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網2018 網警提醒:那些常見防騙常識

1.防“破財消災”。不要輕易相信街頭陌生人的花言巧語,不要相信什麼“破財可以消災”的鬼話,以免給騙子可乘之機。遇到有人以“看病消災”搭訕時,應立即與家人聯繫或報警,不可輕易將財物交給陌生人。這類騙子一般會先說你家人可能會有“血光之災”,等你被嚇住,心理防線被一步步攻破後,他們就會以祈福消災的迷信手段,哄騙你拿出鉅款進行所謂的“消災解難”。一旦發現被騙,要迅速撥打110報警。同時,因為在這類案件中,被騙的人大多相信詐騙分子“不得告訴任何人,否則就不靈驗”的所謂忠告,往往只會獨自到銀行提款,而且會把存摺上的錢全部提光。因此,建議銀行的工作人員對單獨前往提取鉅款且神情可疑的中老年婦女要給予必要的提醒。

2.防“意外之財”。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拾到一個錢包、一包歐元甚至金磚等等,接下來你的參與才會讓騙子們的好戲接著演下去,對方會提出平分的要求,但是你需要先墊上金項鍊、手機或者現金。如果你此時動了貪念,那麼破財的肯定是你。因此,當有陌生人通過各種方式,主動獻殷勤或“意外之財”時,要特別留意可能面臨的是一場騙局。市民群眾要戒除貪念,千萬別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惠顧”。遇到騙局,不要上當並及時報警。

3.防易碎品詐騙。誰都有不小心的時候,如果你真不當心,碰碎了別人的眼鏡、瓷器等易碎物品,而對方一個獅子大開口向你索要賠償,這時你別猶豫,應該及時打電話報警,別糊里糊塗就把錢給人騙走了。因為有些不法分子趁行人經過身邊時故意將自己的眼鏡、瓷器類等易碎物品扔到地上,然後趁機詐騙錢財,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被其嚇住,可以請路人配合及時撥打110報警,或者請附近的民警和保安員幫忙抓獲不法分子。

4.防“兌換外幣”。此類詐騙活動中,騙子利用面值較小的外幣或無使用價值的外幣作案,主要有以下幾種伎倆:一是騙子以親戚做手術需要錢為由,拿外幣低價換人民幣;另一個扮演銀行主任,騙取事主的信任,利用事主貪小便宜的心理行騙。二是兩名騙子“唱雙簧”兌換外幣,以叫事主做中間人,給予好處費為名,騙取事主信任後再騙錢。三是騙子與事主兌換外幣,趁事主不備進行調包,騙取事主的大額錢幣。

5.防假藥詐騙。不少老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並急於徹底根治,行騙者便利用廣告吹噓,將藥效講得神乎其神,將普通成分價格低廉的藥賣到天價,並“指導”購買者要一次投入上千元購買幾個療程。不要輕信藥品廣告的虛假宣傳,也不要通過郵寄和送貨上門的方式購買藥品,在需用藥品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或到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藥店在執業藥師的指導下,參考藥品說明書理性購買,並索要購藥憑證,以便在您的權益受到傷害時依法維權。

6.防購車退稅詐騙。如果你接到自稱為稅務局或是財政局,甚至是國家財政部金融司、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人員來電,告訴你稅務、財政部門出臺新政策,納稅人購置的完稅車輛可辦理全額退稅,並可以替你代辦相關手續,那麼你要警惕了。利用你不瞭解國家稅務政策的空子,以退還汽車購置稅為幌子進行詐騙。不法分子詐騙的步驟通常是:第一步表示要通過銀行卡支付消費者退稅,要求消費者持卡在銀行的ATM機上進行操作;第二步以核實賬戶擁有人為由,要求消費者提供存款餘額數目,以判斷可以轉賬的額度;第三步要求消費者按要求輸入一組號碼(實際上是不法分子的賬號),再要求輸入另一組號碼後確認(實際上是轉賬的額度)。按完確認鍵後,消費者的錢就已經轉到不法分子賬戶上,並被隨即取走。不要相信有關“退稅”等短信或者電話、郵件等通知。發現這類詐騙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

淨網2018 網警提醒:那些常見防騙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