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James Allen为您分析巴西大奖赛,倍耐力的轮胎变化如何在多个层面为比赛增添花絮。

这场比赛制造了一些车手之间的冲突和重大的讨论话题。但是播种这些事件的种子,既源于相关车手的一时冲动,同时也和比赛的策略息息相关。

针对F1轮胎衰竭的原理,倍耐力战略思考的一部分就是让新轮胎对抗旧轮胎。我们在加油和使用普利司通的时代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在程度上不及倍耐力。尤其是在参与F1的末期,普利司通变得非常保守。

由于F1赛车在许多赛道都遭遇了超车难的问题,倍耐力的想法是为车队提供三种轮胎配方的选择。针对赛道和不同情况,当他们用复杂的公式做出正确的决策时,你就会见识到精彩的场景,各车队会在短时间内用若干种不同的方法跑完比赛。

这取决于各队的处境。靠前排的车手们会想要尽可能快的比赛。而靠后的车手则可能不会选择以最快的路径从头跑到尾,而是通过在第一或第二节坚持得更久以获得赛道位置。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辆使用较新、较软轮胎的赛车杠上一辆使用较旧、较硬轮胎的赛车。在巴西,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但其中的两起引发了争议,分别是奥康和维斯塔潘,以及红牛二队两位车手的队内之战。

奥康和维斯塔潘的情况是,虽然印度力量车手正在被套圈,但他刚刚换上全新的超软胎。第40圈,他的二停有所耽误,比平时多用了4秒。这也是法国人当天第二次相当慢速的进站。

这令他在重返赛道时落后于领跑的维斯塔潘。奥康驾驶着一辆搭载全新超软胎的中游赛车,突然间比领跑比赛的维斯塔潘每圈快1秒。荷兰人的软胎当时已经使用了9圈。你们也知道了接下来所发生的……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比赛还剩余28圈。维斯塔潘尝试了自己在奥斯汀的成功做法——采用一停,使用无论比梅赛德斯还是法拉利都更软(更快)的轮胎。

通过墨西哥的胜利,荷兰人的策略和出色的表现也在奥斯汀的比赛中埋下了种子。这为红牛在赛季末发起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指示。在其底盘运作良好的情况下,车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比赛设置上,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底盘和轮胎在比赛中的性能。

由于前三名车队和中游集团的差距过于悬殊,红牛目前拥有这样的优势。在激烈的杆位争夺中,梅赛德斯和法拉利的差距只有0.09秒。而红牛相比表现优异的索伯车队的马库斯·埃里克森和查尔斯·勒克莱克,拥有超过半秒的充足优势。

在巴西,法拉利选择用软胎发车,并在第二节换上中性胎。而梅赛德斯则先用超软胎,再换中性胎。红牛设法用超软胎坚持了33圈,为自己创造了此后用软胎跑至比赛结束的条件,与奥斯汀的策略类似。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这并不容易,并且需要维斯塔潘运用超凡的技术进行超车。但第一节,他不仅在没有磨损轮

胎的情况下保持住了节奏,同时成功地在第10圈从第五追至了第二名。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的赛车也出现了我们在奥斯汀和墨西哥所见的轮胎起泡现象,令其比赛策略受到影响。自从倍耐力提升了最低胎压值以来,情况便是如此。

法拉利在发车时使用软胎的策略,是基于断定比赛当天的天气更热。事实确实如此。但是这一计划的弱点是,如果两辆赛车均从赛道脏的一侧起步,那么抓地力便会降低。而他们也确实遇到了这一情况。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这导致了维特尔一发车就在一号弯把位置输给了博塔斯。最初,莱科宁设法防守住了维斯塔潘,但随着荷兰人的超软胎的表现好于预期,法拉利使用软胎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

在最近四场比赛中,莱科宁第三次成为了两位法拉利车手中的胜者。在此期间,芬兰人在积分方面也以65个积分领先维特尔的46分。这也是法拉利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在阿隆索和莱科宁的时期也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红牛二队的内部麻烦

红牛二队也上演了一辆使用较新、较软轮胎的赛车,超过一辆使用较硬、较旧轮胎赛车的戏码。我们经常看到一支车队使用两种不同策略的情况。有时赛道上的领先赛车处于劣势,车队便会要求车手们交换位置,尤其是当结果关乎积分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法拉利、红牛,即便是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的时代都有这样的情况。

然而红牛二队的情况截然不同。

回顾红牛二队的历史,你会发现他们的策略与其他车队截然不同。因为其背后的理念是让年轻车手们热血沸腾,寻找他们的下一个红牛车手。所以他们通常会给予车手们不同的策略。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在巴西,有一种极小的可能性就是,布兰登·哈特利使用全新的超软胎追上塞尔吉奥·佩雷兹,以第十位获得最后一个积分。加斯利在第22圈进站换上中性胎,而哈特利在第49圈换上了全新的超软胎。从那时候开始,哈特利每圈就要比加斯利快1秒半至2秒。

红牛二队要求加斯利不要阻挡哈特利,而是让他通过。然而法国人拒绝了。在无线电中经过一番争论后,哈特利最终通过了。但更糟糕的情况是塞恩斯也在最后超过了加斯利。法国人以第九位发车,最终只取得了第13名。

哈特利的整个比赛策略是基于在比赛尾声时速度更快。使用中性胎起步,意味着他的第一节既漫长又艰苦。所以,在这场他自认为发挥最出色的F1比赛后,他也由于没有被给予公平的机会以收获积分而愤愤不平。

F1巴西大奖赛:策略决定如何酿成头脑发热的冲突

本UBS比赛策略报告由James Allen撰写,感谢各支F1车队策略师和倍耐力提供数据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