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朝政好幾年的楚莊王,是如何讓楚國強大起來的?

常盼飛


楚莊王剛即位時,三年不問政事,沉湎於酒色作樂中,並下令說:“有敢諫者,死無赦!”就這樣,楚莊王整整昏聵了三年。那麼,這三年他是真的昏聵嗎?不是,其實他只是在裝。然而,就是假裝了這三年,卻為他未來成為春秋一代霸主,創造了基本的條件。

楚莊王

一個不祥的年份

公元前613年,這一年是個不祥的年份。先是前一年天下大旱,從正月到入秋,沒下過一滴雨,旱地千里,饑民遍野。

二是掌管天下的周朝宗室的太廟,無緣無故地坍塌,人心惶惶。

三是楚穆王、邾文公也相繼去世。而到了這年春天,周頃王駕崩,周公閱與王孫蘇政爭,魯國與邾國因喪儀不和彼此攻伐,齊國商人(齊國公子的名字,齊桓公的第四個兒子)弒君自立,天下大亂。

七月間,史書記載:“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我國第一次記載哈雷彗星,被認為是不祥的徵兆。就在這種不祥氣氛籠罩下,楚太子熊侶繼位為王,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楚莊王。

楚莊王

楚莊王以靜制動

楚莊王熊侶,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生性機警、狡黠而又好戰,但他面對的卻是父親留給他的一個很不光彩的局面。

他的父親就是以一條白綾入宮逼死楚成王、弒君自立為王的楚穆王商臣。由於這段殘忍的歷史,楚穆王在位十二年,一直難以獲得朝中賢臣良將們的歸心。

現在,攤子交到了楚莊王手裡,他根本無法從眼前的朝臣中分別良莠:先王重用的不一定是賢人,而疏遠先王的可能正是他心中渴求前良臣。

怎麼辦呢?楚莊王的絕招就是多,他想了個聰明的辦法:假裝昏聵。

他連續三年不理朝政,只是日夜為樂,甚至懸令於朝門:“有敢諫者,死無赦!”

伍舉勸楚莊王

一隻身披五色羽毛的大鳥

楚莊王長時間不理政務,楚國政事混亂。

楚莊王三年,楚國大飢,災民四處逃亡;山戎乘機侵掠西南,焚掠阜山陽丘、訾枝;庸國人率群蠻叛楚;麇國人率百濮聚兵選,即今湖北枝江境內,準備攻楚;原歸附楚國的各小諸侯國也紛紛叛離。弄得楚國國都白天不敢開城門。

在種情況下,忠臣良將們終於坐不住了。於是,有一天一位名叫伍舉的右司馬,怒氣衝衝地闖進宮來。當時楚莊王正左摟右抱,坐在鐘鼓之間尋歡作樂。見了怒容滿面的伍舉,莊王哈哈一笑,對伍舉說:“右司馬進宮,是想同寡人一起飲酒呢?還是想和寡人一起欣賞音樂?”

楚國大治

伍舉參拜之後,義正言辭的說:“大王,微臣進宮,並不為飲酒聽樂,只是在出巡邊疆時,聽到一則隱語,特來向大王請教。”

楚莊王說:“隱語?哦,有趣,說來聽聽!”伍舉說:“有一隻大鳥,身披五色羽毛,降落在楚國高山上,已有三年,可三年來,沒人看見它飛,也沒人聽見它叫。請問大王,這是什麼鳥?”這個伍舉啊,確實是個聰明人。

楚莊王也是個聰明人。他一聽,已知伍舉所指,微微點頭,心想這個伍舉倒是個不怕諫死、有心輔國的賢臣,就笑著回答說:“寡人知道啦!這可不是一隻平凡的鳥,它三年不飛,一飛必定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必定驚人!你下去罷。”伍舉拜後而退了下去。

楚莊王稱霸

三年昏聵,一朝振奮

一晃,好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越發淫亂了,邊疆急報紛至沓來。大夫蘇從再也按捺不住,這天冒死衝進宮中,伏在殿下放聲大哭,要楚莊王停止玩樂,挽救楚國倒。

楚莊王對伏在殿下的蘇從厲聲說:“難道你沒見到寡人貼在門口的禁令嗎?”

