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能換一套房嗎?

我國的錢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錢幣做為特殊的商品,充當一般等價物來進行商品交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每一步發展,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息息相關。通過錢幣,可以進一步瞭解鑄造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脈絡,極富有收藏價值。

發展到民國時期,便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銀幣——袁大頭。袁大頭其版面設計優雅,又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成為近年來收藏界的主打藏品,穩居國內古玩收藏市場前列。這幾年,隨著市場的火爆,袁大頭的價格都有了多倍的漲幅。

在民國時期,袁大頭是當時買賣的主要錢幣,而如今,袁大頭是眾多藏幣愛好者的心頭之愛。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袁世凱想借助貨幣改制解決軍費問題,也為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進而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1914年2月發佈《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在全國“統一幣制”發行銀元貨幣。因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故此稱“袁大頭”。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因此,它在我國的錢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收藏價值高出其他錢幣一等。

圖中是楊女士帶來的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直徑3.9cm。銀幣正面為袁世凱側面肖像,線條流暢,立體感強,頭像上端鑄有“中華民國三年”六字,字體清秀,灑脫自然,“民”字多一點,“年”字後未有“造”字,完全符合三年版袁大頭的形制規範。錢幣背面為嘉禾圖和幣值,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繫結帶層次感強,春意盎然,朝氣蓬勃,充滿了朝氣;紋飾中間鑄“壹圓”字樣,筆畫圓潤飽滿,字體秀美。此枚錢幣包漿自然古老,設計古樸素雅,簡潔大方,經歷風霜,上面的痕跡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澱,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徵,顯得自然細膩,值得收藏。

錢幣能換一套房嗎?

袁大頭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其鑄造跨度從1914年至1951年,在中國貿易中影響巨大,地位極高,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的興衰,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袁大頭幾經戰亂,存世越來越少,受價值規律的影響,袁大頭的價值也呈直線上升,並隨時間推移,增值潛力越來越大。楊女士的這枚錢幣袁大頭古樸而典雅,紋飾清晰,帶著鮮明的歷史印記,收藏價值和觀賞性兼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