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適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行調整,不斷提高清單的科學性、規範性。

二是優化營商環境。在初步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完善指標體系、健全評價機制,在部分省市縣區全面推開營商環境評價試點,2020年在全國推開。著力構建項目先建後驗、合法權益損失補償、長期幫扶服務等制度,大力推動解決“群眾辦事百項堵點疏解行動”徵集到的辦事堵點問題,為中小微企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三是減輕稅費負擔。圍繞稅費負擔重、政策獲得感不強等問題,著力增強政策含金量,深化增值稅等領域改革,進一步清理規範涉企收費,降低偏高收費標準,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讓企業切實享受到減負政策帶來的好處。

總之,面對外部風險挑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民營企業攻堅克難持續發展的潛力巨大。相信民營企業一定能夠迎風破浪,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優,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