蘇從說:“這條禁令微臣已看了三年,今日進諫,自知已犯必死之罪。但臣下不忍楚國就此滅亡,所以大哭於王庭,求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明鑑!臣下雖死,死得其所!大王執政三年,荒於酒色,不理朝政,不親賢良,使大國在外面虎視眈眈,小國在裡面離亂叛變,民怨沸騰,蠻夷造反。大王誤國之名,也必將同臣之死一起流傳後世。臣言已畢,請借大王佩劍,讓臣自刎於王庭之前,以證大王禁令之森嚴!”

楚莊王出征

楚莊王聞言起立,悚然向蘇從致禮。他等了三年,前數月伍舉入宮,他已心動,但伍舉為武將,莊王擔心獨木難支。今日蘇從闖宮,由此文武兼具,終於等到了今天!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現在時機成熟了。

想到這裡,楚莊王仰天長笑,然後向站在他面前請求自裁的蘇從三揖為禮,回頭吩咐侍從撤去女樂,上朝聽政。

依據三年來群臣的表現,誅殺數百人,拔用數百人;任命伍舉、蘇從掌管全國軍政事務。

從此,朝野振奮、人心所齊,楚國開始走上大治之路。

在猜疑和互不信任的氛圍中登上王位的楚莊王,假裝昏聵了三年,卻暗中觀察辨清忠奸,聚集了人心。楚莊王即位初年的奇特舉動,預示著楚國強盛時期的到來。

從此,春秋五位霸主的最後一位霸主——楚莊王,粉墨登場,展開了他轟轟烈烈的事業!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趣談今古


楚莊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侶、呂),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莊王元年(前613年)到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辯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

為什麼這麼說呢?

剛繼位的時候,楚莊王成天陷溺在歌舞和瓊漿之中,陷溺享樂,不問國事。對大臣們報告的工作一律不睬,對此朝中的大臣屢次勸諫,而他卻煩不堪煩,還命令要是再有人來進諫,就殺無赦。看似昏庸無道,實際上非常有心機。

成功之道,忍字當頭。

忍之一字,包含很多,忍不得侮辱,便容易輕則爭訟,重則刀劍相向;忍不得貧窮,便容易鋌而走險,為盜為娼;忍不得富貴,便容易為富不仁,招災惹禍;忍不得功名,便容易貪贓枉法,身陷囹圄;忍不得權利,便容易爾虞我詐,暗箭穿心;忍不得才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忍不得勇猛,則精鋼易折,英雄不能見白頭;忍不得情愛,天若有情天亦老,百轉千回添愁腸;忍不得仇恨,殺人者人恆殺,冤冤相報何時了。


楚莊王剛繼位的三年,能夠說是楚國最昏暗的光陰。朝堂已成人心渙散,另有人乘隙兵變,楚莊王還是以被綁架,還好叛賊被殺,他才得以脫身回到宮中。他仍然剛愎自用,沒有做出任何轉變。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按耐住心中的壯志雄心,韜光養晦。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辯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假象。卻暗中觀察群臣品性,琢磨百姓民生,研究對外政策。

右司馬伍舉想要探探楚莊王的想法,以藉機進諫。他問正在左擁右抱的楚莊王:“有一隻鳥停駐在南阜,三年不飛不鳴,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答道:“不飛,是為了等待羽翼豐滿;不鳴,是為了觀察身邊的環境。三年不飛,飛必沖天!三年不鳴,鳴必驚人!你走吧,我心裡有數。”

這也是典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來源。

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楚國群臣以及中原諸侯目前的形式都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大膽任用,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還殺掉了少許奸賊,並減弱了敖氏的權勢,從而讓楚國漸漸壯大起來了。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國家經過莊王大刀闊斧的整治之後,楚國國力大大提升。後來楚莊王開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在徐州大敗齊軍,於河雍戰勝晉軍,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又於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

由於楚莊王隱忍不動,沒有過早顯露自己的能力,才能有如此之功績,正是“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忍字當頭。

逸謙吧唧吧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易經中的潛龍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