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平水韻”?

醉心創作


問題:什麼叫“平水韻”?哪些場合適用?

.......

前言

平水韻是從宋朝至今詩人們作舊體詩使用的韻書,在詞韻出現以前,詩人們也是用詩韻來作詞的。

在今天,因為古韻的讀音和生活語言差別比較大,所以詩詞學會推廣大家可以用新韻(例如中華通韻)來押韻。目前平水韻對於一些詩人來說成了應該被拋棄的老古董,但是也有一些人一直堅持用平水韻來寫詩。

一、平水韻的前世今生

平水韻是中國音韻學的寶貴遺產,中國人至今可以看懂並讀出古代文獻,是因為中國一直堅守了隋朝建立的音韻系統。

隋朝陸法言等人編制了《切韻》,從此詩人們作詩有了押韻的標準,從口語押韻改為依照韻書押韻。在唐朝和宋朝,政府依據《切韻》改變了唐韻、大宋廣韻、集韻,後來又合併韻部改編成了《平水韻》。

平水韻是編寫者有兩種說法,其一, 原籍為名平水(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其二,山西平水(平水為隸屬於金朝河東南路絳州之鄉級行政區)官員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個韻部。

從此詩人們作詩一直堅持到民國都是使用平水韻。清朝的官方韻書《佩文詩韻》基本就是平水韻。

二、詩韻與詞韻

唐朝人作詩基本符合宋朝時期的平水韻,這不是穿越,而是因為平水韻是和唐韻一脈傳承而來。

唐宋人作詩,符合清朝人的《詞林正韻》也是如此,詞韻是改變的平水韻,平水韻是改變的廣韻和唐韻,都是源出一門。

三、平水韻的特點

平水韻以前的韻部比較多,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分為193個韻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孫愐編制《唐韻》是《切韻》的增修本,共195個韻部,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廣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又細分為206個韻部。

平水韻在前朝韻書的基礎上,根據前人作詩鄰韻的使用實際情況,把206韻合併成106韻。清朝人根據前人的用韻情況,在《平水韻》基礎上編寫了詞韻《詞林正韻》。

關於平水韻的內容,大家可以百度一樣,這裡不多說了。

四、平水韻的使用

1、近體詩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押韻時要求一韻到底,就是必須是平水韻的同一個韻部,除了第一句可以用鄰韻以外,其他的韻腳必須在同一個韻部。這也是歷代科舉考試的標準,如果不在一個韻部就是落韻,落韻的結果基本就是出局了。例如錢起的這首應試詩,通篇押九青韻部: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2、古體詩

古體詩是可以押鄰韻的,儲光羲的《相和歌辭·採蓮曲》六魚七虞通押

淺渚荷花繁,深塘菱葉疏。獨往方自得,恥邀淇上姝。廣江無術阡,大澤絕方隅。浪中海童語,流下鮫人居。春雁時隱舟,新荷復滿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賢與愚。

居、書,屬於上平六魚,其他是七虞韻部《老街詩詞閒話151-詩詞創作一定要知道 10分鐘搞懂鄰韻通押那些事》

結語

另外,近體詩必須押平聲韻,平水韻中的平水韻有30個韻部,古體詩平仄聲韻都可以。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平水韻》,即南宋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和金代王文鬱《平水新刊韻略》。其兩者是一回事,均稱《平水韻》。《平水韻》是在漢《聲類》,晉代呂靜《韻集》,以及孫愐《唐韻》等,一路發展變遷而成。可以說,它是古典詩詞句子聲調和押韻等的評判標準和規則。對此,《三上詞話》作者亦云:

《平水韻》適用的場合是古典詩詞、楹聯和辭賦作品的創作,與現代詩,即新詩的創作相關,但完成可以拋開它而釆用新韻。


《平水韻》在聲調上分為平上去入,與現代四聲陰陽上去,雖有相同之處,但聲調發音變化可謂大矣,尤其現代四聲沒有入聲,在古典詩詞的創作上,以哪個四聲為準呢?成了學術圈裡裡外外熱門的話題。討論的焦點有二:

一、現代創作古典詩詞還得用中古四聲,即《平水韻》,原因是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拋開詩詞的歷史性就不算繼承;

二、現代創作古典詩詞,可以用現代四聲,即諸如《中華新韻》,理由是時代變化了,語音也隨之變化,發展新詞是很要緊的。

其二者倒底誰的說法正確呢?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古典詩詞是:音樂文化?還是案頭文學?因為它涉及問答之主旨。至於倒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在此不想贅言,鏈接一個以前類似的回答:



今天有一個迴歸傳統文化的契機或氛圍,不能不說我們這代人是幸運的,通過斑斑駁駁的古籍與古人對話,既可知道我們的前生今世,亦可為歷史留下蹤跡。當每個人有可能成為像唐宋那時詩人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古典詩詞的創作雖不能完全的說是斷代了,至少是隔代了。為何如此說?就像前面討論古典詩詞用韻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放到以前,遠的不說,就說如果像夏承燾、龍榆生、唐圭璋等還活著,不用細問,只從他們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結論。那麼為什麼現在有人還一而三,再而三的提出這個問題來討論呢?“隔代”,是一種什麼感受呢?從古典詩詞的傳承上不好用數字區別,但當從時間上,即從年齡上比喻就十分好理解。90後讓人感覺是十分年勁的一代,可95後,00後就以為他們老了,還不要說把年齡提前到幾十年呢!

