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奇襲》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志願軍偵察排長楊育才率領一支小分隊,勇猛穿插敵後幾十公里,一舉端掉南朝鮮軍“白虎團”團部,打死打傷軍官幾十人,並且繳獲了該團團旗,筆者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面旗幟現在應該保存在軍事博物館。

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英雄兒女》裡王成的“向我開炮”、《鐵血大動脈》描寫志願軍後勤戰線上的戰鬥、《上甘嶺》裡一個蘋果的故事,以及《打擊侵略者》等黑白電影,這都是描寫抗美援朝時的影視作品,但時期都較早。都是六十和七十年代的作品,現在的年輕人確實知之不多。

七十年代初中美建交,尼克松訪華,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過分渲染這類題材有些不太合適了。直到近年來有所突破,電影《我的戰爭》、電視劇《三八線》先後上映,但數量並不多,主要是涉及地區較多,很多東西不好把握,也是可以理解的。

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題材在八十年代也有過一些,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軍坦克部隊作戰的《鐵甲008》,描寫我軍一輛59式坦克孤車作戰的故事,也是有戰史原型的,東溪之戰,我軍五輛坦克擊毀高平大橋,整整阻擋了越軍一個師的增援。

《高山下的花環》曾經風靡一時,年輕的唐國強還是個小帥哥,“雷軍長”和他隱姓埋名甘當普通戰士的兒子,啞彈的40火箭筒,記憶猶新。

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還有《長排山之戰》、《無影偵察隊》、《新兵馬強》等作品,我軍偵察兵與越軍特工鬥智鬥勇的故事很是耐看。九十年代中越關係回暖,這類片子基本不見了,這兩年有個《芳華》,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戰爭片,無非有幾分鐘戰鬥鏡頭而已。

對印邊境反擊戰的片子真心沒看過,究其原因,還是我國的電影電視審查制度比較嚴格,而抗日神劇的確過審容易,這就非我等草民所能討論和解決的了。

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只是希望,廣電總局對抗日神劇的把關再嚴一些,同時能夠湧現一批其它時期的戰爭影視來,讓軍事愛好者一飽眼福。

都別怕暴露年齡,你們還記得什麼戰爭片子,拿出來一起回憶回憶。

為何國內拍了那麼多抗日神劇,卻沒看到抗美、對印作戰的影視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