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景觀“迴歸”自然時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浮動森林

The SS Ayrfield

霍姆布什灣·澳大利亞

Homebush Bay·Australi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浮動森林

由於在上個世紀曾作為廢船拆卸場,位於悉尼內西區 Parramatta 河南岸的霍姆布什灣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稱為“船隻墳場”。來到這裡,人們只會看到散落在水面上的船隻殘骸。

但在眾多“擱淺”的船隻殘骸中,一艘名叫 The SS Ayrfield 的廢舊商船上卻長出了鬱鬱蔥蔥的樹叢,這片意外生長出的植物群佔據了甲板的全部區域,遠遠望去,如同漂浮在水上的“浮動森林”。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如今這裡只有浮動森林被保留了下來

綠色的植物與棕褐色的鏽跡形成了鮮明對比,“浮動森林”的出現,為廢船拆卸場帶來了一線生機,如今霍姆布什灣也成為該地區著名的景點之一。200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清除霍姆布什灣中的廢船殘骸,現在唯獨只有承載著“浮動森林”的 The SS Ayrfield 被保留了下來。

海神廟

Tanah Lot

巴厘島·印度尼西亞

Bali·Indonesi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漲潮時的海神廟變成了海洋中的孤島

海神廟位於巴厘島中西部海岸,是巴厘島最重要的廟宇之一。神廟內供奉著巴厘島文化中的諸神。而對於遊客來說,海神廟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這裡獨特的海洋和落日景色。

海神廟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位於海洋中的一處礁石小島上,只依靠橋一樣的懸崖與陸地連接在一起。在當地語言中,“Tanah Lot”就意味著“海中的陸地”。每到漲潮時分,懸崖都會被海水淹沒,海神廟如同一座海上的孤島。所以遊客必須要在未漲潮的時候才能進入到神廟中。根據傳說,海神廟在剛建成的時候屢屢遭到海浪侵襲,寺廟內的兩位僧侶將腰帶解下扔入海中,腰帶立刻變為海蛇,並鎮住了風浪,自此海蛇成為海神廟的守護神之一,守護廟宇在漲潮時期也無法被淹沒。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海神廟的日落景色最為著名

此外,海神廟中還擁有著天然泉水,這處淡水泉同時為巴厘島上的眾多廟宇提供聖水。

後頭灣村

Houtou Wan

舟山·中國

Zhoushan·Chin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俯瞰後頭灣村

後頭灣村位於浙江省嵊泗縣嵊泗島的東南部,這裡曾經是當地最富裕的漁村。漁業的發展,讓很多村民都變得富裕起來,為了追求更多的便利,村民開始逐漸搬離這片村莊。

2002 年,村莊進行了整體搬遷,此後,後頭灣村就被完全廢棄。如今坐在船上,遙望此處,可以看到綠色植物爬滿廢棄的房屋。後頭灣村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呈現出一幢比一幢高的樣貌,綠色的爬山虎就順著這些房屋向上生長,逐漸將房屋掩蓋了起來。春夏秋冬,根據時令的不同,由於植物的作用,無人的村莊都展現出不同的景色,如同一處隱秘的世外之境。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後頭灣村的建築都被植物覆蓋

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遊客們必須坐船才能到達後頭灣村,船隻是否運營,也需要根據實際的風浪狀況。

薩拉熱窩奧運場館

Sarajevo Olympic Stadium

薩拉熱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Sarajevo·Bosnia and Herzegovin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雪橇軌道

1984 年 2 月 8 日至 2 月 19 日,第 14 屆冬季奧運會在前南斯拉夫首府薩拉熱窩舉行。這也是冬奧會第一次來到社會主義國家。

1992 年南斯拉夫解體後,在薩拉熱窩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內戰,奧運場館也成為了武裝衝突的戰場。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冬奧會競技場佈滿了塗鴉

在經歷了四分五裂的內戰紛亂之後,這個位於 Mount Igman 的滑雪賽道已經徹底遭到廢棄,併成為了雜草叢生的擺設,但是由於完整的滑道結構,這裡現在吸引了不少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愛好者。

卡曼斯科鎮

Kolmanskop

卡曼斯科·納米比亞

Kolmanskop·Namibi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掩埋在沙漠中的房間門

卡曼斯科鎮位於納米比亞納米布沙漠之中,離呂德里茨港很近,現在這裡已被沙漠吞噬,是世界上少有的現代廢棄城市之一。

1908 年,呂德里茨港地區發現鑽石礦,並由此掀起一波鑽石熱浪潮。鑽石浪潮吸引了一大批來自海內外的年輕人來到這裡,並在此地建立住宅、學校、醫院,以及各種娛樂場所。但由於嚴重的沙漠化,以及鑽石熱潮逐漸褪去,卡曼斯科的居民開始逐漸遷出此地,一直到 1987 年,這裡的居民全部遷出,小鎮也遭到廢棄。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從房間中可以看到小鎮的建築

