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明日在阜首演

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明日在阜首演

明日下午,由市演藝公司創作的淮北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將在市體育中心進行首演。

《永遠的大別山》是根據革命歷程中大別山兒女用生命演繹的傳奇故事而創作的一部劇目。該劇目首演之後,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參加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主辦的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這也是建國以來,我市創作的舞臺藝術作品首次代表安徽參加全國重大藝術活動。

再現老區人民傳奇故事

安徽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的策源地、發源地。上世紀30年代,一位金寨新娘,新婚之夜與參加紅軍的丈夫分別,她一直等待著丈夫歸來,到如今已80餘年。淮北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就是以此為原型而創作的一部劇目。

上世紀三十年代,皖西大別山中,杜鵑和週四海新婚之夜,白匪前來抓捕參加斑竹園革命的週四海,新娘杜鵑勸週四海跳窗逃離。分別時,杜鵑告訴週四海,家中母親她會照顧,不管週四海在哪裡,他們都是夫妻,一輩子等他。

多年後,日本軍進大別山掃蕩,抓捕紅軍家屬,杜鵑寧死不屈,跳崖明志,萬幸沒有失去生命。

多年後,全國解放,大別山的人們在歡慶新中國成立和親人迴歸的時候,週四海因工作繁忙而未能迴歸,週四海誤以為杜鵑已經去世,就給母親寄了一筆錢為杜鵑修墓,並告知自己已經結婚的消息。然而善良、堅強的杜鵑以寬廣的胸懷面對現實,認婆為母,相依為命,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很多年後,眾鄉親為杜鵑慶祝七十大壽,遺失記憶、身患痴呆的週四海也被杜鵑接回大別山療養,週四海在大別山濃濃鄉情的召喚下,逐漸恢復記憶,而杜鵑卻靜靜地睡著了……

市文廣新體局局長梅奎萬介紹,《永遠的大別山》團隊成員100餘人,由省文聯副主席、戲劇家協會主席王長安擔任編劇,優秀青年導演張俊傑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何青青、王玉俠、葛曉東等。是我市近年來高起點、高規格傾心打造的一部文化精品力作,能夠代表我市舞臺藝術創作最高水準。該劇目2017年入選安徽省戲曲孵化項目,今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資助項目。

將參加全國梆子聲腔

優秀劇目展演

梅奎萬介紹,《永遠的大別山》是一出具有濃郁的皖西大別山鄉土氣息、氣韻和氣概的戲,更是一出展現大別山人心胸、品格和情懷的正劇。

《永遠的大別山》將於明日14:30在市體育中心會議中心首演,觀眾可提前一個小時到現場免費領取戲票,發完為止。10月17日14:30、19:30,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絲絃劇院,參加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主辦的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這是建國以來阜陽創作的舞臺藝術作品首次代表安徽參加全國重大藝術活動。10月19日—11月,擬在合肥、阜陽三區五縣彙報巡迴演出25場。

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明日在阜首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