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性格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是苦难(图)

每一种性格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是苦难(图)

【柯云路:破译疾病密码】

#生病是因为有需要,生病是因为有好处#

一个人生病,第一是病给自己的,第二是病给他人也即家人、亲朋好友及周边社会环境的。

生病的“好处”主要有如下这些条:

病给自己:“第一个好处”,是释放过度的愤怒、气忿、嫉妒、仇恨、痛苦、悲伤、郁闷、冤屈、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等消极、不良情绪的。

一个人有了某种压抑过分的强烈情绪,又没有表达、发泄的方式,只好以疾病的方式隐蔽地表达出来,以求心灵深处的某种平衡。

大怒而不得发泄,郁结成肝病,就潜意识而言,毕竟是怒过了,有了表示了。

思虑过度,伤脾,不思饮食。于是,过度的思虑也便有了表达。饭都吃不下了,算是对得起所思虑的人与事了。

病给自己:“第二个好处”,释放过度的忏悔、羞愧、歉疚、负罪感等情感及情绪。

这时,某一种疾病就是以自罚、自惩的象征意义出现的。因为曾经流产了,觉得对不起未能降临的生命,于是,就有了妇科病。因为过去打伤过人,或打伤、打死某种动物,有罪恶感,于是,手臂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这样,内心就会产生不自觉的自惩后的平衡。

病给自己:“第三个好处”,缓解过劳的压力,取得休息的权力。

人总是在无止境、无节制地追求名利功业。在追求时,欲望的扩张从不考察力量的限度。过于紧张的压力,过于劳累的压力,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身心支持不住了,承受不了了,潜意识一定会运用各种素材制造一个疾病,使人缓和自己的节奏,获得一定的休息。

感冒常常是最平常的手段。其余各种手段就多了。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用来作为对过劳的警示。

人在疾病后休息,常常是心安理得的。这充分表明疾病在此时出现的目的性。

疾病在这里解决了欲望无止境追求与力量有限度之间的矛盾。

病给自己:“第四个好处”,缓解生活中各种尖锐矛盾的压力,使人取得时间上缓冲的余地。许多人物在遇到困境无法解脱时便病倒了,于是一切事情便都可往后推延。

人常常面临极其尖锐的、几乎是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生活中,事业中,生活中,这种矛盾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疾病常常会应需而出现。

病给自己:“第五个好处”,缓解各种感情过度的压力。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爱得过度,引发各种情绪活动,对心灵造成巨大压力而无法解决时,疾病便是惟一的手段。

林黛玉无法面对爱情的痛苦,疾病便适时出现。有了病之痛,起码能少想点爱情之痛。疾病可以使一切都相对淡化一点,放下一点。

疾病是遏制过度心理活动的有力手段。

病给自己:“第六个好处”,缓解责任、义务的压力,使人得以推卸责任。

每个人都有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做朋友的责任和义务,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做人的责任的义务。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当责任和义务对一个人构成了某种不堪承受的压力,或者成了不情愿承担的负担,而另一方面,良心和道义的压力又使他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这时,疾病便应需而生。

人都病了,还能管那么多事吗?

疾病使得处于矛盾中的人解脱了,他可以在不受良心与道义的自谴下推卸责任和义务。

病给自己:“第七个好处”,疾病是缓解生活无聊的手段,疾病是精神空虚者的伴侣。疾病带来的一切活动──求医、问药、治疗,可以成为充实生活的可悲的手段。很多人一退休就开始看病跑医院,就是对这一款的注释。

用围绕疾病的奔波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是人生最哀叹的挽歌。

病给自己:“第八个好处”,疾病有如麻醉剂,能麻痹一切痛苦感,麻痹一切现实的尖锐刺激,能使人在麻醉中推卸各种责任,解脱各种压力。

疾病的这一种“好处”,是具有极大腐蚀性的。它使人“上瘾”。

很多人在这种好处的毒害下,长期以疾病为伴侣。他们明里很为自己的疾病痛苦,但暗里(心理深处)又沉浸在疾病的持久刺激中不可自拔。

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这样的毒品。

每一种性格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是苦难(图)

病给他人:“第九个好处”,向周边环境“示弱”,这样便减少了敌人,减少了他人的敌意、戒意。这是退而求全的方针。

许多人的疾病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这样的作用。

潜意识经常用这种方式制造疾病以实行“退缩自保”政策。

有些人还自觉运用这种政策来“装病”。

病给他人:“第十个好处”,是向家人、亲朋好友、周边人际环境求取同情与照顾。

疾病的这一好处,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地实现。人从小就运用这个策略来获取父母及家人更多的爱抚。

疾病是幼儿求宠的重要手段。

疾病也成了许多成年人向家庭及环境求宠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那些性格较软弱的人,经常运用疾病手段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他需要沉溺在别人的同情与照顾中生活。

病给他人:“第十一个好处”,是引起家人及周边环境的注意。

一个人从小有各种方式引起他人注意,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疾病。

小孩一病,全家人围上来呵护。

这是力图使自己占据他人心目中有力位置的常用手段。潜意识深知这个手段的有效性。

它经常运用疾病来制造“关注中心”的效果。

一个人用疾病来引起家人及亲朋好友的注意。

一个政治家用疾病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

病给他人:“第十二个好处”,不仅为自己释放过度的愤怒、嫉妒、仇恨、痛苦、悲伤、忧郁、冤屈、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将这种情绪做成病相给他人看。