現在卡曼斯科小鎮僅有零星的軍營類型的旅館和一間由戴比爾斯運營的,可供參觀的博物館。藍白的房屋,漫天的黃沙……一種詭異的荒漠感讓這裡吸引了不少攝影師和熱愛探險的遊客。

羅斯島

Ross Island

安達曼群島·印度

Andaman Islands·Indi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羅斯島上的建築都被榕樹佔據

位於孟加拉灣的印度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是一個遠離印度次大陸,由 572 個熱帶島嶼組成的島群。這些島嶼因其迷人的沙灘,品種豐富的海洋生物以及大面積的珊瑚礁而聞名。而其中一座名叫羅斯島的島嶼,則是眾多群島中的一處植物與建築交錯的廢棄之城。

1885 年,英國殖民者帶著印度囚犯來到羅斯島,當時的羅斯島上遍佈尚未遭到開發的原始森林,由於有著飲用水源,羅斯島逐漸成為殖民者在安達曼群島地區的行政總部,也是英國高級官員與家屬的定居地。1938年,羅斯島上的政治犯全部被釋放回印度本土。後來由於日軍的入侵,英國殖民者也陸續從島上撤出,一直到戰爭結束,印度獲得獨立之後,羅斯島都處在無人管轄的狀態。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羅斯島殘留的建築框架

如今的羅斯島上仍然可以看到殖民者在這裡興建的住宅、教堂、網球場、發電廠等等的建築遺址,但由於時間久遠,所有的裝飾物都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被盤結交錯的榕樹根扭在一起的建築骨架。

鹹海遺蹟

Aral Sea

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Kazakhstan & Uzbekistan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如今的鹹海的面積已經大大縮小

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曾是世界四大湖之一。中亞地區兩條著名的河流——阿姆河和錫爾河源源不斷地將水流注入湖中。

但由於人類的不合理利用,鹹海的面積在 50 年內縮小了 60000 平方公里,迅速萎縮使鹹海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其中南鹹海水域又分成了東西兩小塊。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湖水消失後,留在沙漠裡的船隻

原本的湖水部分現在都變成了沙漠和戈壁,而那些未來得及挪走的船隻都擱淺在這裡,成為了鹹海遺蹟的一部分。

歐伯湖

Obersee

巴伐利亞·德國

Bavaria·Germany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歐伯湖湖畔的船屋

除了國王湖,歐伯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德國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了。歐伯湖三面環山,如同一面鑲嵌在群山中的明鏡。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歐伯湖的周圍有很多木頭船屋,它們大多建立在水中,依靠著一座小木橋與湖岸相連,現在這些船屋有些可以供遊人居住,有些則被廢棄。那些被廢棄的船屋的屋基被湖水淹沒,遠遠望去,如同漂浮在水面上。

火車隧道

Train Tunnel

克萊文·烏克蘭

Klevan·Ukraine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Klevan小鎮的火車隧道

這條被稱為“愛之隧道”的火車隧道位於烏克蘭的克萊文小鎮,火車軌道四周的架子皆被樹木和藤蔓覆蓋,如同一座綠色的拱橋。

這段鐵路共長3 公里,每天會有 3 趟列車運載著木材從這裡經過,由於車速非常緩慢,所以火車經過隧道的場景經常被攝影師拍下來製作成明信片。

曼塔酒店

The Manta Resort

奔巴島·坦桑尼亞

Pemba Island·Tanzania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俯瞰曼塔度假村

曼塔酒店位於坦桑尼亞奔巴島附近的海域中,是一座浮動在印度洋海水中的獨立酒店,由瑞典設計師 Michael Genberg 設計。

曼塔酒店共分為 3 層,水面以上的休息區部分用當地的木材建成,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在休息區內觀賞到迷人的海景,或是璀璨的星空。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曼塔度假村的水下客房

水面之下則是四周皆由玻璃環繞的水下客房,客人可以在這裡欣賞到海洋中的珊瑚礁與各種魚類。到了晚上,酒店外牆的燈光會被點亮,白天裡見不到的海洋生物會被吸引過來,章魚等魚類還會吸附在酒店的玻璃外牆,儼然一座 24 小時營業的水族館。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撰文 / TinyVince

圖片來源自網絡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当人工景观“回归”自然时

Copyright © 2018 NYTimes Travel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