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歲月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1

以前上過語文課的時候,大家肯定都聽過“庖丁解牛”這個詞兒,說的是庖丁為惠文君解剖牛的故事。

小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庖丁到底是怎麼解牛的,反正就是記得老師說庖丁拿一把刀伸到牛的身體裡面,三下五除二,牛沒什麼反應,就被大卸八塊了。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有些厲害的小偷,從你身上把錢包拿走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把手伸進揹包裡面,把錢包拿出來,反手遞給同伴,再把你揹包拉鍊兒拉上的。

從理論上來說,庖丁解牛的時候,要用力才可以。但實際上,一旦走上正確的氣脈之路後,就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要用力,完全被牛本身的氣脈推著走,唰唰唰的就順著走下去了。

這樣的能力,我們如何練就?

這樣的境界,我們怎麼達到?

簡單說,叫順勢而為,這是高手處理問題的方式。

但很多人偏偏喜歡“逆水行舟”,以為自己特別努力,終日沉浸在辛苦和忙碌的自我感動中,最後出來的成績卻差強人意。

而總有一些人,看似沒費多大勁兒,就能把事情辦得裡外都滿意,遊刃有餘。

說到底,是覺悟的遲緩和認知的不同。

有些人總是可以站在風口,即便能力沒有那麼超群,仍然可以借勢獲得一番成就,賺的盆滿缽盈。

而有些人,就喜歡走“小眾”道路,啥流行就不做啥,覺得太俗太沒勁。非要自己鑽牛角尖,眾人皆醉我獨醒,單打獨鬥遍體鱗傷。

就好比電商時代,有的人非要做實體經濟搞情懷。最後傾其所有,解甲歸田。數字時代,有些人偏不信邪,覺得所有前端的新潮的都抓不住不靠譜。所以才會有柯達的倒閉,諾基亞賣出自己。

很多時候,抓不住浪潮的方向,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流向,是特別容易被巨浪淹沒的。到最後,還要在掙扎中感嘆一句世道變了。

歲月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2

“庖丁解牛”這個詞兒其實出自莊子的《養生主》,當年上學的時候,都是機械的背誦各種成語,頂多理會其表面意思,卻從未認真思考過,每個故事裡的莊子想要表達的人生道理。

最近看了梁冬老師解讀莊子的兩本書,一本是之前寫到過的《人間世》(《那些喜歡說“我都是為你好”的人,其實很蠢》),另一本是《養生主》,深深感慨自己之前治學不精。

同時也感嘆,沒有經歷過更多的世事,是很難讀懂經典的,沒點兒人生閱歷,不會明白小時候學的的那些話的深刻含義。

就像梁冬老師說的,庖丁解牛的討論的是,如何用小代價解決人生大難題。

莊子通過庖丁解牛這個故事表達的是,如果你是一把刀,你要知道如何進入一頭牛,並在複雜的肌肉筋膜裡面遊走,舒舒服服把把整個問題解決了。

就好比武俠小說裡,高手一運氣一發功,對方可能已經五臟六腑俱裂,但外表還嘻嘻哈哈,為自己刺到了別人一劍而激動呢。

“庖丁解牛”四個字裡,個人覺得精髓在“解”字。

殺個牛而已,居然用的是解。這個解字用的極其精妙,就像解題。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同樣一道題有的人連題目都沒看懂,有些人解半天也解不出來,有些人呢,是解出來了但過程很複雜,還有些人用簡單的方法找到答案。

這兩天看了演《你好,舊時光》,第一集餘週週在數學競賽上驚豔的解題最吸引人。全校人都迷糊蒙圈的難題,結果人家一來,就看出來題目的問題,改正然後從容解題,這就是真高手。

歲月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3

除了解題,解牛,我們常說的解風情,其實本質上是一個道理。

庖丁冒著隨時可以被牛踹一腳的風險,卻可以閉著眼睛哼著小曲兒,在自己與牛同頻共振的世界,就是一種解的風情。

解風情的人,走路都踏在點兒上,說話都能說到點兒上,一個眼神就勝過萬語千言的那種,人家處理任何事都是有節奏有韻律的。你跟著他的節奏走,就會不知不覺心悅誠服。

梁冬老師在《養生主》裡說,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靠譜,是不是活的通透,不一定看他讀過多少書,而是看他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節奏感。

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人間轉一轉。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鑼,生活充滿節奏感。”

什麼是節奏感?

就是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是用蠻力解決還是靠智慧解決。是你把日子過得糾結還是順溜,是成天較勁兒一身負能量,還是吃著火鍋唱著歌,一切不在話下。

有節奏感的人,和庖丁一樣,有化百鍊鋼為繞指柔的能力。

我們總抱怨時間太快,能做的事太少。我們總覺得自己歷盡滄桑卻收穫不大。

實際上,你要做的不應坐以待斃,被風霜磨礪面龐,相反的,應該拿出自己的武器,給生命做好武裝。

有的人就是可以披荊斬棘,把那些消耗我們的事物殺得片甲不留。

很多時候,歲月並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而所謂的那頭牛,就是我們面臨的人世間的種種苦難,而那把刀則是遊走於世間的我們。

本文作者:星言,自由撰稿人。表達觀點,分享生活。微博:星言說

微信公眾號:星言說(id:xingyanspeak)

歲月不是殺豬刀,我們才是

要想活得好好的,要想自在,你就要在世間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