给家人、亲友、周边人际关系看。

周边环境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患者的愤怒等情绪与他疾病之间的联系。

譬如,人们会说,某一个人“被气病了”,某一个人“痛苦得病了”,某一个人“悲伤得病了”,某一个人“冤屈病死的”,等等。

这样,疾病的情绪宣言就有着十分含蓄但又强有力的效果。

病给他人:“第十三个好处”,同样,不仅为自己释放过度的忏悔、疚愧、负罪感等等情感及情绪,而且将这些情感、情绪外化为病相给他人看。

这同样是一个大表情。

一个含蓄而有力的表白书。

一个形象的、隐喻的当众自惩、自罚的手段。

以此求得宽恕,求得谅解。

例如一个妻子的婚外情被发现了,丈夫很愤怒,妻子很负疚。本来事情会很尖锐地发展下去,但妻子这时却“恰逢其时”地病倒了,躺在床上了。这个“虚弱”的“表白”使丈夫心软了,气消了,原谅了。

我们的人类社会对于病患者从来是很少追究过失的,都是多多给予宽谅的。

一些服刑囚犯重病了都可以保外就医。

制造疾病求好处的逻辑与社会给予疾病好处的逻辑,是对应的。

病给他人:“第十四个好处”,将自己过劳的压力外示给周边环境,不仅在自己心理上,而且在整个周边环境中取得休息的权力。

病人是因为劳累生病的。病人要休息。谁都能看到这一点。谁都会这样结论。

于是,疾病常常能在难于取得休息的情况下获取了休息的权力。

在家庭中,向家人获取了这个权力。

在社会中,向同事获取了这个权力。

病给他人:“第十五个好处”,不仅在自己心理中,而且在周边环境中回避了尖锐的矛盾,获得了缓冲余地。

疾病在身可以回避许多尖锐的矛盾。

疾病可以使一切事情有所拖延。

疾病有拖延债务的道义权力。

疾病可以推迟预定的外交活动。

疾病可以有免上法庭受审的权力。

疾病可以使很多事情缓冲、延缓执行。

疾病的“理”常常大得很。

疾病是没办法的办法,但常常又是没有其他办法能比它更有效的办法。

病给他人:“第十六个好处”,是将过度的感情外示给对方的手段。

爱得过度,自己承受不了,转化为疾病,可以缓解心灵的压力。

另一方面,它能外示给对方。自古以来,多少痴情人用爱情病来感动对方,以达到求爱的目的。

有的直至死亡。

人类是很会制造感情故事的。

疾病也是一种表演。

病给他人:“第十七个好处”,不仅在自己心理上,而且向周边环境推卸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疾病是推卸与解除自己责任、义务的最堂皇、最合理、最自然的方式。

病给他人:“第十八个好处”,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改变自己在某个环境中的地位。

这是疾病的一个重大“好处”。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关系中,不同的疾病能取得不同的调整效果。

疾病的这一功效是十分显著的。

通用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这诱使人在很多时候不自觉或自觉(有时确实是自觉)地运用疾病的手段。

病给他人:“第十九个好处”,表现在家庭中,疾病是调整家庭关系的有力手段。

疾病常常是战胜爱人、子女、父母的有效手段。

疾病常常是召唤家人聚集在自己身边的有效手段。

疾病常常是在家庭中表现自己愤怒等情绪的手段;也常常是表现歉疚、忏悔的手段。

疾病常常是人们用来维系家庭、束缚家庭其他成员的手段。

疾病是弥补家庭裂缝的手段。

疾病是患者颠倒自己角色、变换自己角色的手段。例如一个做丈夫、做父亲的男人,一旦病了,就可以当成小孩子,接受全家人的爱护与照顾。

疾病是推卸家庭责任和义务的最有效手段。

疾病也常常是回避和对付难以解决的家庭尖锐矛盾的最后手段。

疾病有时成了死亡的婚姻之不合理的维系物。患者用疾病的手法,从道义上牵制对方解体家庭的决心与步骤。

疾病在家庭中,是求取他人同情、照顾的手段,又是向他人发出威胁的手段。

疾病是家庭关系中的矛盾缓冲物,同时,又常常是家庭中矛盾斗争的恶性手段。

疾病是一个人维持或争夺自己在家庭中一定地位的最常用、最隐蔽、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有时候,它是令人怜悯的。

有时候,它又是令人厌恶的。

当一个人不得不运用疾病的方式来维护自己起码的、合理的家庭地位时,令人怜悯。

当一个人肆意运用疾病的方式来达到自己在家庭中不合理的目的时,令人厌恶。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疾病在家庭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因此,疾病在很多时候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

许多疾病是家庭病。

许多疾病中有家庭病的因素。

调整家庭关系,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这是疾病的好处。

当人们不认清这一点时,就将永远成为疾病的俘虏。

有的人终生在家庭病的控制下生活。

那真是人生的悲剧。

病给他人:“第二十个好处”,表现在社会中,一个人运用疾病在家庭中可以取得的好处,在社会人际关系与环境中常常也能相应得到。

疾病确实是调整人际关系、维护自己地位的一种常用手段。

(——摘自柯云路心理学作品《破译疾病密码》)

每一种性格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是苦难(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