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今天韓國大街上都是韓文,而實際上韓國在歷史上和日本一樣都是使用漢字的。到今天韓國人的身份證和韓國人的名字都是漢字。為什麼呢?道理其實非常簡單,韓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就跟漢語中的漢語拼音是一樣的。如果你的主要語言是一種拼音文字的話就會出現一種很大的問題,就是重名重姓的人會不計其數。因為朝鮮歷史上一直是使用漢字的,直到朝鮮王朝,也就是朝鮮最後一個王朝李氏王朝的世宗大王的時候才開始頒佈訓民正音。世宗大王今天就印在韓國的10000韓元上面,可見世宗大王對朝鮮的貢獻有多大。而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明了今天的韓文,也就《訓民正音》。

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首爾的世宗大王塑像

為什麼要頒佈推行這個新的文字呢?他在這本《訓民正音》的第一頁一開始就寫著,“東國語音,異乎中國。”

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訓民正音》第一頁

因為朝鮮文字的發音和我們中國的發音並不一樣,這樣的話就可以提高識字率,降低文盲率。想法雖然很好,可是當他的《訓民正音》一頒佈,朝鮮王朝兩班貴族,文班和武班伏闕上書,懇請國王收回成命。他們認為我朝鮮王朝號稱“中華”,所以記錄朝鮮王朝的歷史中有一本書十分有名叫做《小華外史》,當時又稱自己為“小中華”。所以文武百官的上書的意思就是我朝鮮既然號稱“中華”,怎麼能不用中文呢。古時候中國周圈只党項、蒙古、女真、西番、日本,這些少數的蠻夷國家才自己用自己的文字,朝鮮如果是換了文字不是自絕於中華嗎!

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世宗大王

但是世宗大王說我發明這個不是為了要代替中文,他不是文字,他就是一種拼音,能更好的理解學習漢字用。這才說通了文武百官。直到1945年韓國光復之前,漢字是韓國唯一的官方文字。要是在韓國不認識漢字,連賬本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說讀書、做官了。科舉考試都是使用漢字,而且國家的方針、法令、國王的教指全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訓民正音》

所以記錄李氏王朝27代國王的《李朝實錄》被韓國學者翻譯成了韓文,因為原來在上面書寫的都是漢字。所以中國人現在去讀韓國的史料是一點障礙都沒有的,尤其是明末和元末時期中國的史料缺失,或者中國自己的史料出現矛盾的時候。比如元朝人說自己怎麼怎麼牛x,明朝人也說自己哪些方面牛x,但是到底誰最牛,其實很多權威的都是在朝鮮方面留下的史料中能夠考據到的,朝鮮的史料反而比較中立和客觀。

韓國原來號稱“小中華”,只會中文,創造韓文只是當做漢語拼音?

李朝實錄

所以《李朝實錄》今天我們在中國也能買到,書非常厚還有十幾本都是漢字寫的書。到了1970年韓國廢除了漢字,可是到了今天韓國覺得漢字還是得存在在他們文化當中,要不然這個和韓國自己的傳統文化也斷絕了關係。這樣就可以看出來一個名族對外面最有影響力的還是文化的輸出而不是武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