研究古典詩詞的大家們相繼離世,後面的研究創作沒有及時跟進,造成了詩詞這門學科的真空地帶,雖然研究機構和相關高校林立,表面上學科健全,專題立項繁忙,但的的確確屬於賞析的東西太多,而屬於具體創作上有些乏力。但這些現象不等於國之內在相關學科上沒有建樹,那麼為什麼又顯得格外的寂靜呢?這裡有個圈,具體說有個堡壘。居於學術圈的,自有自己的營造,由於這個學術不是群眾性的活動,就算是自命為是學術的人,很難被邀請到學術圈裡活動。另外,還有一堵牆,即不同的大系統工作性質的隔閡,可這樣形容:一方百分之九十九對另一方的百分之一,那麼這個百分之一就很可能被忽略掉。從數字上看,能保證百分之九十九,其概率已經很高了,但問題是萬一發言權在百分之一者那裡怎麼辦?這不是被埋沒了嗎?損失是誰的?從數字上而言是百分之一,對於學術成果來講,可是百分之百!




在這裡絮叨一下《三上詞話》怎麼回事?這是20年利用“三上”時間而寫的一部血汗書。之前與現今的廣大詩詞愛好者一樣,從初中開始喜歡寫詩(順口溜),不知新舊四聲,抱著一部《新華字典》找韻字,高堂大人瞅見說弄錯了,寫詩應押《平水韻》,找了一本線裝的讀了讀,與現實說話不甚對得上,故放棄了。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注意了《平水韻》,口袋裡天天帶上紙,有閒空就寫,後來加上了手機。那時作為基層部隊營連主官,間有機關工作,後來團職更忙,但沒有綴筆。作為現役軍人,只往部隊文化上靠,主旨是營造部隊戰鬥精神,可以說不涉詞學學術圈。退役後,書稿由中國書店列為選題(國家)出版計劃。2016年底正式出版後,儘管有些區域評價很高,第二屆孔學堂書博會還作了隆重推薦,但至今也沒有進入學術圈。只有自己宣傳,無一人提及《三上詞話》,好象沒有那回事似的,可謂針插不進去,水潑不進去。作者從未想出名,怕累,也怕出名,在部隊方框地裡26年,現在想自由一些,空閒寫點小文,寫點書法,很好!但對於詞學,打一個比方,不願看到像我們空軍的口頭禪一樣:殲20列裝了,誰還飛殲6飛機!



《三上詞話》是“詞壇最為系統的詞學理論,最為嚴格的填詞實踐,最為創新的詞學成果。”(百度百科《三上詞話》)是一部詩詞教科書和工具書。自2016年底由中國書店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以來,全國各大網絡書城和臺灣大書城、香港大書城等均有發行,尤其是臺灣“博客來”書局、實體店及網絡書城向全球推薦發行,並於2017年開設“極品商品《三上詞話》超值獨家經營
”專欄及活動;2017年9月,得到“第二屆孔學堂書博會”的隆重推薦。全國近200所省以上重點大學(含港澳臺)圖書圖均有收藏。


三上詞話作者


單獨回答這個問題比較難理解,比對回答吧!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但是唐詩宋詞又是講究平仄韻的!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於我們的漢字有一次重新注音,這就是《新華字典》。所以按照《新華字典》的注音來寫的古詩詞,叫著新華韻!

南宋金朝,有平水(今山西臨汾)劉淵把眾多韻部分刪歸類合併為107韻,後又經平水官員王文鬱編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部。按照它的讀音來寫的古詩詞叫平水韻!舉最簡單的例子,遠上寒山石徑斜(xia)!如果按照新華字典的讀音。這首詩就不押韻了!《琵琶行》中有一句“初為霓裳後六(lu)么”


天意關注


平水韻,首先是因地名而得名。

隋朝陸法言的《切韻》為193個韻部,唐初許敬宗編修韻書,後孫愐編修《唐韻》,實際上是《切韻》的增修本,共195個韻部。

到了北宋,由陳彭年編修的《廣韻》,是在《切韻》的基礎上增加到206韻;南宋金朝,有平水(今山西臨汾)劉淵把眾多韻部分刪歸類合併為107韻,後又經平水官員王文鬱編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部。

【注】劉淵與王文鬱誰先誰後,歷史上有存疑。

這就是平水韻的雛形,元明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再次整合《佩文詩韻》、《佩文韻府》、《詩韻合璧》,最終把《平水韻》定格106韻部。

這就是廣為傳頌的《平水韻》。

適合範圍,主要就是楹聯和絕句(五絕、七絕)以及律詩(五律、七律的近體詩)。



諶繼剛



“平水韻”出自南宋末年劉淵所修編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劉淵原籍為江北平水(今山西臨汾),當時的平水是中國的出版印刷中心,所以“平水韻”得其名。平水韻是依據唐人詩詞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

詩詞創作重視藝術性,其中之一就是“韻律”,要講究字詞的搭配、音調的和諧。“韻律”在詩詞中指的就是平仄,用韻,對仗等的使用,而“平水韻”也是後來人們用來創作近體詩、詞的依據。近體詩、詞,須依照用韻要求去創作,否則就是自由詩。

作為詩詞韻律的一部分,用韻使詩詞讀來和諧、優美。 清代文學家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詞曲·音律》中這樣說:“出韻則犯詩家之忌,未有以用韻太嚴而反來指謫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