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電商夢

過去十年,Facebook一直嘗試做電子商務,但它的計劃大多是失誤連連,然而兩年前出現了轉機。自2016年10月以來, Facebook一直在建立分類廣告市場,如果不是它與整社交生態系統緊密結合的話,這很容易讓人想起Craigslist和eBay。

Facebook,Instagram以及Pinterest等社交網絡,在理論上講它們可以輕鬆建立市場。因為它們擁有數百萬消費者,可解決了雙邊市場中最難的部分——自我推銷。這樣就可以向市場引入供應,而不必同時吸引供需雙方。如果成功的話,市場將為社交網絡提供直接的交易貨幣化,這與廣告有所不同。

從今年夏天開始,Facebook已開始悄悄擴展Facebook Marketplace,包括零售商企業。外媒一份調查顯示,Facebook上的賣家已經超過了150位。

Facebook的電商夢

Facebook Marketplace允許購物者在不離開facebook.com或Facebook應用程序的情況下購買商品,並且大多數具有與其他電子商務市場相同的功能。產品有評級和評論,按類別瀏覽以及一些建議產品的相似性。每個賣家都附在一個Facebook頁面上,該頁面上有一個商店部分列出他們的產品。

購物者還可以向朋友詢問任何產品的反饋,跟隨他們喜歡的賣家並給他們打分。它具有支持社交購物的基本功能,這類購物在美國很少見。與亞洲不同,西方的許多消費者傾向於將網上購物和社交媒體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活動。“這是以人為本的商業,有真實的身份,”Facebook的市場副總裁Deborah Liu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Facebook覆蓋全球70個國家,每月有8億人在上面購買和出售東西。與其他平臺賣家每比銷售抽成不同,Facebook Marketplace沒有上市費用。 Facebook通過廣告賺錢,廣告可助賣家產品出現在搜索結果的頂部。

Facebook的電商夢

Facebook Marketplace上的瀏覽體驗僅限於搜索,沒有管理或可靠的推薦。例如,在facebook.com的網站版本中,唯一可用的過濾器是價格範圍,否則瀏覽商品時將有無窮無盡的列表。

Facebook將零售產品,客戶的分類,就業信息,租賃和汽車信息放在同一個Facebook Marketplace橫幅下,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更奇怪的是,Facebook市場完全沒有品牌概念,除非產品標題提到品牌,否則不會顯示的品牌名稱。這意味著品牌沒有在其他平臺上的待遇——有自己的頁面或專屬商店。考慮到未來品牌化的大趨勢,FacebooK忽視這一點讓人覺得奇怪。

雖然Facebook Marketplace還面臨一些問題,但是購物者、零售商或品牌商卻不應忽視Facebook市場。一方面,Facebook擁有數億即將成為消費者的用戶,另一方面,Facebook也在一直努力,要證明自己能夠打造一個零售目的地,但是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